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被就业”到“被XX”的符号链结构透视其文化心理

2018-01-22徐彬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1期
关键词:能指所指流行语

【摘要】流行语作为语言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学界的研究往往囿于语言学范畴内,还没有走向更广阔的视野。本文将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流行语“被就业”为例,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对“被就业”以及模仿之而产生的“被XX”结构形态进行分析,从而透视其后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流行语 符号链 能指 所指 文化心态 被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04-02

流行语现象被学界关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04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把流行语的动态跟踪研究纳入自己的研究任务之中;自2006年起, 平面媒体语言、有声媒体语言、网络媒体语言三个分中心分别或联合对主流媒体流行语做了正常的提取工作。这表明,流行语已作为语言资源被重视。流行语是在既定语言基础上创新出来的、或外来的、传开后在一定时段内被一定区域的人群频繁使用的词语,同时,流行语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更显现为某种文化心理现象。本文将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流行语“被就业”为例,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对“被就业”以及模仿之而产生的“被XX”结构形态进行分析,从而透视其后的文化心态。

一、“被就业”与“就业”的符号链结构转换

流行语“被就业”产生于这样的事件:2009年7月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声称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已经替他签好了“就业协议书”。于是网友发明了“被就业”的说法。由此可见,流行语词语“被就业”是由最为基本的两个事件构成,一是“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已经替他签好了‘就业协议书”;二是此事在网上曝光后,网友发明了“被就业”。如果我们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将这两个事件抽象化,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前一个事件为“被就业”这个符号链确定了所指部分,后一个事件为“被就业”符号链确定了能指部分。当我们将“被就业”作为语言符号链来处理时,它“連结的”就“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也就是说,它与两事件相分离,成为语言符号,成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这里需要说明,“被就业”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但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符号,那么它就不是单个符号。赵毅衡曾对符号链有过这样的阐释,他说:“符号链应被视为一个整体的符号来进行释义,这样的符号常被称为‘宏观符号(macrosign)”我们把“被就业”看作是一个符号链,而不是“一个整体的符号”,主要是便于分析;其次,事实上,“被就业”本身就不是单个符号;此外,它是一个被动式模式,只不过语法主语的承担者——“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被缺席罢了。如果不被缺席,那么“被就业”符号链的完整形态就应该是:“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被(学校)“就业”。在这个被填补过的符号链序列中,按照乔姆斯基的语法观,出现了两个主语:一个是逻辑主语——学校,另一个是语法主语——“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语法主语——“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主动式中,应当在“就业”之后排列。也就是说,“被就业”是“就业”这个主动式的被动转换式。如果我们把这个被填补过的符号链的被动转换式转为主动式,就会是:(学校)“就业”“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对这个句子的句法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就业”是一个不及物谓词。虽说乔姆斯基的语法分析是以英语为对象,但其方法同样适用于汉语。他的意思是说,被动式是由主动式转换而来的,能够满足被动转换式的主动式首先是,名词(或名词组)-动词-名词(或名词组);其次是,动词是及物动词,当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之后,动词前后的两个名词(或名词组)才能调换。根据乔姆斯基的被动转换式的原则,这个被填补过的符号链序列,“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被(学校)“就业”,虽说能够描述学校代签“就业协议书”的事件,但不合语言规则。也正是这样的不合语言规则,而能够描述事件的词语,让人听起来既陌生而又新鲜和耐人寻味的语词,才能得以流行,并出现了众多的同模式词语。

二、“被就业”和“被XX”模式与语言法则相对抗

将“被就业”看作是一个符号链,表明它已经与具体事件相分离,成为类的表征,同时也表征着自身这个类。雅柯布森曾在他的语言学理论中在谈到符号问题时,甚为赞同皮尔斯观点,他说:“我们还不能不同意皮尔斯的说法,一个符号‘不能表示任何具体的事物,它表示一类的事物。不仅如此,它本身就是一个类(kind),而不是单—的事物”。在“被就业”作为个体言语行为初期,我们并没有充足的依据来证明,这就是地道的个体行为而与语言社会无关,也就是说,否定它不是对语言符号的实际运用。我们可以作以下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是“被就业”符号链是由两个单个符号组合而成;二是“被就业”符号链结构是一种“被”符号后无宾语结构模式的模仿。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曾这样地分析,他说:“‘被后面紧跟着谓语动词。在这种格式里,“被”字的作用只是表示被动。”不过,刘月华所分析的“被”字后无宾语现象,其谓语动词是一个及物动词,而“就业”是不及物谓语动词,但“被就业”的个体在言语活动中为了将事件准确地表达出来,强迫“就业”跟着宾语,使不合语言法则的符号链结构成为被人们所能理解的东西,从而具有特殊表意作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被就业”即使在个体言语行为初始期,也仍具有语言社会性,它不仅是“被”字后无宾语式的模仿生成,就每一个符号本身而言,也是社会性的传承。任何一个个体的言语活动都不可能不是它所言说的语种的传承和运用,这就是语言超越任何种制度所具有的强制性。我们说“被就业”不合语言规则,但我们同样可以说,不合语言规则而又被人们广为使用的言语,不合语言规则的言语一旦出现并被人们广泛使用,它对语言规则的对抗也就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被就业”在初始期还具有其个体的言说性,但当其流行开来,就很快地与个体的关联相分离,转为符号的类型而具有社会性;同时,也就成为一种词语模态。随着“被就业”词语的流行,众多的模仿而生的“被XX”的词语也流行开来。它们的出现都是不合语言规则的存在。“被就业”和模仿之而生的“被XX”词语的流行形成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与语言规则相对抗,打破语言的“惰性”,表明了语言的可变性和可丰富性,同时,它们的流行也反映出语言活动中理解的言语存在优先于合语言规则的存在。因而,流行语词语对语言规则的对抗不是大众所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词语的能表达、新异、便捷和明快等特征。endprint

