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2018-01-22杨雪刘春明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生命教育重要性

杨雪 刘春明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涉及到生命教育,导致大学生在遇到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时,不能及时的进行自我调节,或是主动寻求教师帮助,产生了消极、颓废、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因为一时冲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和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也引起了高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点开展生命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提高抗挫能力,学会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排解心理问题,更好的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关键词:生命教育 重要性 问题 实施路径

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困惑和追问,这些生命困惑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信念、生命责任等方面产生怀疑,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因此,大学生亟需生命教育来为他们解答疑问,指引方向。部分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时,由于采用的方法不恰当,或是师资力量不完善,导致教育成果不明显。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提高生命教育开展实效的具体策略,具有较强的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迫切需要进行生命教育

大学生对外界的新思想、新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度,面对新媒体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很多大学生崇尚“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校园时光,而且也容易让自己误入歧途,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的深远影响,高校方面必须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真谛,进而利用有限的校园时光,不断充实自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育的功利性需要进行生命教育

我们的小学、中学教育重在抓升学率,而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大学教育也逐渐演变成追求“就业率”的教育,虽然许多高校已设立了多级联动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机构和机制,但是有些学校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它们相应的作用,另外,本应包含生命教育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恰当的工作方式,没有贯彻生命教育的思想,缺少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力量投入的有限性也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开展,这也促使大学生生命教育亟需开展起来。

(三)大学生面临多重生命问题增加必须要进行生命教育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来自情感、学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生活经验不足,加上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在遇到这些问题和压力时,不能做出正确处理,容易走向极端。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也可以看出,导致大学生自残、轻生的动机中,情感纠纷、同学矛盾、就业压力等占据了绝大比例。面对这些多样化的生命问题,高校方面必须要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挫折、失败的抵抗能力,对各类问题的灵活处理能力,以及遇到问题时的自我疏导和排解能力,帮助大学生以积极心态更好的享受校园生活。

二、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体系建设不全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生命教育,但是目前来看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将其归属于思想政治课程中。这种课程设计方式,虽然承认了生命教育的教学地位,但是无论在课时安排还是在师资力量配置上,都不能作为常规学科来对待。通过对部分已经开展生命教育的高校进行调查,教师很少单独准备生命教育的教案,多数情况下都是网络上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或是直接套用其他高校教师分享的一些课件等。由于不能体现出生命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脱离了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果。

(二)生命教育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

生命教育与高校其他学科相比,没有固定的内容,必须要根据当前大学生客观存在的生命安全问题,灵活的组织教学内容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时,由于缺乏足够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导致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大学生也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导致生命教育存在形式化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体现出时代性和实用性,也会导致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参与度不高。

(三)专职教师队伍数量少

生命教育绝不仅仅是讲解几则案例或是进行几次理论说教就能够完成的工作。教師要想切实提高生命教育成效,必须要综合掌握心理教育、生命科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一支能够熟悉生命教育的内容、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对学生有效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现实情况却是,这样的师资力量是很弱小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并且我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师资力量,只是依靠思想政治教师或心理辅导教师,导致对生命教育的内容把握不够准确、特点不够突出、方法不够科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大学生生命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开展生命教育势在必行。高校的领导人员,要为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要调整课程结构,每月固定的拿出1-2课时的时间,进行生命教育。教师方面,也要认真对待生命教育,在课前确定好生命教育的主题、准备好相关的素材。同时,也要尝试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这也是切实提高生命教育成效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让生命教育得到学校领导、广大教师的关注,才能切实推动生命教育实现长效化、常态化开展。

(二)结合大学生特点,保证生命教育的参与度

大学生对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有强烈的抵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也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生命教育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当下比较热门的新闻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例如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产生了抑郁症,甚至多次有轻生想法。对于这种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案例,能够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通过多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包括学生方面,如心理素质不强;学校方面,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经过教师的详细分析,学生学会了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如何进行正确应对,避免出现冲动、极端的做法。

(三)多渠道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现阶段生命教育还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也是有思想政治教师来承担。但是很多教师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方法不够了解,影响了实际的教育成效。针对这一问题,学校方面应当结合生命教育开展需要,对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分批次的培训;还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讲座,向教师传授必要的教学经验;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到其他学校交流学习等。通过这些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完成生命教育任务。另外,学校方面还需要设立独立的心理辅导室,聘请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生命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灵活应对大学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学业问题或情感问题,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避免在遇到问题时做出极端和冲动的行为。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教育方式上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为生命教育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课程设计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更好的享受大学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葛君梅.构建富有生命教育色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03):123-125.

[2]孙润坤,杜红梅.“五位一体”构建富有生命色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s6):131-133.

(来源:2017年黑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学生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项目编号XGW201708;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生命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