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山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2018-01-22余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改造技术油茶

余婷婷

摘要 根据潜山县在油茶低产林改造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归纳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确定改造对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油茶生境、创建油茶纯林、垦覆油茶林地、調整油茶密度、提高林地肥力、调整树体结构、高接油茶换种、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安徽潜山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35-03

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油茶逾6 666.67 hm2,由于后期缺少经营管理,马尾松、枫香等树种天然下种成为主要树种,油茶则演变为低产林。

油茶低产原因复杂,形成低产林类型多样。潜山县油茶低产林多为树种混生、油茶受压的低产林。潜山县20世纪70年代备战备荒时发展油茶逾6 666.67 hm2,由于加工技术跟不上,成品油口感苦涩,加之当时油茶籽价格偏低,油茶林单位面积效益不高,影响了群众的管护积极性,造成油茶林荒芜。后期,马尾松、枫香等乔木树种天然下种成为主要树种,油茶则演变为被压木。由于缺乏必要的管护,油茶树冠受压,藤蔓缠绕,杂草灌木丛生,有些油茶植株被群众肆意樵采,在基部年复一年大量萌发萌条,成为丛生油茶植株。油茶生长的地上空间及地下空间受限,导致难以正常开花结果,有些甚至完全不能结果,致使产量很低,林分成为油茶低产林。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油茶等优质食用油需求的增大及油茶油价格的上涨,潜山县加大对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力度及资金投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08—2016年,潜山县累计改造低产油茶林4 466.7 hm2,每年产鲜果量从改造前的390 kg/hm2增长到2016年的3 165 kg/hm2。按2016年收购价计算,每年油茶毛收入可达10 128元/hm2,纯收入可达6 330元/hm2。现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总结如下。

1 确定改造对象

油茶林改造的目的是通过改造改善油茶林分状况,促进油茶林产量的提高,达到预期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对低产林改造前首先要对林分进行外业调查,对当地林农进行走访,以摸清油茶林分的基本情况,例如现有低产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年龄、结构、密度、林冠郁闭程度、品种类型和组成、林地现状、近几年的单位面积产量等,根据这些情况可找出形成低产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综合改造措施,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潜山县为油茶北缘分布区,在生产实践中,为保证油茶低产林改造后获得预期的收益,确定油茶林改造的条件为:海拔500 m以下、坡度25°以下、林地土层达30 cm以上、林分内2 m以上且树冠完整油茶成林单株密度为900株/hm2以上、阳坡。以上5个条件要求同时具备方可进行改造。如果条件不具备盲目改造油茶林,轻则无法取得预期的效益,重则可能会形成新的荒山。

2 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的林业基础设施是从事油茶基地日常管理及获得预期效益的物质基础。为了便于油茶基地日常管理、肥料物料以及产品运输,首先要在基地内规划道路及作业道等交通系统,其次要规划设计贮水池、水管等灌溉设施及排水系统。

3 改善油茶生境

建立水平梯地是改善油茶生境的首要措施。建立水平梯地,可层层积蓄雨水,挡沙淤泥,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平整土地,便于修剪、施肥、间作、防治病虫害等,可使油茶林始终保持地力,使产量得到稳定,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建立水平梯地,一定要实行带沟结合,层层拦泥蓄水,基本做到“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把大量的水、土、肥积蓄在山上,源源不断地供给油茶生长发育的需要,为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修建油茶水平梯地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先深翻土、筑梯带,再修筑水平地埂,后在梯带或梯地的坎下挖竹节沟。水平梯地修筑后要注意进行检修和养护,定期清理沟道,充分发挥水平梯地蓄水保土的良好作用。

4 创建油茶纯林

凡是混生枫、栎、竹、杉、檫、松等杂树的油茶低产林,林地被乔木树种遮盖,油茶树冠受压,混生的杂树地下部分根系强壮,油茶根系生长受到阻碍,油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开花结果,导致产量极低。对这些混生其他树种的油茶低产混交林,要全面采伐混生乔木,清理林分内杂草灌木以及藤蔓植物,将林分改造成油茶纯林。在采伐改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采伐木的方向,以防止倒木压断油茶。

5 垦覆油茶林地

适时清除杂草灌丛、垦覆油茶林地是油茶增产的基本措施。目前是一种能够获得大面积增产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深挖垦覆可以清除林内灌木、杂草和其他树种,把落叶、杂草翻埋入土中,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为翌年油茶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垦覆后可清洁林地,减少病虫危害。可采用壕沟抚育、阶梯式垦、穴垦、带垦、全垦等垦覆方法。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形、地势、林地状况和经营方式采取相应的垦覆方法。

