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社区教育品牌项目社区大讲堂的经验研究
2018-01-22施苏苏赵小花
施苏苏+赵小花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常州社区大讲堂开展背景、项目历史、主题选择、师资队伍和宣传组织等方面的系统调研,尝试为其他地区开展此类活动提供配置社区大讲堂高端讲师团贴合更多居民需求、优化社区大讲堂开展形式扩大受众面以及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社区教育影响力等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社区教育 常州社区大讲堂 经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7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39-02
一、常州社区大讲堂的开展背景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不断增多,时代呼唤解决良方。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将教育植根社区,是从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社区大讲堂则在此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居民之间加强交流、和谐交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大本营,已经成为常州具有特色的终身教育品牌项目。
二、常州社区大讲堂的概况呈现
常州社区大讲堂开始于2011年,平均每年2-4场,截止2016年12月已经面向全校师生及社区居民共计开展28场,受众达一万余人。其中,2015-2016年共开展8场精彩讲座。“社区大讲堂”在主题选择方面,坚持需求调研,甄选讲堂主题,充分尊重居民的学习需求,目前讲座主题包括文化传播、健康养生、职业技能、规划发展、道德修养、家庭教育、情商教育、心理调适、学习指导、社区教育等10个大类。为了扩大受众面,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服务,常州社区大讲堂不仅在常州开放大学校内举行,还多次送教进学校,送教进监所等。在开展过程中,坚持聘请优质师资,打造专业团队,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师资阵容可谓“豪华”,集聚多样性与专业性的师资团队成为常州社区大讲堂圆满开展的有力保障。
三、常州社区大讲堂对其他地区开展此类活动的启示
近几年,常州通过扎实的努力,围绕居民需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社区大讲堂,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听课对象越发多元,讲座主题日趋丰富,讲堂里响起一阵又一阵掌声。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比如师资库如何壮大整合,影响力如何进一步提升以及如何丰富大讲堂开展形式等。这里笔者就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启发。
1.配置社区大讲堂高端讲师团贴合更多居民需求。
丰富的师资库是提升社区大讲堂品质的关键。高端讲师团的设置能够扩大大讲堂主题的选取范围,使讲座更贴合居民学习需求,增加听众获得感。当然,高端讲师团并不是简单的固定人员组合,而应不断增添新活力。在讲师团内部,也应经常组织交流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不断提升讲师团的整体实力。
2.优化社区大讲堂开展形式扩大受众面。
目前,常州社区大讲堂主要采取线下的形式,容易造成听众单一、交互性不够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社区大讲堂的听众来自于校内老师、学生或者在押人员等固定人群。如遇到大讲堂开展当天下雨等情况,听众人数会大大减少;有时大讲堂在工作日开展,社区中的青中年人也会因工作而不能参加。因此,要想社区大讲堂惠及更多居民,第一,可考虑以不同听众的学习习惯为开展基础,开设不同形式的大讲堂。比如,对于年轻人,可以采取网上现场直播的形式,既可以克服天气变化,也可减少交通压力,避免路途奔波。第二,可将大讲堂配送至分享式书店、商场等人群密集处,让更多人得到共享机会。第三,也可以采用项目化推进大讲堂,与“送教进社区”相结合,将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收集,配以不同的老师,配送到不同的人群中去,最终达成常州社区大讲堂“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真正愿景。
3.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社区教育影响力。
互联网+平台的运用将大大延长常州社区大讲堂影响力的“存活寿命”。比如,大讲堂开展相关信息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各个学校网页进行大面积发布,也可以采取网上订票形式吸引更多人群。另外,社区大讲堂结束后,可将现场录课通过网上平台发布共享,同时专门开辟渠道,收集听众反馈信息,并进行线上互动。这些都是扩大大讲堂社会影响力,促进大讲堂更优质化发展的途径。
开放、共享、多元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社区教育大趋势,探索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基于线上与线下并行推进,注重听众体验和效果交互,甚至多地区共建众享资源的社区大讲堂模式,将成为未来各地区的共同努力方向。
作者简介:
施苏苏,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终身教育。
赵小花,碩士,研究方向:成人教育,高等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