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霞山稻与猕猴桃套种高效栽培模式探析

2018-01-22胡依君毛小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效益分析猕猴桃栽培技术

胡依君+毛小伟

摘要 山稻与猕猴桃套种模式,既保证了粮食平安,又维护了生态环境,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林农增收的一个新途径。介绍了仙霞山稻与猕猴桃套种模式的特点,并介绍了配套的山稻高产栽培技术和幼园期猕猴桃管理技术,分析其产生的生态及社会效益,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仙霞山稻;猕猴桃;套种模式;特点;栽培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1;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041-01

仙霞山稻与猕猴桃套种模式,是一项利用猕猴桃幼园期不产果无经济效益且土地又闲置,而山稻生长需要较高的海拔等特点,将2种作物进行套种,充分利用猕猴桃幼园期闲置的土地种植山稻及山稻收获后秸秆还田,种植猕猴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高产高效新技术。其主要内容是每年4—5月在幼龄期猕猴桃树下播種山稻,10月收获;11月至翌年3月秸秆还田、肥田抚育猕猴桃树生长;如此循环实行仙霞山稻与猕猴桃套种。

在浙江与福建交界的仙霞山脉南端高山上,种有一种稻谷,当地农民称其为山精。据说这种山精是祖宗传下来的,种植历史悠久[1]。它不施肥、不浇水、不治虫防病,是一种山区农民自种自用的天生自然作物,俗称“仙霞山稻”,是江山市种质资源保护品种。2012年开始,江山市山区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江山市种子管理站在本市的张村、塘源口、塘岭等山区乡镇进行了仙霞山稻与猕猴桃套种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1 仙霞山稻—猕猴桃套种模式特点

1.1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幼园期猕猴桃不产果,无经济效益,闲置的土地套种仙霞山稻平均产量为2 700 kg/hm2,作山稻种子出售产值为2 700 kg/hm2×120元/kg=32.4万元/hm2,作为稻米出售用,可加工大米1 770 kg/hm2,产值为1 770 kg/hm2×160元/kg=28.32万元/hm2。扣除成本、费用13.5万元/hm2(人工、肥料),纯收入约15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2 降低生产成本,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7—8月的高温,旺盛的山稻对幼园期猕猴桃树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可减少喷灌用水量。山稻收获后的秸秆还田,可作幼园期猕猴桃生长的肥料,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起到农业生态平衡的作用。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山稻高产栽培技术

2.1.1 基地选择。不宜在山顶、风口、过湿难排水基地套种。在海拔500 m以下的基地套种,土质要好,有防旱设备(滴、喷灌)。一般选择在海拔500~1 000 m土质较好、阳光充足的已筑程度带,近年栽植的猕猴桃幼园基地套种。

2.1.2 适时播种。5月上中旬是山稻适播期,山区海拔高的可适当提前到4月下旬播种。这样可使其抽穗扬花避开伏旱天气,确保产量[2]。

2.1.3 增施基肥。基肥分撒施和穴施2种方法。山稻虽耐瘠薄,但适当施肥,增产效果好。撒施:结合整地时使用,一次性施油(菜)茶籽粕2 250~3 750 kg/hm2,或腐熟的农家肥15 t/hm2。穴施:挖穴后,每穴点施商品有机肥或油茶籽粕各100 kg左右。

2.1.4 合理密植。开穴直播,每穴播种子5~7粒,挖穴点种:挖穴3~5 cm即可;覆土要薄,以不见种子为宜。一般山地播种12.75万~13.50万穴/hm2。

2.1.5 确保全苗。在秧苗三至四叶期进行田间检查,若有缺苗断垄现象,可在阴雨天进行移密补稀,确保每穴有苗4~5株。

2.1.6 施追肥。山稻三至四叶期时,视长势追施1次有机肥。

2.1.7 防除杂草。人工除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整地施肥约10 d后即时下种,种子萌芽。在山稻三叶期、分蘖期后,视杂草滋长情况人工除草。

2.1.8 收获,稻秆还地。10月收获山稻。根据山地条件,或可采用割稻穗脱粒,然后劈稻秆返地的方法。

2.2 幼园期猕猴桃管理技术

2.2.1 浇水稳苗,覆盖保墒。栽好的猕猴桃幼苗,第一关是浇足稳苗水。浇水前在猕猴桃幼树四周修直径1 m左右的圆盘,盘内比地面低5 cm,浇入水后,下陷15~20 cm,应培土至地面平齐,一定要浇透,当地面黄干时要中耕保墒。可用草覆盖保墒,也可用地膜覆盖保墒。

2.2.2 及时立杆搭架。春季在离苗木根部10 cm处立直径2 cm左右、高2 m直立竹竿,发芽后再从其中选留1个壮而直的梢,引绑于植株旁所立的竹竿上,使其笔直生长,培养为主干[3-4]。

2.2.3 摘心。主干未上架前和结果前,当枝条的前端节间变短,或出现弯曲生长,生长势明显减弱时,就要及时进行摘心,将新梢扭曲缠绕部分摘除,促进枝条增粗并向上生长[5]。

2.2.4 施肥。从幼苗新梢长至30 cm到8月上旬每月施速效肥1次,做到薄肥勤施,每次用1%复合肥浇施或用复合肥20~25 g/株沟施,避免偏施氮肥[6]。

2.2.5 套种。猕猴桃定植后的1~4年,猕猴桃行间宽,空地较多时,种植户可以进行套种,实现以短养长。但当猕猴桃

的树冠已全面覆盖地面时,就不宜再进行行间套种[7-8]。在猕猴桃幼园里进行套种时,只可在行间进行套种,株间不要套种。猕猴桃属多年生蔓生果树,树蔓成熟度决定越冬抗寒能力及翌年树梢萌生质量。在幼树管理上要确保8月前促长,9月后控制徒长。

3 生态及社会效益

此栽培模式,节约耕地资源,保护山区生态。浙江省粮食需求大,耕地资源矛盾突出,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任务尤为艰巨。同时,浙江省又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省份,山地资源相对丰富,发展山地粮食潜力巨大。仙霞山稻作为一种重要的山地粮食,具有耐旱性强、耐瘠性好、耐逆性优、不施农药、不占耕地、保护山区生态、适应性广、种植省工等特点。

猕猴桃幼园经过种植山稻,既能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又能增加地表流径,起到固土保墒的作用,是促进山区经济开展、林农增收的一个新途径。

4 参考文献

[1] 郑元高.高山优质米稻:山稻[J].农业科技通讯,1997(3):4.

[2] 吴建忠,周江明,郑元高.山稻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的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1997(4):70-72.

[3] 李小功.猕猴桃幼园间套技术[J].西北园艺,2010(1):19.

[4] 王建东,杨静.京津地区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3):144-146.

[5] 鲁传祥.超太上皇猕猴桃幼树管理技术[J].中国果树,2010(1):74.

[6] 张玉姐.猕猴桃早春管理技术要点[J].河北果树,2017(6):33.

[7] 莫晓云.资源县红阳猕猴桃高产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98-99.

[8] 李国权.猕猴桃园标准化管理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2(6):17-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益分析猕猴桃栽培技术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猕猴桃催熟日记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养个猕猴桃做宠物(大双色图,排四面)
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