根据油茶本身的生长特性以及季节性气候特点、环境状况,常在冬季、夏季垦覆。冬季垦覆要求深挖,深度一般在20~25 cm之间,荒芜严重的低产林要求垦深些。翻过来的土块一般不要打碎,形成坑坑洼洼的鱼鳞状。垦覆的深度应根据生长状况、油茶树龄、土壤、地形来具体掌握。一般是幼树浅,大树、老树深;树冠内浅,树冠外深;熟山浅,荒山深;间种山深,不间种山浅;陡坡浅,平坡深;沙土浅,黏土深;山上浅,山下深;旱季浅,雨季深[1]。

6 调整油茶密度

油茶林过密或过稀或疏密不均都会使油茶林分产量降低,要使油茶低产变高产,就必须调整密度,力求做到林地不缺株,相邻油茶树之间树冠不重叠、不交错,既要保证油茶有充足的阳光,又要使光能和地力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endprint

6.1 方法

6.1.1 密度疏伐或移栽。对于过密的低产林,在油茶采收之前先进行调查,把需要疏去的植株(一般是过密或劣种、老残株)作上記号,待冬末春初再进行逐年分批间伐或连蔸挖去,最后只留900株/hm2。如果林龄不大(一般在15年以下),品种、长势又好的植株可带土移栽补缺。

6.1.2 缺株或稀林补植。最好用大苗、大树移植。方法是:先在缺株位置挖大穴,再将移栽的油茶树连蔸带土挖起(土蔸大小视油茶树大小而定,但不要伤根太多),用稻草绳捆牢带土的树蔸,防止宿土掉落露根,并适当修枝后就近移栽补缺或运往疏林地栽植。

6.1.3 疏林地补栽。对于林间空地太大的疏林地,要按照规格化的要求重新在林间空地上拉线定点,采用优良品种、健壮大苗或大树补植。另外,林地上凡长势好的植株都要保留,差的要清除,密的或一穴多株的也要适当稀疏。

6.2 注意事项

疏密补稀(补缺),调整林分密度,也是改造油茶低产林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调整密度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调整密度后,林内疏密度一般应保持在0.6~0.8之间;调整后的林分产量要求要有相应的提高;抚育管理要方便;要有利于油茶旺盛生长,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在调整密度时,一定要结合修剪,以加速树势恢复,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增产的目的。

7 提高林地肥力

7.1 施肥

在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不可或缺。因此,改造油茶低产林,施肥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油茶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学肥料。有机肥包括厩肥、饼肥、人畜粪尿、绿肥以及各种作物秸秆等。但有机肥要早施、深施,施后覆土盖严。油茶的施肥时间和种类可根据油茶生长特点而定。春季应多施化肥和猪粪、火土灰等土杂肥。夏季应多施磷肥、钾肥。秋季为防止干旱,减少落果,应施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冬季应施完全肥料,如过磷酸钙、火土灰、茶枯、人粪尿、厩肥等[2]。

施肥的方法主要有撒施、环状沟施和根外速施3种。施用化肥时要注意离树远些,幼树离树蔸15~20 cm,大树离树蔸50~60 cm。均匀撒施,一次不宜过多施用,以免肥料烧伤油茶。

潜山县低产油茶林多分布在山区,有机肥相对缺乏,运输不便,为缓解油茶林有机肥料来源的矛盾,潜山县试验采用鸡粪为油茶有机肥,取得了良好的施肥效果。在早春或冬季油茶施腐熟干鸡粪5 kg/株,基本能够满足油茶正常生长的需要。此举解决了养鸡场鸡粪污染问题,增加了养鸡场收入,同时鸡粪中的细菌对于改良土壤具体显著的效果。

7.2 间作

在平缓坡地或水平梯地上实行林肥、林粮、林油间种,以耕代抚,既能及时消灭杂草,达到经常性抚育管理的目的,又能增加收益,在给农作物施肥的同时也为油茶提供了养分[3]。

油茶间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因地制宜合理间种,慎重选择间种作物。选择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不使土壤恶化、耐干旱瘠薄、矮杆、直立、早熟、高产的品种。早熟高产的豆科作物为首选品种。二是注意作物大量需水肥的时期,科学区别油茶大量需水肥期,以防止因作物与油茶争夺肥水而影响油茶生长。三是栽培简便,不会给油茶招致病虫害。四是注意农作物与油茶树相隔一定的距离,不能太近。作物收获后的秸秆要就地埋入林地,以提高土壤肥力。五是轮作间种农作物。高杆及消耗地力的植物品种不能间种。总之,间作是为油茶生产服务的,要以油茶为主,不能反客为主。

