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2018-01-22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虽然分四步走,但是整体工作思路分三阶段,从实现业务处理和业务管控的在线化,到实现业务运营数字化和业务决策智能化,最终实现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构建面向员工、面向高层、面向客户、面向供应商、面向合作伙伴的智慧化業务生态系统,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人王玉中在采访中娓娓道来……
信息化部门的定位应与企业对信息化价值的认识和定位相匹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应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吻合。尽管我希望尽快推动信息化建设,使之能够达到我们构想的第三阶段(构建智慧化业务生态)的水平,但是我们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逐步推进。
身材颀长,脸庞清瘦,目光如炬,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更增添了几分儒雅气质,乍一看像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的毕业生,这就是王玉中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他就是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人,虽然是80后,但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却已经有十多年了,喜欢确定并简单明快地回答记者的提问,拒绝用大概、可能、或许等表示不确定的词语陈述事实。对于不是很确定的事情或数据则笑而不答,若被再次问道,则宁愿回去查记录再做答复。
过于严谨、尊重事实,典型理工男思维,这或许和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从事过结构设计,以及施工和现场管理工作的经历有关。2012年中国铁建成立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王玉中服从集团的安排,开始担任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人。
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于2007年3月,注册资本金70亿元,拥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和物业管理一级资质,是国资委批准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截至2018年10月,集团公司总资产近1400亿元,开发版图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全国29个城市和2个国家级新区,共开发建设项目128个,飞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和助力。铁建地产的各项基础业务从线下走上了线上,从信息化到移动化、互联网化,从支撑内部管理到对外输出信息化服务,如今正探索利用信息化、智能化赋能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构建智慧化生态体系。
四步走:“一张蓝图干到底”
据王玉中介绍,中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分四个步骤进行。
从2012年至2014年,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建制度、夯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公司相继出台了《信息化管理办法》《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应用系统开发技术规范》及《数据规范》。其中仅《应用系统开发技术规范》就包括四项规范:《应用系统部署规范》《应用系统集成规范》《应用系统开发规范》和《应用系统安全规范》。制度建设是工作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重要实践。建立基于SOA理念的技术架构体系,搭建信息系统基础服务平台,实现身份认证、组织用户管理、权限、流程、待办、消息等基础组件的服务化、共享化,为后续业务信息系统快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至2018年,是业务系统建设的主要发展期,工作重点是业务管控和业务处理在线化。集团公司IT基础服务平台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业务系统的开发只需聚焦业务逻辑本身,业务需求成熟就可以快速搭建业务信息系统,而且各系统之间天然就是互联互通。集团已经基本实现业务信息化系统的全覆盖——24个应用系统群、36个应用和70个系统服务。
据了解,IT 部门面临着业务部门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就是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情,但要做得更快、更好,这迫使 IT 部门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重用已有应用的功能和数据资源,来支持新应用的开发。但这种重用面临着如何将高度异构、分布的各个应用集成起来的难题,SOA(基于服务的架构)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之道。王玉中表示:“我们一开始就采用了SOA的理念,可谓一劳永逸。我们现在运用中台战略,构建技术共享中台、业务共享中台和数据共享中台。这种通过重用粗粒度服务而不是在底层编程来开发新应用以满足业务新需求的方法,使得 IT 组织能够以更少的投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来开发应用。”
2017年至2019年,集团公司聚焦业务运营数据化和业务决策智能化进行信息化建设。 2017年开始基于已经建成的业务系统,做数据分析应用和创新应用。
数据化运营的核心是运营,数据化运营的价值体现在对运营的辅助、提升和优化上,将运营工作逐步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数据化的工具、技术和方法,对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引导和应用,从而达到优化运营效果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我们把业务信息系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满足集团对业务管控的需求,实现对合同、成本、开发节点等的管控要求。第二,满足业务操作层面的需求,实现所有一线业务处理都在线化。第三,满足高层需求,实现数据化运营。对企业所有的运营数据进行监控,搭建数据分析应用,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王玉中补充道。
