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扶贫视野下分析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2018-01-22刘佳蒋丽张志宇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三下乡精准扶贫实效性

刘佳 蒋丽 张志宇

摘要:在国家精准扶贫方针中,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实施手段。但当前,我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存在部分问题,导致实效性不强。本文以精准扶贫视野下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入手,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提升其实效性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 大学生 三下乡 实效性

精准扶贫是针对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精准识别、帮扶、管理,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强调物质扶持和精神帮助相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对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进行有效的思想帮助,对我国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持续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不高,如何提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稳步进行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作为高校学生了解、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战胜贫困的信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当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部分问题,制约了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大学生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了不断完善,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其中,大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以及如何有效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完成学分的思想,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在实际过程中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怕苦怕累。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支教过程中,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角色转变,缺乏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导致支教效果不佳。[1]

(二)三下乡实践活动基地的持续建设不足

部分高校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视度不高,认为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分,导致频繁调换三下乡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形式单一,缺少对实践活动基地的资金支持。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资金支持一般由高校和服务区域单位共同提供,由于资金不足,导致三下乡实践活动基地的持续建设不足,甚至出现部分贫困地区对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进行排斥和抵触,难以真正保证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难以达到推动精准扶贫开发的作用。

(三)三下乡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

从活动保障机制来说,三下乡的活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大力开展的同时,只是作为活动,国家没有相关法律政策进行保障,导致三下乡的实效性不高;另一方面,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参与,高校沟通,服务地区单位配合才能有效开展。但当前存在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高校和服务地区单位沟通不畅、部分服务地区单位对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够,甚至存在排斥心理的情况。

二、提升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对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视

要求国家、社会及高校提升对大学生三下乡实踐活动的重视,充分利用新媒体对精准扶贫及三下乡进行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下乡实践活动对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意义,充分提升学生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高校团委牵头,建立大学生三下乡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开展,并积极发挥高校师资力量优势,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参与其中,充分保证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不断拓宽三下乡实践活动覆盖面,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并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开展以学生干部、党员示范为模范,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并进步的实践活动。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宣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尤其是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优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认识,科普三下乡实践活动相关知识。一般而言,常见的宣传和教育形式有开设社会实践选修课程,组织宣讲会等。

(二)提高对三下乡实践活动基地持续建设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推动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平台,高校通过与地区服务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三下乡实践基地的持续建设,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一方面,学校通过争取社会支持,加大对实践基地的持续投入,并结合服务单位地区实际情况与学生实际情况拓宽活动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甚至能有效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另一方面,服务地区单位应当主动与高校沟通,从而为本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本地区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在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长效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经费问题,针对经费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先入手:一是学校要根据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际开展情况,大力支持,从学校财政中划出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二是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中的优势,积极探索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保障制度,争取专项拨款和企业赞助,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持续建立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各方资源中的调节作用,整合社会可用资源,如校友会和公益基金等,为推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持续建立、推动精准扶贫开展提供有效资源。[2]

(三)建立健全三下乡活动保障机制

三下乡活动保障机制是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有效保证。通过政府、学校和服务地区单位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共同建立健全三下乡活动保障机制,同时加强与各地方校友会及校企合作企业的联系,充分推动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其中,对高校而言,建立健全三下乡活动保障机制还需要重点完善考核机制。具体来说,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差异,从组织单位、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和组内互评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学生培养系统,与学生评优、入党、奖学金评定相挂钩,充分完善考核機制,从而不断健全三下乡活动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结语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推进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不强,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对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要加强经费投入,保证对实践基地的持续建设;最后要不断建立健全三下乡活动保障机制,特别是完善考核机制。通过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从而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实现学校、学生、企业、政府和贫困地区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王浩,陈伟伯.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例[J].知识经济,2017,(24).

[2]翁楚歆,曾振宁,苏铭.精准扶贫视野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J].科技风,2017,(05).

[3]谭红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

[4]葛传东.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为学生励志成才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N].辽宁日报,2008年.

[5]岳耀,郑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本文为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2018ZD020)课题名称:精准扶贫视野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效性研究。作者简介:[1]刘佳,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2]蒋丽,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3]张志宇,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三下乡精准扶贫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