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

2018-01-22陈芳

南方企业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事业单位

陈芳

摘 要: 我国目前财政经济发展与事业单位的综合进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十八大召开之后,国家对各级行政单位的经济支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并且着重构建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对事业单位存在的一些财政混乱冗杂的问题进行解决,期望打造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政经济;良性循环

在改革开放背景影响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财政收入从几百亿突破了千亿大关。因此,事业单位不能故步自封,一定要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要认清楚目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对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经济管理为切入点,使得财政经济可以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特征,从而促进事业单位财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想要实现这一内容,必须要分析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协调财政经济发展与财政管理之间的联系,推动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以及财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内在联系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保证财政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和关键,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非常重视,进行了财政管理监督控制体系建设,通过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工作开展的结合,找寻了适合财政经济管理发展的经济政策。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领域不能原地踏步,一定要结合目前市场环境以及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结合,这样才能让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具体指的是财政支出与经济收益可以处于一个良好平衡的状态中,支出小于收益,且实现财政与经济的高度统一。事业单位财政经济想要实现良性循环是需要众多因素条件支持的,这一内容也是财政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目前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经济管理,想要使得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就必须要保证事业单位财政经济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特征,这也是国家财政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通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强化经济管理力度,可以为经济良性循环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事业单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影响下,事业单位财政经济也会进一步发展,从而帮助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高度明确财政经济管理与经济良性循环互为基础的关键,深入了解目前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使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使财政经济呈现良性循环特征。

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化

想要彰显经济管理体制的作用,将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体制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注重财政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注重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一直沿用传统老旧的管理体制,这一情况不仅降低了财政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对管理工作开展质量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体制改革会涉及很多的部门和机构,如果期间没有科学化、完善化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撑,那么众多部门的工作必定会受到干扰,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使经济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力度不足

对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进行概念解析就是对固定资产以及非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式,其管理行为具备较强的影响。现阶段,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以及财政经济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较差,没有在思想上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知。

事业单位存在着很多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长期发展阶段中积累的,也代表着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所消耗的资金,但是很多固定资产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使用价值,进一步弱化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还有就是固定资产分配不够清晰化,事业单位很多固定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中,这一情况非常不利于财政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良性循环建设。

财政资金运作不和谐

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是由专人负责的,但是很多财政经济管理人员是由其他部门调过来的,这些人员在以往没有接受过系统化、专业性的培训,事业单位的高素质财政经济管理人员缺失严重。现阶段,我国财政资金运作不合理区域主要在中西区区域,这些区域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充足的资金推动经济建设。财政资金运作不和谐主要表现为财政资金的支出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规划,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约束性不良。需要特别注重的是,一些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不够全面化,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实际需求资金与预算额度存在差异,最终使得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应用过于紧张,甚至出现了负债情况,这对于良性经济循环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对于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推动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策略

制定明确化的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目标

制定明确的财政经济管理目标,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目标制定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不仅要为社会民众而服务,同时也要注重扩展财政资金筹集渠道,缩减事业单位日常运行中不必要的经济消耗,降低事业单位的财政经济负担。要对财政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经济改革体制的了解,发挥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得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较大提升。只有在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工作中明确目标、找准方向,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财政经济工作达到想要的效果。

对事业单位财政经济政策进行完善

政策是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扶持条件,通过政策的约束使得财政经济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制度和政策制定方面还不够科学化,缺失了统一性的标准,最终影响了财政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要注重激励制度以及内部监督控制制度的落实,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严格保障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要完善财会内部监控制度,并且制定与部门工作开展相适应的政策,保证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事业单位财政职能进行改善

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意识,从根源处出发,加强事业单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建设。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最基本的工作任务就是发挥财政职能,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落实众多改革策略,使得事业单位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财政支出的控制,抑制事业单位内部不良腐败风气的滋生,对各项财政补贴进行严格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税费改革,做好年度预算工作,保证预算工作开展的细致性和全面化。

加强事业单位财政来源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财政来源建设是促进事业单位财政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事业单位要对自己的效益理念进行转变,立足于国家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与短期发展规划目标,应用正确的效益理念,引导事业单位加强财政来源建设。

各个区域的事业单位都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制定可行性较强的经济发展方案,避免泡沫经济局面滋生。事业单位也要注重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注重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将区域具有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结语

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定要立足于现有问题,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从而加强事业单位财政经济管理力度,保证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局面的实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阳市规划展示馆)

【参考文献】

[1]相树清,徐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J].经贸实践,2017(23).

[2]龚芳.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分析[J].現代经济信息,2017(21).

[3]吴娓娓.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分析[J].中国商论,2017(27).

[4]符芳琴.试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