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向小康 魂在古文
2018-01-22王晓霞刘红涛
王晓霞+刘红涛
年仅46岁的他走了,永远地告别了他热爱的村庄、亲人、同事与事业。从此,古文村的山山水水间,再无阮承积的身影与笑脸。
然而,他的名字,却在干部和乡亲们思念的泪水中永存。
2017年12月 6日中午1:30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地州乡古文村村委会副主任阮承积,为配合自治区烟草局对古文村的驻村帮扶工作,驾驶自家车辆,带着4名帮扶干部完成对13户贫困户的慰问帮扶工作后,于返回村部的盘山路上,不幸翻车。驾车的阮承积再未能睁开眼睛,4名帮扶干部中一位副处长颈椎和胸椎受伤较重,经救治已无生命危险。另外3名帮扶干部伤势较轻。
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在为困难群众谋幸福的扶贫路上化为殷红的鲜血,令我们痛彻心扉。
手机里的扶贫情
鲜活的生命不在了,但手机却在毁损严重的车里完好无损,这成为阮承积留给大家的珍贵礼物。
手机里的照片,是从2017年7月开始的。手机是二女儿阮茜用2016年7月暑假打工的钱,给爸爸买的一部新手机。没想到爸爸还没用半年就走了。
阮承积上有年过八旬的老母,下有三女一儿,几个儿女均未成家。手机里的照片,有十来张是全家福,那是大女儿阮立婷大学毕业任乡村教师后,用第一个月工资专门领全家人到靖西市一家照相馆拍摄的。在4个孩子的嬉闹和推搡下,阮承积和妻子陆美灯羞涩地补拍了婚纱照。现在,站在陆美灯旁边的那个男人,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
此外,手机里就全都是村庄、耕地、产业、贫困户、贫困户房子、扶贫表格、领导慰问、干部开会的照片。手机,就是一个人的生活。记者翻看着那一张张情注扶贫的照片,真实地感触到一位农村基层干部艰辛的工作、艰苦的生活。
新手机好用,但阮承积却和家人主动联系得很少。家人打过去,要么占线,要么开会关机,要么接通电话后三言两语匆匆挂掉。
一部用了半年的新手机,凝聚了阮承积对家人的深情和他对扶贫事业的倾情倾力。
产业路上的带头人
辛劳、清苦,一直伴随着阮承积短暂的人生轨迹。父母生育了6个孩子,只阮承积一个儿子,阮承积婚后,三女一儿相继诞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把孩子供成大学生的强烈愿望,使他一面十分节俭,一面努力学习农业新技术,在5亩旱地、5亩水田里虔诚地播种、耕耘着一个农民之家的小康梦。
1998年,阮承积在村里较早发展了种植烤烟,逐渐发展为村里的种植大户,2013年时发展到20亩,其中流转土地10亩。“黄金叶”稍微可观的收入给阮承积带来了希望,但子女读书、老人看病的沉重负担,使一家人的日子还是紧张。前几年,种桑养蚕产业从富足的江浙一带西移至经济相对落后的广西。2014年,响应靖西市委市政府号召,阮承积决定发展桑蚕。那年4月,正是种烟叶的大忙时节,阮承积决定自己留下来干农活,让妻子去南宁参加为时7天的全免费技术培训,这也是陆美灯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去大城市。第二年,他家流转土地试种了20亩。2016年,面积翻约一倍,扩大到47亩,纯收入3万元;2017年,扩大到98亩,纯收入6万元。
种桑养蚕规模扩大后,阮承积两口子忙不过来,就请乡亲们帮忙,优先把机会留给贫困户,按日给付工资,每日八九十元,这在当地是很让人羡慕的工资。贫困户黄姆风说:“在蚕房里干活凉快,每天能挣80元,十分感谢他(阮承积)。”贫困户陆姆念带着孙子无法外出打工,在阮承积蚕房务工,遇上她家有事时,阮承积就主动帮她做。那些带着孩子的贫困留守妇女,因着这份收入,日子宽裕了不少。2017年,有4户贫困户脱贫。妻子陆美灯说,阮承积每每看到乡亲们日子好过了一点,都眉开眼笑,很是开心。
在阮承积的带动下,古文村成了全市的养蚕大村,2017年种桑面积达667亩,2018年预计增加至1200亩。碧桑银蚕,使82户贫困户圆了脱贫梦,走上富裕路。他们感恩阮承积,是阮承积,教会他们技术,把化肥农药赊给他们用,代收他们的蚕茧,宁肯自己资金周转困难。
这两年,阮承积在十里八乡成了名人。他家的蚕房,成为收购商设在古文村的代销点,也成为地州镇“党员创业基地”示范点。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都能捧回“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村干部”的奖状。2010年,荣获靖西市“抗旱救灾先进个人”;2015年,荣获百色市“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头人 ”……
2017年6月,靖西电视台的“靖西新闻”还专门报道了阮承积发展桑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突出事迹。
小康路上的艰辛足迹
五谷丰登、家道殷实的小康生活,是中国农民的梦想。但通往小康的路上,却充满艰辛。
陆美灯记得,2010年,丈夫在搬柴油机给田里抽水时,因劳累过度,一不小心栽倒在水田里,膝盖脱臼。但他只休息了两三天,未等完全康复又下地干活。这些年来,天气稍有变化膝盖就会疼,但他还是泥里来水里去地辛苦着。近百亩的桑树种植、近百张的养蚕规模,丈夫是忍着疼痛干出来的啊!
