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实施状况研究

2018-01-22蔡欣桐冉琪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期
关键词: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突发事件

蔡欣桐+冉琪

摘 要 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大学城具有居住密度大、相对滞留时间长、活动隐秘性较高等特点,制定高校应急预案是防控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大学城师生安全的关键。文章以松江大学城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松江各高校现有应急预案实施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可操作性不强、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最后文章基于全面评估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

基金项目:本文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科学院大學生创新课题“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实施状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蔡欣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冉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089

一、引言

依据上海市教委关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做好本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各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以及《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要求,松江七校依据自身学校的建设情况编制了各自的应急预案。其作用有二,一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预先制定相关计划以保证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工作。二是对应急管理机构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旨在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以确保将应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各环节、落实到工作全过程。但在应急预案的实际运作中仍存在可操作性不强、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应急预案的作用不能得以很好的体现。文章将围绕松江大学城应急预案实施状况进行研究,旨在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高校保障校园安全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最终达到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最终目的。

二、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建设基本情况

为有效提高学校的应急管理能力,保障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的正常秩序,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针对校园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目前,松江大学城共有七所普通本科高校,七所高校均设有应急预案,其中2014年之前仅有东华大学出台了3个专项应急预案,2014年以后其他六所高校才开始陆续针对学校自身建设情况出台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也主要集中在这几类,其中有8个自然灾害类的专项预案,该类预案中除了东华大学制定的是《东华大学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其他6所高校都是针对防汛、防台工作制定了自然灾害类的专项预案;事故灾害类有4个,包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食堂油锅、油烟管道起火应急预案》和《学校停水、停电、停气事件应急预案》;公共卫生类有4个专项预案,主要是针对学校食品安全而制定;社会安全类有6个,包括《东华大学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生公寓盗窃案件应急预案》等。

对松江七校应急预案的文本研究发现,松江大学城各高校应急预案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例如基本具有明确的管理任务、初步的系统形态和基本功能,其中初步的系统形态包括决策系统、咨询系统、实施系统、其他辅助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协调功能、规范功能和发展功能。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总量较少,七所高校所出台的应急预案数量即不多,涉及面也不广,例如个别学校目前只制定了一个专项预案。其次,覆盖面单一,特别是针对自然灾害类所出台的应急预案中,都是针对防汛防台而提出,而未涉及其他领域,并且缺少总体综合类应急预案。再次,应急预案内容存在机械照搬上级预案的现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计划进行细化,有些高校的应急预案内容简单,较为粗糙,普遍缺少对应急预案进行实践演练的规定。最后,实际操作中无法让师生对应急预案进行充分了解就投入使用,导致了专项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收效甚微。

三、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实施状况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实施的状况,本研究通过对松江派出所以及校内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随机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难点进行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

1.个别访谈法

个别访谈法的访谈对象为松江大学城派出所民警、高校安保人员、宿舍管理员等,通过个别访谈法发现作为高校安全体系环节中的工作人员,该类人员对高校应急预案这一概念较为了解,并且都具备一定的应急管理能力,工作单位也会定时进行相关培训以更新和完善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同时因工作经验丰富,对于个人岗位上的突发性事件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可以对工作范围内的事务监管并负责。

2.问卷调查法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的实施现况,本次调研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问卷的形式,以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师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120份问卷,实际收回100份,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了解应急预案的途径、对应急预案概念的了解程度、对自己学校应急预案的了解程度、是否进行过安全演练等几个方面。

(二)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应急管理工作宣传不到位

在“大学生对自己学校应急预案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中,只有22%的同学表示“了解”,有42%的同学表示“不知道”,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学校应急预案内容并不熟悉,这也说明了现有应急信息仍缺乏宣传和普及,这对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将大打折扣。同时,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尚未走出主体单一性、空间封闭性等危机应对套路,也造成了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有关各方缺少联动机制,这也不利于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推进。endprint

2.应急预案缺乏必要的安全演练

在是否参加过安全演练这一调查中发现,58%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未进行过安全演练,如图2所示。而通过访谈得知在现有的应急预案安全演练中,管理者和执行者普遍持敷衍的态度。高校在编制预案后出于经费的考虑,安全演练只在重大活动中才开展,日常性的安全演练少之又少,这就容易导致应急预案形式化、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3.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应急预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普遍具备客观性以及不可预测性,而松江大学城高校现有应急预案普遍存在内容上如出一辙的情况。一方面由于事故发生的动态性不会以制度设计的主观想法为转移,应急预案的实际可操作性就有待考量;另一方面很多关键的单位部门与应急系统处于脱节状态,特别是一些应急管理部门虽身处应急管理系统,但却没有重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没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就制定了本校的应急预案,这也容易导致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低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宣传力度

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能够强化师生的防范、自救等安全意识,有利于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拓宽安全信息的宣传渠道,在以学校官网、安全教育讲座、宣传栏和新生手册这四个途径为主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提高师生参与应急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更全面的普及突发性事件的安全知识。其次,还应该加大对院系、党团等机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监管力度,督促各单位、部门推进并落实应急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应急预案的了解度。最后,要做好应急预案相关信息及时公布的工作,使师生能够及时知晓应急预案的更新、实施情况,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应急预案的演练力度

加大安全演练力度,形成常态化的安全管理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急应变、自救自护和安全撤离的能力,还可以从侧面验证现有应急预案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在演练中发现文本制定上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应急預案实施过程中的实用性,以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培训和教育师生的目的。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力度要求制定常态化的演练计划,将应急预案落实到实处,从实战中获取经验,以弥补高校应急预案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状况。同时,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必须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给予资金等相应支持,必要时有关领导应参与演练过程并担当与其职责相当的角色。最后,应急演练指导机构要明确工作程序,避免形式主义,确保应急预案能够得到有效验证。

(三)科学修订并及时更新应急预案

经常的更新专项应急预案,使之能够更适应可能随时变化的突发情况,更具实用性。首先要通过科学修订以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并在编制预案时丰富更多应急预案专项内容,科学、灵活地设置预案的一些应对条款,保证有效地变通,同时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应急预案系统的完善,尤其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对所处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剖析,并与我国的法律制度相结合,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使应急预案内容更具合理性。其次是通过及时更新以克服现有应急预案存在的滞后性等弊端,在处理突发性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对应急预案再次进行评估,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操作的过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总结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为修订和完善预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最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使预案的实施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五、结语

评估发现,松江大学城高校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应急管理信息宣传不到位、缺乏必要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低的问题,高校应急预案的编制就是为了应对高校的安全保障需要,所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非常重要,论文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意见,希望从保障信息传递通畅,按时进行高效的应急演练,提高基础环节的操作力度等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给高校学生及教师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从而维护校园稳定。

参考文献:

[1]杨云涵.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模型研究.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2012.

[2]郭子雪、张强 .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

[3]韦庆辛.关于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3).

[4]杨力、邢娟娟.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预案模式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突发事件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及注意事项浅谈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