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助推京郊经济腾飞
2018-01-22史文华王华
史文华+王华
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成人中等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下设昌平、房山、延庆等13所分校,乡镇及村办校教学点70多个。秉承“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社會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的办学宗旨,近年来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农广校统筹规划,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手段,结合远程教育与面授的学习方式,对郊区农民及失地农民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为北京郊区培养了大批留得住、技术过硬的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了京郊农业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
一、坚持办学方针,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多年来,北京市农广校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生产;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利用市、区、乡校和村级教学点四级办学体系,面向京郊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失地农民、驻京部队现役军人等人员开展中等专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郊区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一是制定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新专业,调整和优化已有的涉农专业。如:北京市已禁止新建、扩建规模化养殖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新建水产养殖场,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使得京郊的养殖业发展受到限制,畜牧兽医专业由此较少招生或停止招生。
二是根据新技术、新产业、新知识、新技能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发适合新形势下农民教育的新课程。
三是组织实施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北京市校自定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的全过程管理。
四是组织编写讲义、教材及实验、实习大纲和指导书,制作适合远程教育的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采取网上授课、督导、检查到考核的“一条龙”学习模式。2011年以来,北京市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编写了《文玩核桃栽培》《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果品贮藏保鲜技术》《新农村应用文写作》《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有机蔬菜家里种》等针对性较强的教材达20多种。学校还开通了咨询热线,免费为农民提供种植和养殖技术咨询,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现代农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
五是对辖属各分校及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业务指导、检查、监督,加强横向联系、联合,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六是面向京郊开展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二、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办农民满意的学校
北京市农广校作为教育教学宏观管理部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管理制定出师资队伍管理、考勤管理、试卷管理、考场管理、成绩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办事,杜绝一切无规则的操作行为。
作为北京唯一一所针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的学校,北京市农广校多年来一直履行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技术传播和科学普及等公共服务职能,招收成人中专学历教育学员平均每年达5000人,全科农技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参加短期培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学历教育设有畜牧兽医、园林园艺技术、农村综合经济管理、社区文化艺术等22个专业。学校多年来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构建“政府支持、多方协作、共同发展”的农民职业教育平台,强化内涵建设,办农民满意学校,全力实施文化驻乡工程、农艺入户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区域和谐”。
三、坚持驻村帮扶和文化驻乡工程,助推京郊农村经济发展
(一)开展驻村帮扶工程
2016年开始,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精神,北京市农广校联合各分校,以村为帮扶单位,在每个区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开展扶贫项目,与乡村的生态、物产、风情、习俗、生活方式等重要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的驻村帮扶工程——“五帮”活动。
驻村帮扶的具体目标确定为“四个一”,即打造一桌农家宴、一个农家院、一个旅游村、一支人才队伍。项目先后在门头沟区炭厂村、房山区黑龙关村、大兴区前野厂村、密云区石塘路村等村开展试点。其中,门头沟区炭厂村地处神泉峡景区,专家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提出打造“旅游景区+田园采摘+农家乐园+神泉文化”休闲农业综合模式。从农家院的设计、功能区的划分、服务人员的培训、历史文化的挖掘、文化与餐饮的结合、食材的来源、菜品的制作等各方面进行了重点指导。该村30个民俗旅游接待户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会了多种特色农家菜和面点的制作技术,精心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泉饼宴”,让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去。由此带动了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使农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同时,农广校把学历教育与乡村旅游服务相结合,实施送教下乡。30个民俗旅游接待户在家门口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中专班学习。通过远程教育的线上学习和面授,根据农事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时间,同时加大实践实训课时。学员们不仅掌握了民俗旅游接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学会了经营方法,提高了自身素质,而且增加了经营收入,增强了创业信心。
驻村帮扶开创了北京市精准帮扶低收入村的先例,把课堂教学搬到民俗户的农家院里、厨房里,手把手教会他们用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制作成特色农家菜。在旅游旺季,经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农民日报》曾以“一桌农家宴 帮扶一个村——北京市农广校开展低收入村乡村旅游实用人才精准培养纪实”为题进行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二)实施“文化驻乡工程”
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环境面貌、农民的生产生活在发生变化,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知识文化生活充满着渴望。2010年8月北京市农广校首先在延庆县8个乡镇16个村试点开办农民文艺中专班,注册学籍776人,跟班学习的农民达400多人。
北京市农广校结合农民需要,以农民为培养对象,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积极开展“文化驻乡工程”,加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挖掘农村文化能人,培植文化发展土壤,培养了一批留在农村“种”文化的乡土文化人才,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舞台的主角。
2011年北京市农广校开始举办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设曲艺创编、电子琴、唢呐、礼仪、化妆、乐理、歌舞等课程,吸引农民自愿接受系统教育,以文化促科技、以科技带文化,实现科技文化的有机融合。
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的开设是以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为本,因地制宜,在普及文化、文艺知识和文艺技能的同时把学员上课地点设在村里,在学习形式上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实行以学为主的弹性学习时间,在合理安排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同时确保了教学质量。截至目前,13个分校共招生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学员9692人,有102个自然班分布在京郊的各乡镇,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了理解和信任,懂得了尊重和谅解,也为乡村农民提供了主动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发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这些学员成为当地的文艺骨干。
“文化驻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北京市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曾深入“文化驻乡工程”一线采访并进行广泛宣传,肯定了农广校在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方面作出的贡献。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一所成人中等农民学历教育、培训的公共服务机构,是开展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