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2018-01-22李茹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读法习语小标题

李茹

一、導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阅读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不仅因为在考试方面的阅读题要用到,更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有更多机会阅读英语文章。无论读者是出于什么目的,如发现材料,获取信息或在网上聊天,等等,他们不得不把英语文章越来越频繁地连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主要的国际语言,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和写四个方面,学生们做得最多的是阅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又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新词、作者的意图等。掌握阅读技巧将帮助学生尽快在文章中获得更多信息。很多专家研究了阅读技巧和战略的许多方面。在此,本文谈论一些阅读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略读和扫读技术

良好的读者使用多种技术,以使他们更有效地阅读。读者必须使他们的大脑更好地吸收利用一些简单的技能,如略读和扫描。所以,一开始就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应该知道略读和扫描的技术。

1.略读

“略读是一种快速转换材料的过程,是快速阅读的一种方法。在阅读过程当中可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必要仔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因此,略读的目的就是找到有用的信息和读者感兴趣的材料,并且掌握文章大意。在略读过程中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很重要,因为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背景,满足读者对文章的好奇心,从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略读需要读者迅速阅读文章,对文章有大概的了解。另外,略读帮助读者不必去细读所有的材料就能达到阅读的初期目的,也可以帮助读者在仔细阅读文章之前就能说出文章大意,为文章的分析打下基础。

在阅读报纸和杂志的过程中,很多读者都采取这个方法。 读者往往可以通过略读主副标题先了解大意,然后通过读中心句来达到了解大意的目的。通过了解大意,读者可以决定文章是否有意思,看看自己是否有兴趣继续去了解它,从而细读。

略读让读者对文章先有整体印象。

在略读过程当中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注意标题。二是注意篇首和篇尾,段首和段尾。三是要注意重复词,因为往往这些是重要的信号词。四是要注意小标题或者副标题。如果有总结段,要注意总结段。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有以上这四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章起码包括有以上的一点。下面分别来阐述一下。

(1)小标题

当读者浏览有几个小标题的长篇文章时,他们的眼睛将停留在这些标题上。小标题有助于读者了解文章的结构,也有助于读者了解文章的大意。往往这些小标题就是概括段落意思的主题句或者中心句。所以,注意小标题可以让读者迅速浏览文章,通篇大致理解文章。

(2)段落开端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如果文章没有小标题。那么读者就应该注意段首第一句话,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段落或者文章的线索。在我们的课本或者报纸上的文章里面,有很多文章的段首就是主题句,所以理解好了第一句话,就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很多时候,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大意,因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

(3)文章中的反复词

在阅读过程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文章当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这些词都是文章当中的关键词,掌握和理解了这些词语,也就相当于理解了文章的大意。

(4)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类型词

在某些文章的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教科书中,一些重要的单词将用一种特殊的类型(如粗体或斜体)来表示。由于这些话与众不同,他们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睛,快速浏览的时候,读者也是更加注意这类词。当开始练习略读时,读者可能会发现,它的速度不比正常阅读的速度快。然而,在经过了实践练习之后,读者略读的速度能达到正常的阅读与理解的速度的两倍或四倍,这将足以让读者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2.跳读

跳读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读方法。跳读是通过省略次要信息来加快大脑对文字的反应速度,是阅读速度与思维过程同步进行。跳读不同于扫读,扫读是逐页扫视。而跳读是有取有舍,跳跃前进。也就是略去一些内容,只撷取文章中的关键部分的阅读方法。跳读不仅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因为跳读的意义在于对读物的大幅度跳跃,舍弃非本质的东西,捕捉本质信息,形成新的思维流程。下面介绍怎样运用跳读:

(1)小标题,黑体字为主要阅读对象的跳读法

许多书都列有章节标题,有的书还用黑体字突出定义、结论等,有的书在文章前后用方框框出要点。这些都是作者要求读者留心的地方,往往是全书、全章、全节的主题和中心所在。阅读时先用跳读法只读这些部分,然后再决定是否有必要精度这本书或精读其中章节。