阮立婷记得,2017年春,爸爸用电锯割桑枝时,一条桑枝把爸爸的脸和手划得鲜血直流,缝了好多针。当清明节孩子们回家看到问起时,爸爸只是憨厚地解释着:“不疼,不妨事的。”
陆美灯更清楚,这几年,为了把蚕养好,提高商品率,卖出好价钱,上蚕时丈夫晚上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總要到蚕房关照那些娇弱的蚕宝宝。
在致富带头人的耀眼光环下,阮承积仍背负着10万元的外债。2015年,发展桑蚕产业,向银行借贷4万元,需每年还利息3000元,至今本金仍无力偿还;给老人看病,供孩子读书,向亲朋好友筹借6万元。“如果他不出事,最迟到2019年,我们的外债就能还清,他就能轻松了。”陆美灯心痛地说。
2015年,经四议两公开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程序,以因学致贫之主因,阮承积家被村民选为古文村166户贫困户之一。“作为村干部,要想法子早日脱贫,做出样子来给乡亲们看。”同年,他家率先尝试种桑养蚕,收入增加,退出贫困。endprint
虽说有了致富产业,但目前阮承积一大家子的光景仍较为紧张。每月初,阮承积都要给两位正读大学的女儿各打1000元,牺牲前的当月,只各打600元,抱歉地告诉孩子们:“爸爸这一段蚕房回款慢,过些天有钱了,就会再打过去。”
阮承积的奋斗轨迹,让我们看到了农民兄弟的殷殷梦想和沉重步履。
村务中的骨干
阮承积不仅孝顺老人、栽培儿女、带头发展产业,对乡亲们的大事小情也格外热心。好口碑、好人缘、好能力,使他于2008年光荣入党,2009年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连任至牺牲前。
贫困户说,好多次夜里,阮承积骑着摩托车,将村里发烧的儿童送去乡镇卫生院看病;2015年底来古文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苏建国介绍,阮承积作为村干,当过贫困户又率先脱贫,因此,對扶贫工作觉悟高,耐心指导乡亲们发展产业,全力协助村两委开展各项扶贫工作;妻子说,这两年,扶贫方面的事情多,他忙得连饭都吃不好,为不耽误贫困户种地,经常要趁贫困户在家吃饭时上门。他正吃饭,或正在蚕房里忙,只要有人找上门,总是放下饭碗就走,“咱是村干部,别人家有难处,必须帮。自家事情再找时间。”
牺牲的当天,阮承积像往常一样,清早6点就出去干活。那天,是给桑树喷农药,其间接到电话,没来得及把喷雾器和水桶送回家,就直接赶去村部开会。会后,驾驶自己价值2万元的车,私车公用,陪同结对帮扶干部进屯入户开展工作,在送帮扶干部回来的路上,不幸遇难。
阮承积,把自己正当壮年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通往家乡的那条九曲连环的扶贫路上。那是一条刚刚水泥硬化一个月的盘山路,弯大坡陡无防护栏。路过的4位村民发现后,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救护车呼啸而来时,先期闻讯赶来的百余位村民纷纷围了上去,请求大夫一定要尽全力救活这些好干部。古文村宣传委员王安稳回忆道:“当时的场面,十分感人。”
据了解,自治区烟草局选派了5位第一书记,帮扶靖西市5个村的490户贫困户。两年来,自治区烟草局已为古文村投入帮扶资金62.27万元。这次是自治区烟草局按照帮扶规定,在2017年度第二次带着慰问品入户帮扶。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第一书记苏建国闻讯赶到事故现场后,痛哭失声,十分自责,说那天早晨如果阮承积继续忙着自家农事,兴许就不会遇难。那个晚上,苏建国和几位村干部彻夜未眠,一面依照当地风俗安排下葬事宜,一面安抚着阮承积家人。苏建国说,这是他该做的,他不能愧对这位已经倒下的脱贫攻坚的好战友好兄弟。
事故发生后,靖西市、百色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安排了医疗救治,及时开展了慰问善后工作。
截至记者发稿时,阮承积83岁的老母亲还不知情。家人和村干部的答复高度一致:“到外面出差了,要走很长时间。”其妻女则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久久不能自拔。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在真扶贫、扶真贫、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我们的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光辉的名字。
愿逝者安息。生者将继承遗志,继续奋勇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