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护理教学中强化护生的服务意识及安全意识
2018-01-22蔡洁銮
蔡洁銮
护理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服務性工作,护士是医院里人数最多且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高品质的趋势。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护理学科的自身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已从单纯的完成护理项目发展到对病人需求的全面关注,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全身心、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但是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深化的同时,医患关系也日趋敏感,医疗纠纷频频发生,特别是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护理安全已成为当前密切关注的问题。中职护生是未来护士的后备军,单纯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跟娴熟的操作技能远远不够,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及安全意识,才能适应临床岗位需求。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如何提升与强化护生的服务意识及安全意识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提升护生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一)培养护生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及崇高的使命感
只有具备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及崇高的使命感,护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学好做好。而部分学生入学时对护理专业并不了解,只是听从了父母或亲友的意见来就读,本身对该专业不感兴趣,对职业前景及目标不清晰,专业认同感较低,专业思想不稳定,因而服务意识较差。因此要重视新生入学第一课,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邀请优秀护理人员到校进行职业演讲,组织观看南丁格尔获奖者感人真实事迹的视频,逐步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及荣誉感,从而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在校期间还可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护生服务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坚定不移的信念,使护生深刻体会护理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毕业前组织为优秀护生进行授帽仪式及集体宣读国际护士誓言,使职业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要求护生时刻维护白衣天使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职业形象可以给患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并迅速取得患者的信任,得到患者更多的配合和支持。因而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即开设《护理礼仪》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护理工作应当掌握的礼仪常识,特别是护理人员的仪容、服饰、举止、言谈、交往、工作等方面礼仪。教师通过讲授、演示、案例分析、情景演练及启发式引导、开展护理礼仪竞赛等方法,将护士白衣天使良好形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底。同时,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榜样作用,在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上操作课时,自己先要严格整理好发型,规范穿戴护士帽、护士服及护士鞋,以端庄大方的形象展示在护生前面。教师通过个人魅力、言传身教、情感渲染等方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觉模仿并维护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后续学习《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训》等专业课程,凡是需要进入护理实训室,进入模拟病房,也要求学生提前到达,穿戴好护士帽、护士服、护士鞋,符合护士仪容服饰要求才准许进入学习,中途不允许随意脱下帽子或工作服。护理操作练习中同样要注重良好的行为姿态,把站、坐、蹲、行、推治疗车、端治疗盘、持病历夹及书写病历等优雅沉稳的姿态贯穿于护理实训全过程。只有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自觉维护白衣天使美好的形象。
(三)注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沟通能力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明确指出,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要体现人文关怀。深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规范护理专业设置,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由此可见,加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成为护理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一种充满爱心的人际互动,护理人员要具备人际沟通技巧,恰到好处地给予患者关怀、支持、鼓励与肯定,满足患者的需要,促进其恢复健康。除了合理设置人文课程强化护生人文素质外,护理专业课程,也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讨论、反思日记等教学方法,注重护生的实际参与和互动,使其换位思考,从中获取人文关怀的经验和能力。在护理操作训练中,即使操作对象是模型人,我们也会要求护生轮流扮演护士、病人,结合老师所给的案例,在操作中配合进行沟通对话练习。同时,要求护生要把模型人看成临床真正的患者来对待,操作时要有称呼,有问候,有解释,有指导,有宣教,还要动作轻柔,并在细节上体现护士的人文关怀。将护患沟通及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操作练习及考核中,不断强化跟培养,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强化护生的安全意识,才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病人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护理人员是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一类群体,如果无菌观念不强、查对意识薄弱,病人的生命将随时暴露于危险之中。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强化护生无菌观念
无菌技术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保证病人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它既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又贯穿于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如:导尿术、药物抽吸、注射技术、静脉输液等。要掌握和运用好无菌技术,就要牢固树立无菌观念。在传统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无菌原则等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操作起来,却屡屡违反无菌原则。因此,如何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和强化护生的无菌意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改革。教师借助教学助手APP蓝墨云班课、qq群、微信群,将医院感染案例、无菌技术教学资源、课件、承载知识点的微视频、习题等提前发送给学生预习,并布置查找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相关任务,晚上开放实验室,供学生摸索练习。课堂分小组围绕各项无菌技术操作任务进行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答疑,再分组练习,利用示教反示教系统直播并录制学生的操作。操作中教师巡视并指导,再随机抽取各小组成员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后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围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集中演示。课后开放实训室强化练习,练习中组员相互用手机录下对方的操作视频,并截取违反无菌原则的图片或视频上传学习群,可起到相互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护生回看自己的操作视频并与老师的操作视频比对,可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印象更深刻。这种任务导向式结合微视频的教学方法,打破时空界限,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课堂氛围活跃,微视频生动形象,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利用多种考评方式,如操作竞赛、随机抽考,期末考核等方式可进一步督促强化护生的无菌观念。
(二)设置情景缺陷教学法提高护生查对意识
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人员进行任何一项护理技术操作都必须认真执行的基本规章制度,它是保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预防跟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三查是指操作前、中、后查(查七对的内容),七对是指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药物有效期和执行用药时间)。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查对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缺乏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针对这个问题,可在课堂回示及技术考核备物中,有意设计一些陷阱,如错误的药物、过期的物品、药液中有絮状物、剂量与医嘱不符、床尾卡与医嘱本不符等,以检查护生的查对制度执行情况,使护生意识到“三查七对”是不可缺少必须遵守的重要环节。如果出现查对不严,教师将和护生一起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指出查对不严谨不细致可能给病人带来哪些严重的伤害,从而引起护生对三查七对的重视。还可制作查对不规范课件或微视频,进行“负强化”,提高护生查对意识,防止类似错误的情况再发生。
总之,为了适应临床岗位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上多种方式提升和强化护生的服务意识及安全意识,培养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严谨细致工作作风,有较强无菌观念及查对意识,有端庄大方职业形象并善于沟通的护理专业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