(2)关键词语跳读法

只读自己所需要的同特定主题有关的词语,而略去其他的段、句、词。关键词跳读法可用于查找文献资料,也可以把精读材料分门别类进行梳理。

(3)首尾句跳读法

就是只读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或最末一句,或是第一句和最末一句。一般说来,以说明为主,以议论为主的科学性著作,每小段的首句往往是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末句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话,中间则是补充、推理、例子之类。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抓住全文的中心。

(4)语法结构跳读法

这种跳读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读句子中的结构词,如连词;段落中的结构语,如“由此可见”等。根据这些词语来探寻有意义的词和句,从而把握全书的纹理脉络。另一种方式是集中注意力读句子中各类词语的中心语,要忽略修饰语、补充语等辅助性句子成分。

(5)随意跳读法

这种跳读法主要用于查找资料。可根据阅读者的兴趣和思路来找阅读的注意点,这种跳读法有可能会漏掉有价值而读者还未感兴趣的东西。

三、猜测词义

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影响我们的阅读速度,其实大部分生词的意思都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关系猜出来。所谓猜测词义,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对语篇的信息、逻辑、背景知识及语言结构等的综合理解去猜测或推断某一生词、难词、要害词的词义,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技巧,获得这种技巧之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很快通过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或生词本身的结构特点推断出词义来,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四、了解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因素

由于世界是一个整体,这决定了人类众多的语言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因而不同语言之间就存在着相互沟通交流的基础,存在着可供参考的意义。正是由于该意义的存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所指意义形象上、思维方式、思维形象的异同会造成语言文化差异,翻译时可采取思维方式的转换,思维形象的转换与移植来处理。又因为文化差异的因素对阅读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阅读过程中语言的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1.从历史文化典故方面谈阅读

中西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各不相同。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而英国,公元前八九世纪高卢人才迁入不列颠,至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美国的历史则更短。各国历史上都有引以为豪的名人。如果对对方国家历史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则不免在阅读中产生障碍。

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几位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周总理提示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实中国许多历史人物,事件都是借助于这种方法向外国人介绍的。如把孔夫子比作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把苏州比作意大利的威尼斯等。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的。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2.宗教信仰方面

中西方文化中由于长期不同的宗教信仰,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达方式的差异。英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而中国人长期信仰佛教、儒家学说。因而在翻译时要顾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特别是有关宗教意义的词语。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宗教信仰与典故对阅读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一切, 宗教多有“圣经”“洗礼”“修女”“教堂”“上帝”等词汇。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观音”“菩萨”“佛主”“慈悲为怀”等宗教词汇。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典故丰富多彩,如“盘古开天”“牛郎织女”“项庄舞剑”“卧薪尝胆”等等。在西方文化中, 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例: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 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这句话中的doubting Thomas源于圣经故事,Thomas是 耶稣的12门 徒之一, 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as表示多疑的人。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便可以将其理解为: 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浸透在各自的語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误的理解,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3.从思维方式的差异谈阅读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也必然存在差异,直接导致语言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以主客体对立为出发点,形成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念与范畴,以逻辑、分析为特点,崇尚理性,重视个体差别;而东方式思维则呈直觉性、感性的特征,往往以经验,感受去“以己度人”,去参悟、领会,有着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责任,形成集体意识,并具有传统导向的作用。从运用语言的思维角度出发,汉语思维模式则是螺旋形的(circular thought pattern),即在交谈时从细小的事情开始,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如向某人请求帮助,其典型模式为: background hint request;而西方典型的思维模式为直线型(linear thought pattern) ,即依据事情要点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在此为: request background confirmation of request.因此,西方人看到中式的这类文章会有不耐烦或不知所云的反应。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的一个方面表现在,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于是中国人在写文章时,为了使文章鲜明、生动,多用比喻,辞藻华丽,在遣词造句上特别喜欢用形象的词汇。然而对于外国读者,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阅读习惯的不同,华丽辞藻只能减少传播的清晰性和效果,甚至被视为空话冗词和夸大宣传。尤其是英语读者更习惯于低调陈述,而不习惯于用词强烈。

五、结束语

英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而阅读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为了掌握高效的阅读能力,读者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以上谈及到的方法和理论都是读者在练习的时候需要注意和掌握的。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读法习语小标题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龙闯迷阵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答案大放送
小标题作文格式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