目前,通过汇总各类业务系统搭建的运营监控系统的数据,可以直接看到集团整体和各级各类项目的销售数据、财务数据、开发进度情况和库存情况,实时呈现各类经营指标的实时完成情况以及年度计划完成率,满足高层管理需要。
从2019年开始,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构建智慧化业务生态上,启动创新型应用建设、驱动管理变革,赋能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房地产公司未来的一项重要业务是对智慧社区的运营,而这是以前期的数据积累为基础的。越早对智慧社区、数据运营进行布局,对未来发展越有好处,这是房地产企业未来生命力的重要保障。”王玉中说,“未来还将构建集团公司统一的美好家生活服务平台,牢牢把握自己的互联网入口,实现家庭与社区服务的连接。”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虽然分四步走,但是整体工作思路分三阶段,从实现业务处理和业务管控的在线化,到实现业务运营数据化和业务决策智能化,最终实现构建智慧化业务生态,打造新的業务增长点。”王玉中总结道。
怎样评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在回答记者“怎样评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得好不好?”这一问题时,王玉中略微思考后说:“我认为,这首先跟企业对信息化的价值认识和定位有关。IT价值一般可以分为业务保障、业务整合、业务创新和战略引领等四个层次。其中业务保障应该以业务部门需求为主导,满足和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数据和应用缺少整体规划;业务整合是要面向企业价值链,注重流程和信息的整体梳理和规划,做到对业务和流程的整合与优化;业务创新就是基于企业价值链,整合企业流程和信息,并注重产业链的协同,起到对业务创新的引领和创造作用;战略引领就是让IT成为业务的战略伙伴,并成为企业盈利模式创新的推动者和保障者。”
“尽管我希望尽快推动信息化的建设,使之能够达到我构想的第三阶段(构建智慧化业务生态)的水平,但是我们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逐步推进。”的确,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过度建设和滞后建设都不是明智之举。
信息化建设要遵守业务驱动的原则,不能越俎代庖。信息化路径的选择跟企业发展阶段、管理层的思路、企业管理模式息息相关。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或是系统就是最好的。王玉中举例说:“比如,一般集团型企业的管控模式有财务管控型的,有战略管控型的,有运营管控型的。他们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就要和企业管控方式和主要业务发展模式相匹配。现在大多数企业,只是用信息化来管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使内部的工作更高效。将来我们不仅要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作业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更要建立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建筑,从智能建筑到智慧社区的业务生态智能化体系,要赋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企业业务需要转型升级,信息化是助力业务升级和创新的有效手段,是帮助企业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空间的重要途经。
从书中汲取工作的智慧
苏格拉底说:“阅读滋润青年人,装饰中年人,娱乐老年人。”工作之余,王玉中的最爱是读书,在书中品味历史的回肠荡气,静看世间的风云激荡。看过的是书本,收获的是成长。他自称是看书的“杂”家,历史类、社科类、管理类、经济类、科技类、文学类都有涉猎。在大学读书期间,图书馆中的每一本“地方志”都被他认真读过。“就是喜欢,想了解风土人情,各地轶闻趣事。”
今年上半年,王玉中看了一系列描写近代史的书籍。他认为,《从晚清到民国》(唐德刚)、《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徐中约),记叙得都比较客观。“我对唐德刚写的那本书印象最深,那本书告诉了我们很多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是结果。通过读这本书能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还有就是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记录,也相对比较客观、比较立体,不是非黑即白,我认为事实也应该是如此。”
他还喜欢读多个作家写的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作品。“都是写明清的历史,我可以印证一下每个人写的观点,有的时候,你只看一本可能没法印证。”读不同作家记叙的同一历史时期的书籍,在互相印证中去探寻历史,无限接近真相,王玉中对此乐此不疲。他觉得这一过程充满趣味。或许这正是他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烙下的“职业病”,其实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种求证。“因为你不能人云亦云,无论是哪种产品、方案或是建设思路,首先你得有自己的判断,再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来验证原来的判断,运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王玉中最近在看《蚂蚁金服: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由曦著),因为没有大块的时间,目前还没读完。“蚂蚁金服最开始只是淘宝网的结算部门,短短十几年,从支付领域进入金融行业,并用数据和技术改变了中国金融业的面貌,逐渐发展到现在的金融支付集团,成为行业巨头。书中写了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趣事,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其中系统的构建、技术的创新等和我的工作有相通之处,触类旁通,印证了我的一些想法。”
写在最后
目前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只有6名员工,另有一名新员工即将到岗。王玉中提到:“这还远远不够,目前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手太少,眼下信息化管理中心的每位员工平均要负责建设管理五、六个系统,有的员工要负责的系统数量可能更多,这还仅仅是基础业务这一块,还有很多其它工作要做。其实很多知名房地产企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员工占到总部员工数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确,房地产企业若想将智慧社区服务作为未来的业务布局,信息化部门必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部门之一。但愿他的这个心愿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