众创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
2018-01-22何秀霞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相关就业率问题亦成为高校教育需注重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类高校针对此方面所产生问题作出对策,即采取创新驱动发展,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展开分析,并针对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众创背景 模式分析
我国高校开展相关创新模式已有一段时间,此类模式中主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以科技发展、创新发展作为中心点,围绕此点展开全局发展。全局发展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即为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数量等一系列与人才相关措施,目前,我国相关政策中大力支持此类“人才推动创业、创业推动发展”的核心思路,以此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此即为众创背景的起因。众创背景下,各个高校、科研组织应切实起到作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助力的同时促进高质量人才发展。
一、高校创新创业起到的作用
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起到的作用,应从三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发展此类新型模式,有助于各高校中相关专业的学生有效验证自身所学知识与实际中的应用,使理论与现实结合,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其次,因近阶段中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近五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渐下降,为改善此类情况,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可培养各专业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使此类群体的就业压力逐渐减轻,减小岗位竞争激烈度,间接性增加就业率;第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后,可有效通过此类模式将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举办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活动,以实践促进学生发展。宣传此类教育模式,使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经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水平,提高学校影响力。
二、众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分析
(一)深层次认知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各项技术水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设与发展,新式技术手段与市场类型的转变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较广阔的实验平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亦应随实际情况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若想与社会共同发展,应深层次认知自身教育目的,针对教育展开一系列适应发展的改变。于目前社会发展情况基础上展开分析,社会中发生较大改变亦为创业的机遇与挑战,从客观角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所培养出的高质量人才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以互联网为例,目前大数据时代中创业难度降低,高校学生创业难度亦随之降低,此即为众创的意义所在,借助互联网商务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任何公民皆可承担相关责任后展开创业,较以往时代背景下创业与发展变得更为简便与快捷,创新创业教育可根据此但不限于此类因素展开深层次教育与认知,促进受教育者掌握社会发展动向,从而切实于社会中发展相关创业目标。
(二)强化相关基础,切实发展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的开展除国家政策支持外,更与相关高校的建设水平密不可分。强化教育相关基础的目的即在于有效展开教育,切实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教育相关基础首先可从教育所用教材方面展开分析,如针对实际情况对教材展开内容编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有效自主创业为目的,因此需切实符合实际情况。首先,教材编写中,应充分考虑时代发展对教材进行删减或增加,除此以外 ,创新创业教学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校于开展此类教学的同时需具备一定基础,如校企合作、校内模拟实践等;其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教学工作者需加强认知度,注重知识培养、知识更新、新事物接受力等,相关教学工作者的水平决定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成果,此亦属于基础中的一种;若想切实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亟需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完善师资团队;最后,实践能力基础为创新创业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针对此类因素,高校因合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切实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应注重各个专业学生的差别,针对其专业为其模拟相关创新创业训练,使其将教育过程中学习到的各类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能力。
(三)合理规划发展,明确发展方向
如上文所述,众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做出转变以适应现代社会、市场需求,但此类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转变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规划发展、明确发展方向,以阶段性规划实现发展计划,最终完成整体发展规划中的最终目标,使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时代改变。此类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为预期性规划,相关高校应根据现阶段发展提前对未来状况中国可能出现的现象做预规划,具体可将计划分为三期,即前期、中期、后期,根据目前校内教育状况定制发展计划,由前期向后期逐渐过渡,注重阶段中的每个阶段性目标,以实现阶段性目标为方向做出优化计划,随后以小计划带动整体计划,进而达成目标;
其次为改善目前教育模式,目前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教学中存在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的问题,需针对此类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优化,此类优化属长期性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应时刻掌握时代发展信息,密切关注当前社会与市场中的新兴事物,做到与时代齐头并进,使创新创业教育满足不同阶段的社会及市场需求,学生受此类教育影响亦会产生此类心理,可有效使其融入社会,并于融入社会的同时熟练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需重视的一点即为外界合作,高校作为教育机构,部分问题处理方面与社会差别较大,高校应通过外界教育力量,即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机构,结合师资力量与社会力量,快速提高创业发展,使各个专业学生皆能学习到关于创新创业的相关实际知识,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提前了解到社会、市场中各方面知识,有助于学生经此类教育后更为有效地进一步学习与生活。
(四)结合实际,技术、应用共同推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将技术与应用平等看待,教育中将二者作为共同发展结构展开教育,以理论角度分析,科技进步与应用创新虽自成一体,但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其中相关因素于参与过程中各自起到相关作用,共同以科技进步推动应用创新发展,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正与此类基础有关,高校作为较高级别的教育机构,学生皆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及相关知识,学习能力亦较强,且目前高校内学生的学习、生活與互联网关系密切,更易接受、学习先进技术,众创背景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主要方向即为传统技术创新与新式技术的开发应用,高校展开创业创新教育时应围绕此点发展,结合实际将技术与应用共同推进,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意向选择对其展开何种类型教育,若学生保证教育所面向的相关科技技术具有发展前景与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使选择相关科技技术的学生于教育完成后有发展可能,创新创业皆有实际用途。
(五)培养综合性人才,资源开放性发展
通过实际调查可发现,众创背景下我国各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一定资源类型问题部分高校注重自身发展,将相关资源封闭,人才培养过程中亦仅将学校发展需求作为首类注重目标,创业型人才于此类环境中无法与社会、市场需求所结合,易出现“闭门造车”现象,若想切实解决此类问题,相关高校应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的,开放相关资源,与社会资源联合的同时注重多元化发展、全面化发展,以了解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关注社会中相关专业的人才纳入标准为目的开展创业创新教学,使学生于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后能够成为社会急需的高技术型综合人才,就业可为行业做出贡献,创业亦可于相关市场中生存、发展。高校管理层应重视此类因素,相关专业中的教务人员应明确本专业目标,以专业导向文前提展开创新创业教育,既能减轻专业内就业压力,亦可使学生于本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相关政府亦应配合国家政策,对此类活动展开支持,并于地区范围内为此类创业创新模式提供一定帮助。
三、结语
众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具有较重要作用,以高校角度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新式教育范畴,需采用一系列手段使社会各界加以关注,进而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所培养的学生创造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帮助,进而使学生于众创背景下更好地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促进我国的各项相关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玉敏.“众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与对策[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8,25(02):102-105+109.
[2]潘冬,严登才.新常态下众创空间建设的结症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5):65-73.
[3]丁雪雷,刘圆圆.在大学中发展众创空间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20):163-164.
[4]符振宇,刘圆圆.众创视域下应用型大学规划及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88-89.
[5]陈丽丽,李政.加快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提升发展的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8,(03):13-16.
(注:本文为河南省就业创业研究项目(课题名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编號 JYB2018542)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何秀霞,硕士研究生,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