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学教育改革探析

2018-01-22罗丽娅

文教资料 2018年28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教育改革高校

罗丽娅

摘 要: 当前高校在国学教育的开展上尚未形成体系,有些国学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僵化,部分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存在偏差。基于国学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必须改革。高校应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推进国学教育学科建设,营造国学教育氛围,强化学生的国学认知,促进国学融入校园文化,真正做到国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 高校 国学教育 教育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等教育必须把大学生培养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展开教与学。国学教育对实现立德树人,传承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有重要作用。

一、国学教育现状

对国学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来说,目前学术界一般指的就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元素。近些年,“国学热”甚嚣尘上,各种“国学班”、“国学馆”层出不穷,商业化氛围浓厚。究其原因,既有“大国崛起”经济主导下的文化自觉,又有对民族文化的重塑,但不乏利益集团的背后驱动。

在国学表面的喧嚣之下,实际上国学教育现状有待改善。国学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仍然急需提高,一些高校对国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1.国学教育缺乏系统性

教育部已考虑开设“国学”专业,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的开展基本上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统一的教学指导,开展形式单一,尚未形成体系。学生只能零散地从高校的大学语文必修课、传统文化选讲等选修课教学中,以及不定期开展的人文讲座中了解国学。

这种学习模式过于零散、碎片化,大学生难以从校园中感受到学习国学的氛围。国学教育未能落到实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学养起到的影响有限。

2.国学认知存在偏差

国学经典流传到今天,佶屈聱牙的文字阻碍了大学生对国学原貌的认知与汲取,只能通过其他人的翻译间接了解,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存在困难。大学生对国学的学习极大依赖于注解者,注解者的个人主观成见影响大学生的国学认知。

由于商业化气氛趋浓,高校不免受其影响。在就业压力之下,大学生学习知识越来越偏重于实用化,功利色彩趋重。国学知识需要长期储备与积累,与社会的衔接较为薄弱,一些大学生对国学的态度相对疏离,认为国学是过时的文化,学了也没用,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3.国学教育内容偏于陈旧

国学经典的学习不能与时代脱节,如今国学读物多是古籍重印或古籍今译,缺乏原创性解读作品。国学教育不能盲目崇古,有些过于陈腐的内容如纲常礼教、阶级等应予以剔除。对国学的学习忌盲目顺从,忌断章取义,忌人云亦云,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予以解读。

现代国学教育需要的是熟知国学经典并予以现代诠释的人才,不应拘泥于国学元典本身,而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阐发国学经典的新意,对经典进行多元化解读,从而让国学为更多的人所认知认同。

4.国学教育形式僵化

国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不同类型高校教学都会涉及。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不同专业不同培养方向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加以融合。但目前高校实际往往是国学教育所开课程与讲座由各校师资而定,无暇顾及所开课程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的一致性,结果是国学教育千篇一律,不易引起大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教育背景之下,国学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和激发大学生对国学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要做到这一点,国学教育应该避免陈旧的说教方式,改变单向的灌输模式。毕竟大学生对构建国学传承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们的互动参与,积极探讨至关重要。

二、国学教育的意义

经过千年沉淀的国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立身本民族的文化根基,才能增强对外来文化的辨识和为我所用的能力。大学生扎根于中国文化,才能丰富滋养自身,形成理想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培养有用人才“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国学教育的根性渗透有助于实现习总书记的期许,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毕竟,“国学经典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不能替代的作用”[2]。

1.国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

国学经典中保家卫国、歌颂祖国的名篇数不胜数。既有《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样抵御外族入侵的战歌,又有《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这样强调民心和睦、众志成城的名句,更不乏“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之类的自我剖白。这些闪耀着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的名篇,对培育和弘扬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国学名篇能寄托大学生的情感,凝聚集体主义的向心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捷径。

2.國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

“国学精粹总体上是教人向上、向善,教人如何实现内在超越,教人如何实现高远的人生境界”[3]。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认识自己,探索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亟须指引。儒家以“仁爱”为主体的伦理传统,“慎独”、“中和”的人生哲学,道家“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以柔克刚”的处世准则都在大学生中有较大影响力。

刘梦溪认为,“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同是六艺典籍中最重要的价值伦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伦理”[4]。国学教育作用于个体的生活行为和思想观念意在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这是有大用的“无用之用”。

