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
2018-01-22李肃秋陈光华
李肃秋+陈光华
摘要 利用1971—2016年開封市气象局降水量观测资料,使用线性趋势法对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影响。结果表明,开封市降水量为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732 mm/10年。年内降水量为中间高、两端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60、-9.607、-1.210、-1.654 mm/10年。降水量不断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关键词 降水;变化特征;影响;河南开封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97-02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太行山脉东南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开封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时常引发干旱或洪涝灾害,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利用1971—2016年开封市降水资料分析其变化特征,为合理利用水资源、趋利避害、减少灾害损失、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选取1971—2016年开封市降水资料,数据来源于开封市气象局。季节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采用常规线性趋势法分析开封市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1-2]。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水量年际变化
1971—2016年开封市年均降水量为625.6 mm,近46年降水量存在较大波动变化,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732 mm/10年,未达到显著性检验水平,说明年降水量减少趋势并不显著。降水量最大值为999.8 mm,出现在1992年;降水量最小值为335.3 mm,出现在2013年,2年相差664.5 mm,高于历年平均降水量(图1)。
近46年来开封市降水周期动荡较大(图2),降水量正距平年份为22年,负距平24年。其中1971—1980年以正距平为主,只有1975年、1979年、1980年为负距平;1981—1990年以负距平为主,10年中正距平仅3年,负距平7年;1991—2000年正距平为6年,负距平4年;2001—2016年正距平6年,负距平为10年,负距平年份占总年份的62.5%。开封市降水偏多期主要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降水偏少期则在80年代及21世纪以后,尤其21世纪后呈减少趋势,易引发各种旱涝灾害[3]。
2.2 月降水量变化
开封市年内降水量变化特别显著(图3),总体呈中间高、两端低分布,1—7月降水量不断增加,7—12月则逐渐减少。其中,5—9月降水量较多,平均降水量为478.6 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6.5%;以7月最多,月平均降水量167.6 mm;1月最少,月平均降水量仅7.5 mm,二者相差160.1 mm。
2.3 降水量季节变化
1971—2016年开封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11.9、353.6、131.6、28.8 mm,四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同降水年际变化趋势一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60、-9.607、-1.210、-1.654 mm/10年,以夏季减少最为明显,其次是春季,秋季减少最小。总的来看,造成开封市降水量逐年减少原因是四季降水量变化引起的。
3 降水变化造成的影响
近46年开封市降水量主要经历了丰水期和枯水期。丰水年份降水集中,易引发暴雨洪涝灾害,冲毁农田,致使土层变薄、土质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作物绝收[4-5]。而枯水年份易引发干旱灾害,导致作物幼苗枯萎致死,缺株断行,干旱发生后还会引发病虫害,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特别是1980年后春旱、伏旱频发,导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影响农作物品质。因此,要不断提升抵御干旱影响能力,通过改良作物品种、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科学管理等,减少干旱损失;加强对天气监测,抢抓有利时机,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提倡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及节水灌溉以应对降水短缺问题[6-7]。
4 结论
(1)1971—2016年开封市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732 mm/10年。降水偏多期主要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偏少期则主要在80年代及21世纪以后,进入21世纪后呈不断减少趋势。
(2)开封市降水量年内变化显著,总体为中间高、两端低分布,7月降水量最多,1月降水量最少。
(3)近46年开封市四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60、-9.607、-1.210、 -1.654 mm/10年。
(4)降水逐渐减少将导致水资源短缺,阶段性干旱明显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5 参考文献
[1] 谯捷.成都市温度和降雨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88-17089.
[2] 杨艳萍,庞丽英,王丽.铁岭地区近53年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85-15386.
[3] 张耀宗,张多勇,刘艳艳.近50年黄土高原马莲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6):44-52.
[4] 刘洪兰,张强,胡文超,等.1961—2011年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异性[J].冰川冻土,2013,35(4):857-864.
[5] 王春玲,崔力,时凤云,等.近54年濮阳市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1):5-10.
[6] 邢轶兰,邸利,何毅,等.1960—2013年甘肃省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175-181.
[7] 郑祚芳,王在文,高华.北京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城市化的影响[J].气象,2013,39(12):1635-16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