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8-01-22牟海侠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民族构成复杂。民族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地域、习俗等要素之上,民族产生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文化的汇合,正是因其组成的复杂性,文化的混合导致一种政治上的不确定性。民族团结教育对于处理民族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必要通过更多的接触和交往,在文化的共同体中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全新实践模式。
【关键词】民族团结 交往 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46-01
民族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完整、社会和谐、民族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制订一系列民族政策的总依据,是符合我国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具体利益及追寻的总目标。当下,国际与国内环境复杂多变、暗流丛生,为我国的民族團结事业及各民族和谐关系的处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正确处理民族团结事务是我们更好地调节各民族关系及系列民族问题的重要工作。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及重大意义
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重点处理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对象、教育目标与任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问题。民族团结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相关思想的指导,对我国各族人民进行关于民族基本知识、政策、工作方法以及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得多民族人民形成民族团结的共识,进而负担起应付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积极发挥民族团结教育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民族团结教育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民族平等团结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理念为各民族人民群众所共同认同并共同珍视后,将凝聚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形成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民族的安定稳定团结也是中国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内驱力,同时民族团结教育也是民族地区稳定及全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二、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
通过对已有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的民族团结教育主要采用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认知型教育模式、以文化为载体的渗透式模式、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体验式模式、以情感为载体的感化式模式。民族团结教育不应简单看作单纯的知识教育和政策灌输,而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情绪活动过程,多元文化并存的状况越来越成为发展和完善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情况,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如果还采用形式单一的、填鸭式的教育必定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口号式的走过场式的宣传也起不到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动的作用,老方法、旧观念是很难使广大的各族人民自觉地产生对民族团结的认同、理解和实践的。因此,我们必须做出一系列的改变。民族团结教育不应再过分地集中于少数民族成员、民族地区、民族院校的学生,对汉族和非少数民族地区、非民族院校的学生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固然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但党政机关、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军营等也应该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阵地。因此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机制手段、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的覆盖面,探讨民族团结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形成全社会联动的民族团结教育新格局是重中之重。
三、加强和改进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新格局为导向,着力开创共情式讲授的方式、举行丰富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形式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培育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生成的基础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划界意识产生于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具体体验与感知中,需要以直接或间接的民族接触与交往为基础。而制约不同民族成员正常交往的偏见、负面印象等往往来自于道听途说,是由于缺乏民族接触与交往造成的。通过直接的民族接触和交往,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才能在彼此的交往互动中,体验差异,感受不同。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民族特点和文化差异,以平等观矫正狭隘的民族优越感和存在的偏见,做到公正客观地评价本民族和他民族。以正确思想意识指导自己开展民族交往行为的态度、情感,通过必要的民族文化学习,了解和理解他民族,能够引导他民族成员的好感、信任和亲近。不同民族成员参加共同的活动,共同参与,共同感知,相互了解,能够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就是说,民族团结意识是“教育”出来的,也是“交往”出来的,而“交往”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同时也是对“教育”成效的检验。
作者简介:
牟海侠(1985-),女,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哲学博士,讲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