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2018-01-22李萌王佳玉王新茗
李萌+王佳玉+王新茗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根基。若要重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则需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93-01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国人民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则包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生动的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强调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根本。如果我们抛掉传统、丢弃根本,就等同于切断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文化思潮中的基石。”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追求、有效载体,并积极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要“不断完善、继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始终保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追求。
首先,我国传统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先导作用。《大学》中的传统价值观看重修身的重要性,修身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价值追求。这几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体现了传统价值观的模式。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平等、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来进行概括的。
其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涵盖范围广,其深入精髓更是中华人民的精神支柱。《论语》曾记录过孔子与子张的一段对话。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道德修养问题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社会都是人们追求的高尚品质。
再从自由、公正、平等、法制的方面来看,《礼记》中记载的“天下大同”的价值理想与现代价值观不谋而合。《礼记·礼运篇》大同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是古代传统追求的理想社会,与我们现在需要奋斗追求的目标大同小异。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注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首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文化是一种处于社会形态顶层的观念形态,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从根本上谈弘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帮助大学生增加价值观自信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辅佐。在当下各种文化互相渗透、各种思想互相碰撞的背景下,大学生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对于增强价值观的自信和自觉有着重要意义。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历经了艰难历程,但中国时拥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其信仰和精神永存。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华人民朝着复兴的道路前行。同时也证明着中华传统文化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当着眼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2016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曾强调: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和认识二者的关系,必须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要想实践越扎实就要认识得越清楚,实践越扎实那么认识就会更加清晰。因此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对其有深刻的认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要求需要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方面,北宋杰出的著名愛国诗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曾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我们必须热爱祖国。从“言必行,行必果”方面,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的基础。诚信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避免现下大学生遭遇价值观不正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近些年来从国外涌入了各种思潮,潮流,国外节日等。由于学生年龄问题,造成思想不成熟,有的学生盲目崇拜西方节日、文化,甚至对一些错误的西方观点深信不疑。这些现象都是需要我们及时纠正的。因此,教育应当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勇于自觉认清以往的错误观点,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当代中国的国庆,认识并勇于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最终达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3]https://wenku.baidu.com/view/3e101b9e51e79b8968022668.html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萌(1984-),女,吉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