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人才管理的研究
2018-01-22曲祥玉
曲祥玉
摘 要: 企业管理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管理。唯有建设好人才梯队,能够留住得人才,企业才能长期存在。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人才观念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与变革,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伟大的企业离不开成熟的人才管理的支持,如果只是紧盯产品研发技术、资金运转、营销推广而忽视最基础的人才管理,企业就可能在关键时刻遭遇缺兵少将的瓶颈,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抢走绝佳的发展时机。
关键词:人才管理;措施;企业
目前企业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很多企业并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招募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得杂乱无章。
第二,企业招募的人才中很多能力出众,但不注重团结合作,且人才搭配也不合理,人才之间没有形成互补,没有发挥出团队最大的能量。
第三,企业人才管理中最大的危机就是人才的流失,特别是核心人才的离职。从源头上看,还是企业文化做得不够好,人才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
完善人才管理的措施
最好的人才不如最合适的人才
具备胜任该岗位的能力
现代企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体系化,应聘者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与工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不一定每个岗位都能招到技能熟练、经验老到的资深人才,但必须具备胜任该岗位的能力。
必须认同公司的文化价值观
不认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员工也许工作很卖力,但也是只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来做事,并不会从各个方面贯彻企业的使命。当企业处于瓶颈时,他们往往不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而是选择离开。而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时期,这就需要忠诚的员工齐心协力,共同突破难关。
个人的发展目标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千差万别,有的与公司发展方向一致,有的不同。前者与公司的成长步调一致,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来巩固合作关系,这就是最合适的人才;后者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为个人的目标离开企业另找出路。
根据每个人才不同的特点,打造不同的“梦之队”
只要岗位匹配,使用人才可以不拘一格
不同企业的发展思路不同,所衍生出的用人之道也不同,各有各的优缺点。只要符合岗位要求,可以不问出身与资历。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才能让企业用人余地更宽,同时也避免了人才不能胜任的尴尬情况。
打造强强联合的明星团队
单一的音符再多,也变不出生动美妙的交响乐,单一类型的人才再多,也构不成优势互补的团队。现在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单靠个人英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多种人才组合而成的团队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主导力量。
人才精英团队合作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贯彻团队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容纳多样化的人才,让团队结构变得丰富多彩,否则无法形成真正的团队效应。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做事习惯可能不同,这样可能给团队带来更多的误解与冲突,因此必须加强磨合,产生团队默契,将多元化的个性与多元化的才能汇聚到一起,打造出多元一體的明星团队。
杀掉“野狗”,淘汰“小白兔”
所谓“野狗”,就是那种两头冒尖的人物,有很好的业绩,却不遵守公司纪律,也不认同公司的价值观;所谓“小白兔”,就是认同公司价值观,但业务能力实在达不到要求的庸者。从某种角度上说,“野狗”就是才胜于德的人,而“小白兔”就是德胜于才的人,两者对于一个团队的发展都不合适。
“野狗”型人才无视规则与过程,会给其他员工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团队协作效率大幅度下降。到头来,就算他们个人业绩很好,也抵消不了团队整体业绩下滑带来的损失。况且,他们的忠诚度可能不会很高,不会与公司同甘共苦,他们只会想着摘取胜利的果实。
“小白兔”型人才是企业价值观的忠实执行者,同时在团队中也乐于助人。单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的存在对团队整体发展是有利的。然而,业务能力的短板使得他们的优点完全被抵消,纵然“小白兔”型人才乐于帮助队友,但他们自己的工作一塌糊涂,给队友的帮助也极其有限。
用更广阔的舞台留住优秀人才的心
努力做最好的雇主,同时倡导“愉快的工作”
如果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在企业做得开心的话则会留下反之,如果不认可,在企业中感到不开心的话,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企业要弘扬自己的企业文化,树立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增加优秀人才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
对于那些认同企业使命和喜欢企业氛围的优秀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物质、精神等激励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培养
建设一个牢固的团队,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像螺丝钉一样牢不可破。培养多个核心人才,工作依靠核心团队作战,并不过分依赖个别人才。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将保证核心团队的完整,并不会因为人才的离职造成整个团队的停滞不前。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詹尉.物我两用 人心皆得——阿里巴巴用人的”道”与“术”[J].人力资源管理,2011(12).
[2]赵丽,于柏林. 我国人才测评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