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斗而不破,中美两国又迎来改善关系的新契机

2018-01-22杨晨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摩擦

杨晨

12月1日,中美元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会晤,这是在两国关系面临多种挑战,需要做出重大调整的关键时刻举行的一次元首峰会,达成多项共识,使一度趋于紧张的两国关系得到了一定缓和,这也许将成为改善中美关系的新契机。

此次会晤至少传达出以下几个重要信息:第一,双方重申对两国关系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双方同意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推进中美关系。第三,双方就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达成共识。中美元首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在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方面共同肩负着重要责任。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特朗普总统表示,美中关系十分特殊、重要,我们两国都是有重要世界影响的国家,双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和世界有利。

“这是一次在关键时期举行的重要会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今年3月以来,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两国相关产业和全球贸易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张宇燕认为,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充分表明,两国通过协商沟通方式妥善管控分歧,是避免出现“双输”结果最重要且现实的优先选项。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通过面对面晤谈,直面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向外界释放了中美两国有解决问题诚意的积极信号,这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向标意义。

中國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苏格说,中美两国元首会晤达成了重要共识,为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规划,指明了方向。

贸易战没有赢家。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大棒打向欧洲、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最为引人瞩目。中美高层曾就解决双方的贸易分歧进行了多轮谈判,有的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皆因美国出尔反尔,导致谈判成果未能瓜熟蒂落。而贸易摩擦的风声鹤唳,却让本来就趋向紧张的中美关系更加显得草木皆兵。

伴随贸易关系的紧张,美国又在台海、南海等多个中国核心利益要害处挑事儿。中国接下来的强势维权,也一个接着一个。在贸易方面,中国针对美国挑起的事端可以说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制裁别人惯了的美国遇到中国的强势反击,居然赚不到半点便宜,反而造成国内经济哀鸿一片,众多企业和工商界大佬怨声载道,美国股市也是一片惨状。

11月上旬美国中期选举,国会参众两院投票结果:民主党时隔8年之后重夺众议院多数党地位,而共和党则巩固了参议院多数党地位。此次中期选举令美国政治重新洗牌。新的两党政治格局,特别是“分裂国会”的出现,势必给特朗普政府带来更多掣肘。

民主党掌控国会众议院后,特朗普政府通过国会拨款建造美墨边境墙的计划恐成泡影,他在中期选举选战期间承诺的针对中产阶层的第二波减税行动难度加大。众议院民主党人还可能会要求特朗普公开他的纳税单,并可能针对他展开一些特定调查。如此一来,一向我行我素的特朗普将受到法定和程序层面强有力制约,特氏的行动将受限。民主党掌控众议院后,特朗普政府在经济财政方面的政策举措将可能受到来自众议院的严重制约。在这种国内政治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需要在外部暂时稳住阵脚,及时给受到争议颇多、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中美贸易摩擦熄火,是特朗普正确的选择。

美国的保守主义不得人心,与之相反,中国打出一系列经济开放牌,在中美贸易战中争取了主动。美国继续贸易领域的错误举动,不仅会失去中国,还会失去世界。而没有美国的中国却不会放慢开放发展的脚步。中国在今年进一步加强巩固了与上合组织、金砖国家、非洲国家以及东盟各国的经贸关系,继续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改善了同日本和韩国的经贸关系。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顶住压力,进出口再创新高。根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7.5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61万亿元,增长11.5%;顺差9013.2亿元。

中美关系的主体形态是“斗而不破”,美国的主体民族历来好斗,对这样的民族如果我们只是彬彬有礼、一味顺从则是大错特错,相反敢于同其斗争,敢打敢胜才能与其相处。但真打大打却未必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我们会选择打打谈谈、以打促谈的方式与之周旋。另外,在斗而未破之前,美国人往往也会主动找中国人和解。总结今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就是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相反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

目前,中美双方已经决定,不再对其他新的产品加征新的关税。那么对于已经加征的关税来说,今后会维持现状?还是也一并降下来?应当说,中美在经贸方面的矛盾,也折射出一定贸易失衡的问题,这与美国过去对华贸易政策有很大关系,美国作为一个工业和高科技国家,在这两大领域的对华出口却有着诸多限制;相反农产品却成为向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之一,而中国却想要在农产品进口方面有更多国家可以选择。因此,此前中美贸易摩擦凸显的不简单只是个关税高低的问题,我们也大可不必急于就此前的贸易战结果展开谈判,就是谈,也要在真正对我有利的贸易结构框架下来进行。对于以往不合理的或是对中国有害的产品进口(如转基因大豆、洋垃圾等),以及阻碍中国技术进步的低端产品或给我国环境带来污染的企业(有许多还是合资和外商独资)生产产品的出口,中国应该加以调整摒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妨将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坏事转好事”,借此契机修正我们的进出口贸易结构,而不是单纯的将其当做是一个关税问题来处理。

中美贸易关系需要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针对以往贸易结构性、质量性问题作出正确的调整,形成更加合理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国际政治问题。

面对美国对华动辄就打“台湾牌”,或把台湾当作与我国谈判的政治筹码,我们也要考虑拿出更多的牌和美国打。我们会发现,不想丧失全球霸权地位的美国,其短板并不比我们少。在叙利亚、伊朗、朝鲜半岛等战略重点方向,近年来我们看到美国一直是在退让,而美国的对手却在战略战术上处于进攻位置。尽管这样的趋势并不明显,但却真实的发生了。君不见,在这些问题上,美国对朝鲜、伊朗、俄罗斯的制裁,一个比一个失败,而美国更不敢像曾经那样选择以战争的模式对相关国家予以摆平。这些迹象证明,美国至少是在缓慢的衰退。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是否会选择放弃它在全球多个地区的战略支点,仅仅做一个区域性大国?这种可能性极低。做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并对世界施加影响,依然是美国的固有思维,也是美国的立国命脉。但是,要维系这样美式思维与命脉,与中国对抗毫无疑问是愚蠢的。

接下来,我国要重点围绕美国惯打“台湾牌”的伎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找出破局的办法;在伊朗、俄罗斯、中东、朝鲜半岛等多个方向,也要尽可能多地做出符合我国利益的牌局,以更加积极的外交姿态开展各种全球化布局,应对美国新的挑衅。也许只有这样,才真正是保证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中美摩擦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