8 调整树体结构

低改的油茶林往往树体高大,树冠狭长,油茶茶果不易采收。通过正确的修剪,能平衡树势,使枝条分布均匀,树冠内膛通风透光,立体结果提高产量。修剪是技术性强的措施,在生产中较难掌握,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

8.1 油茶树体的整形修剪

一是控制树高,分期分批对油茶进行短截修剪,使油茶树高控制在2 m以下。二是修剪靠近地面的下脚枝。三是修剪树冠内部的枯枝、病虫枝、衰败枝、徒长枝、细弱枝、重叠枝、交叉枝,保持单株清脚亮心,逐渐培养出开张形和受光面大的半椭圆形或半球形的树冠。

8.2 枝条修剪

必须及时修剪交叉枝和内膛枝。结果初期的徒长枝,应全部剪去。衰老期的油茶树,要有目的地选留徒长枝,为更换树冠或主枝做好准备。若徒长枝生长在主枝、副主枝受损伤的地方可以保留,利用徒长枝来更换树冠,延长结果年限[4]。长在树干或其他枝叶密生的主枝上的徒长枝应全部剪去。对于下垂枝的修剪,应及时剪去。一般进行间作、土壤肥沃、老林的可适当修重些,不间作、土壤瘠薄、壮龄期的油茶林,修剪强度不宜过大。有些下垂枝,长势尚好,又着有果实,可暂时保留,待果实采收后再剪去,也可在分枝处剪去下垂部分枝条回缩即可。一般情况下,只修剪特别细弱、交错、过密和有病虫危害的结果枝或枯死枝,但修剪强度不宜过大。

对于丛生油茶树的修枝,可逐步除去一部分病虫害严重、生长弱和劣种的植株或萌芽条。同时,剪去过密枝、交错枝、弱枝、病虫枝、下垂枝、枯死枝,使其逐步形成多干半球形树冠[5]。

冬春结合挖山垦覆,修剪蚂蚁枝、大枝干和幼树定形。夏季结合中耕修剪枯枝、寄生枝、脚枝、徒长枝,使林内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9 高接油茶换种

9.1 去劣留优

现有的油茶低产林大多数为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由于劣株产量低,株数占比大,造成林分长期处于低产状态。因此,改造劣株对于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的作用。有了优良品种,既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改造的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6]。

密度过大林分中的劣株,可以根据结合调整密度时砍去(或挖去)劣株,保留优树。稀疏老林中的劣株,可选用良种壮苗重新造林或嫁接换种更新,以实现全林良种化。林相整齐、生长旺盛的幼林或壮龄林,可以采用高接换种的办法,将优良品种的接穗嫁接到劣种树上,以达到纯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的目的。潜山县采用长林系列的优良品种接穗对油茶林进行改造,效果很好且持久,但投入较多,宜根据财力状况分年实施[7]。endprint

9.2 高接换种

高接换种的方法主要有腹接、嵌合枝接、皮下枝接、对接、拉皮接等,应根据情况科学选择。

10 保花保果

油茶落花落果严重是造成低产的原因之一。辅助性保花保果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是保护、引放授粉昆虫,提高油茶的着果率和保存率,注意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以保护授粉昆虫与害虫天敌,水平带之间的杂草杂灌要适当保留,以保护授粉昆虫与害虫天敌的栖息环境;二是增施磷钾肥,减少落果;三是施用硼肥,保花保果;四是对油茶喷洒一些生长激素类药物,以保花保果;五是合理及時地应对极端天气对油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不利影响,例如防干旱、防极端低温等[8]。

11 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害是造成油茶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搞好病虫防治,是保证油茶低产变高产的重要措施。一定要坚持“治早、治小、治彻底”的原则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积极消灭”的方针,采取以营林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推广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土农药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潜山县由于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油茶病虫害很少发生[9]。

12 参考文献

[1] 陈秀华,许汝佳.油茶低产林改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刘喻娟,张应中,丁晓纲,等.广东省油茶低产林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浅探[J].广东林业科技,2011,27(6):68-73.

[4] 黄贤圣.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类型与综合改造技术模式[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5):36-39.

[5] 陈福.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204-205.

[6] 李永武.福建油茶低产林成因及综合改造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5):170-171.

[7] 余林根,蓝林江,叶镜祥,等.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7(5):31-32.

[8] 李雁鸣,苏智良,赵永丰.云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3):12898-12899.

[9] 叶浩然,徐奎源,黄胜根,等.建德市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技术[J].华东森林经理,2013,27(2):42-44.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造技术油茶
油茶飘香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吃过三次就会爱上的油茶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三网融合中广电网络双向网改造关键技术探讨
陇东山地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及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