在德行品格养成上,儒家强调精神修养,讲求气节。理想的君子人格应温和而又坚定,坦荡又无惧。诸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可以说气节是君子独立意志的充分发挥,是理想人格自由的真正实现。

理想的君子人格对物质生活条件不应过分追求,应能安贫乐道。而且需要有意识地锤炼心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3.国学教育有利于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处世。

在处世准则上,儒家君子注重“内省”与“反求诸已”。内省是个体心理机制的自我调节过程,目的是通过自我修养保持精神境界的充盈饱满,不役于物。“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其精髓所在。

儒家与人交往是一种圆融的状态,不强求一致。如“君子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这种“兼容并包”的特质是大学生完善和谐人格不可缺少的。

道家的处事精髓则是“为而不争”、“以柔克刚”。老子强调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能调整自身行为,豁达对待个人利益。

4.国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求索精神

国学经典在强调内省之余,注意外化于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是古代先贤的经验总结。

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从听到至看到,从明白原理到亲身实践,其效果是分层级的。《荀子》有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扬子法言》言:“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只是理论,更强调实验实训与实践。《礼记》有云:“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国学经典中传达的实践精神对大学生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将知行合一的治学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三、国学教育实践策略

高校立德树人,离不开对国学的传承。高校应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营造国学教育氛围,强化学生国学认知,推进国学教育学科建设,促进国学融入校园文化。

1.推进国学学科建设

高校应积极推进国学学科建设,把国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课程建设中多已加入了“国学诵读”等内容,高校国学教育也应常态化,在举办国学知识竞赛、开设国学讲堂等活动之余,应面向全校开设系列专题国学经典研读课程,避免碎片式学习。让国学教育课堂教学成为大学生感受古人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审美理想、生活智慧的窗口,用国学教育激发他们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拼搏精神,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的作用。

2.教师引导深入国学元典

高校的国学经典阅读不能流于泛泛,应为深度阅读。大學生应深入元典建议一个学年引导学生深读一部经典,然后推广到这一流派。如由《老子》、《庄子》进而到道家,由《论语》、《孟子》、《礼记》等进入儒家。由《国语》、《战国策》、《左传》、《史记》等领会史家笔法。不必面面俱到,但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点深入,如儒家的“忠恕之道”,“中庸之道”、道家的“反者道之动”、墨家的“尚贤尚同”等均可,力求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深入领会一部或几部经典,而非断章取义、人云亦云。

国学元典的解读难度较大,大学生在读元典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深入引导。因此,加强国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国学教育校际交流是提高大学生国学素质的又一重要任务。

3.国学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领域是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大阵地。“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均可进行国学教育渗透。如校园物质文化中校园施工设计、文化景观、学院标识标牌都可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励志名言等多取自中国古代经典;学生组建的国学社、文学社、琴棋书画社、曲艺协会、武术协会等更是直接的国学教育。

积极开展校园国学文化活动,如在传统节日举办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国学的了解,通过学生社团举行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如猜灯谜、对对联、喝茶赋诗等,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组织学生走访博物馆,寻找历史古迹等,深化自身国学认知。还可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力量,进行国学专题讲座,或聘请其他院校或行业的专家学者开设讲座等。

4.实现国学全程全方位育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国学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诉诸潜移默化的长期熏染。

自新生入学伊始,在入学教育中就应加入国学教育。除国学课堂教学之外,探讨高校学科教育在国学教育背景下融合的可能性,注意学科渗透,将国学教育注入专业教育中。

同时,还要用好图书馆和网络平台,借用强大的资源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国学文化的传播。如图书馆开展国学新书推介,建立国学资源数据库,网络平台发布国学信息、国学动态,开设国学论坛等,都可极大激发大学生对国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9-12.

[2]沈自友.大学生的国学认知及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J].当代青年,2018(1).

[3]洪晓楠.国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7).

[4]刘梦溪.论国学的内涵及其施教——马一浮国学论的立教义旨[J].文史哲,2017(2).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视阀下的大学生国学教育创新研究”(18Z211);2018年湖北警官学院科研计划项目自选课题“传统文化涵育高校校园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教育改革高校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