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措施
2018-01-22杜姣
杜姣
摘 要: 为响应国家号召,从2016年5月1日起,施工企业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入工作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营改增”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财政上的负担,促进了施工企业的运行规模,但是税收政策的改变也对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次税收政策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施工企业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施工企业利用“营改增”的相关政策,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复收税这一现象并完善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内部的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的施工企业虽进入了发展的快速期,但是许多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上的发展步伐明显跟不上施工技术手段的发展步伐,因此施工企业如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屹立不倒,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措施
此次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为了促进中小型企业的结构调整,降低经营成本,优化内部结构,使企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由于施工企业涉及的范围很广,自身结构也很复杂,这使得“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施工企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现在的房地产领域是市场经济中的最炙手可热的一块,由此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准确把握住由此带来的机遇,并且顺利完成“营改增”的过渡期,帮助企业解决该政策在会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是每一个施工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当然,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他们在成本的控制上要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大。由于施工企业受多方面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再加上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少国外优秀的施工企业进入了国内市场,又从另一方面给我国的会计核算管理水平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所以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必须要探究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自国家提出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整个社会的税政形式呈现出了良好的运营现状,“营改增”的提出减少了企业重复征税的现象,降低了企业的财政负担,同时也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核算产生影响。在施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会计核算主要是围绕纳税工作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顺应事物改革的大趋势,才能够在会计核算方面做好应对措施,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营改增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的影响
在当今市场经济中,我国的企业经营模式变得多样化,每个企业的经营能力也有很大差别,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由此导致施工企业出现了开发票困难、上报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在这一方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以后,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进一步的税负增加,更大程度地影响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施工企业的营业税率是3%,2018年5月1日当该政策实施以后税率增加到10%,因此这中间相差7%的增值稅就需要由发票进行抵扣,从而降低施工企业的税负。但是在工程实际进展中购买一些物料,比如石子、木头等材料时,是不能够全部取得发票的。除此之外,在施工单位的人工费作为应纳的增值税并不能得到抵扣,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施工企业需要的建筑材料种类是多样的,不同材料的税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比如有些建筑材料的增值税高于11%时,施工企业整体的运营成本就会降低,相应地也减轻了企业的税负。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金方面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税务缴纳主要是根据工程进展程度进行定期预交的,等到工程完成之后再对每一阶段的税款进行最后一次清算。通常情况下,前期预交的税款很有可能要超出实际交纳的款额,而且还会占用一定的企业资金,就导致了资金核算的怠慢。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的回收往往会落后于整个工程的进度,企业不仅要投入很大数额的资金到项目建设中去,还需要提前缴纳税款,因此企业的资金流动会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而在“营改增”的政策实施之后,施工企业可以在工程开始之前拿到一定数额的工程款去缴纳税款,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
“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在发票方面的影响
发票作为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原始的纸质证明,不仅记载着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向,还作为税款流通的媒介在施工企业日常发展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企业只需要提供普通发票就能够交纳营业税。当“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施工企业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票据来抵扣需要交纳的税额,该办法进一步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纳税负担。企业中对于纳税人而言,增值税务专用发票的取得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受到很大损失。因此,会计人员在日常开具以及使用发票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在施工企业经营多个项目时,尤其是在营改增的过渡时期内,新老项目混合经营的情况下,必须在发票备注处标明所属的项目名称,新老项目的发票不能够混用,否则会因为标注不明确导致施工企业税收负担的增加。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核算方式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对会计核算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在此之前缴纳的营业税分别包括税款的实际成本和进项税额两部分。“营改增”之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式改变成了对进项税的差额进行纳税,基于此种情况就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缴纳核算税金时,要将新老项目分开计算。所以在营改增之前,要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从而保证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降低因新政策的实施导致的业务不熟练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定期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最新政策法规培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营改增”相关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施工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对相关财务人员关于最新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培训结束之后要有相关政策的考核,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相关业务进行改善。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寻求专业的税务人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营改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施工企业要抓住营改增带来的机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完善票据管理体制,发票作为资金流转的凭证,在施工企业中十分关键,尤其是对于一次性开具数额比较高的票据,而且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一部分税额,因此票据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则将对施工企业造成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其次,通过企业内部的会议对材料供应商进行筛选。在营改增之前,很多材料供应商不重视发票的开具,营改增之后材料发票成为抵扣税款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在购买材料时应和供应商协商好,对于不守信用开具票据的供应商不再购买其原材料。除此之外,加强与长期供应商的合作,以便降低采购成本。
合理规划,降低企业税务负担
在纳税前期,施工企业合理的税务规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纳税的基数,进一步减少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纳税额。例如,根据国家税务局的相关法律规定,增值税的发票有效期由原来的180天改为现在的360天,这就为企业纳税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企业购买原材料得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后,就可以根据目前企业的资金情况提前规划发票的认证时间。当企业的流动资金较多时,就可以减少发票在这段时间的认证数量。当企业的资金不是很充分时,就可以适当增加发票的认证数量,从整体上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
结语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给施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所以更应该重视营改增在企业会计核算上产生的影响,并且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施工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企业项目的投资成本往往较大,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水平,可以更好地加快其管理水平的运作效率。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會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营改增”政策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实际应用也将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获得进一步完善。积极地创新管理方式和转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传统观念,能够促成建筑施工企业形成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模式,提高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与质量,从而使会计核算在施工企业的发展上发挥出最大功效。
(作者单位: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强.“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政策措施建议[J].江西建材,2018(01).
[2]韩琳琳.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讨[J].经贸实践,2017(19).
[3]原朝芳.全面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7(30).
[4]沈彬.建筑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财会学习,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