三、“被就业”和“被XX”符号链的深层结构体现着一种文化心态

在前文,我们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着重对“被就业”和“被XX”符号链结构模式的特征及其可能对语言规则产生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讨论,但也会引来这样一个疑问:它们能算是文化吗?这个疑问很有意味,也很值得讨论,这不仅是本部分要讨论的问题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们如何看待文化的概念和以什么的视野看待它们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文化是什么?在学界,由于研究的学科、视角等不同,文化的界定也不同。但是我们认为,不管文化一词如何复杂,概念界定如何之多,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不能从一个层面看文化。事实上,文化有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文化的静态层面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它体现着人类的文明;文化的动态层面表现在人的行为域中。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文化作用的结果;反过来说,人的任何行为都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正因为如此,人们根据人的行为相同或相似性的普遍程度和社会作用,把文化被分为主导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和其它的非主流文化。按照我们以上的文化观,“就业”是一种文化,但“被就业”不是一种文化,它只是“就业”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单位。由此推之,与“被就业”同构的“被XX”也只是“XX”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单位。在此要说明的是,我们讨论“被就業”和“被XX”的文化单位问题,并不是停留在这些符号链本身的文化问题上,而是在讨论这些符号链表现和与其相对应的背后的“契约”内容。前面,我们虽然借索绪尔的观点来表明语言符号的抽象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否定了符号的指涉功能和指涉。再者,“被就业”和“被XX”符号链的概念部分也保留着它的文化性。所以,我们不管从哪一方面着手,都不能否定它们的文化关系。

我们进一步探讨还会发现,虽然“被就业”和“被XX”是不同的文化单位,但只要从共时性来观察它们,就会发现它们形成了符号链结构相同的符号集,而这符号集表现的其内容具有相同的文化色调。这个色调就是弱势群体的无奈屈从和忍受心态。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文化色调是以它们各自所拥有的那个文化为依托。我们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不是指称人的社会地位和拥有的话语权,而是指人在他(她)所涉及的文化活动中的关系角色。也就是说,角色原有的身份在涉及(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的那个文化活动时暂时被现时的角色身份所取代,只有离开那个文化活动,角色原有的身份才能恢复。但是,这并不等于角色身份也就随之从历时中抹去,角色身份的历史印记还依然存在,那一刻的心理状态可能会成为永久的记忆。不仅如此,那一刻的心理状态还会波及他(她)的亲人、朋友和身边的人。这样一来那一刻的心理状态就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而成为具有社会性的文化内容。我们可以从“被就业”这个文化单位的具体分析来透视他们作为弱势群体的无奈屈从和忍受的心态。“就业”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件十分重要的人生大事,其意义:“就业”意味着自己的才智有用武之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了实现的开端,自己对社会是有用之人,自己是自食其力的人,也意味着自己走向独立。而没有就业也就意味着一切都被悬置,“被就业”使悬置变为“落实”。这个不存在的“落实”带着社会性和强者的话语权使关系角色(某大学毕业生)成为不认同的认同者。

从以对“被就业”和“被XX”符号链的深层结构所作的阐述和个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弱势群体的无奈屈从和忍受的文化心态虽处于文化边缘部,但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此类词语流行的原因。

本文的研究只是流行现象中的一个类型的研究,流行语现象涉及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层面、不同的社会领域和不同的实践范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值得重视的资源,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曾青青,杨尔弘.中国主流媒体流行语的特性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0,(1).

[2]赵毅衡.文学符号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徐彬,男,1976年出生,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扬州大学硕士,长期从事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与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指所指流行语
趣填51
遗忘者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解忧杂货店》中的后现代时间观
基于象似性的英语词汇学习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论《伤逝》中的含蓄意指与双所指现象
语言与文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