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鹬:海边的迁徙客
2018-01-22马晓惠
马晓惠
在动画短片《鹬》中,小矶鹬和妈妈住在海岸边。但实际上,矶鹬更喜欢居住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边、水库和水塘边。平时它们会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水中沙滩或江心小岛上活动,休息时就落在水边的岩石、树木或河中石头上。只有在冬季或迁徙途中,它们才会大规模出现在海岸、河口和沼泽湿地中。
矶鹬行走时步履缓慢轻盈,显得不慌不忙,一旦受惊就会立刻起飞,通常是沿着水面低飞。它们的飞行姿态很特殊,弓着身体,一对翅膀向下扇动。矶鹬生性活泼,总是“叽叽叽叽”地叫唤,不仅走动时喜欢点头,就连休息时尾巴也会不断上下摆动,简直没一刻是安静的。
偷偷告诉你哟,矶鹬还很聪明呢。在炎热的夏天,它们会沿林中溪流到高山森林地带去避暑。长白山的护林人就曾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冰场看到前来避暑的矶鹬家族。
红颈瓣蹼鹬:鹬中者的善泳
红颈瓣蹼鹬又称“红领瓣足鹬”,是一种海洋性鹬类,喜欢在近海的浅水处栖息和活动,到繁殖期才会移居到北极苔原和森林苔原地带的湖泊、水塘边或沼泽地上。
涉禽大多不擅于游泳,红颈瓣蹼鹬却是例外。它们酷爱游泳,而且是个中高手,一有机会就游个不停。红颈瓣蹼鹬之所以能长时间游泳而不觉得累,秘密就在它们的腹羽上。它们的腹羽不仅又厚又密,而且不透水,其间充满了空气,这使它们能毫不费力地漂浮在水面上。
别以为整天在水里游来游去就是不务正业,红颈瓣蹼鹬可精明了,从来不做无用功。它们游泳时总是不停在浅水处旋转打圈,趁机捕食被惊得乱窜的浮游生物和昆虫,是标准的娱乐、工作两不耽误呢!
勺嘴鹬:遭受灭绝威胁的鹬
勺嘴鹬又名“琵嘴鹬”或“匙嘴鹬”,是鹬科勺嘴鹬属的鸟类。这种鸟仅在俄罗斯东北地带的楚科奇半岛及沿着堪察加半岛的地峡附近繁殖后代。如今,勺嘴鹬正遭受灭绝的威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了2012年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危险度为“极危”。
根据国际鸟盟的调查显示,勺嘴鹬的个体数目每年都在急速减少:1970年全球仍有2000~2800对,2000年已下降到1000对,2005年余下不到400对,等到2007年仅余下不到100对。
专家研究后认为,勺嘴鹬数目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繁育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变暖导致其特有的繁殖地——冻土层缩减,直接减少了它们繁殖后代的机会:二、迁徙途中中转站的破坏。位于韩国境内的中转站是勺嘴鹬迁徙途中的重要一站,现在却被新万金防潮堤的大型填海计划所破坏:三、天敌的捕猎。在勺嘴鹬的繁殖地内,狐狸和偷猎者都是导致勺嘴鹬数量锐减的罪魁祸首。国际鸟盟的研究者预计,如果整体情况没有改善,勺嘴鹬将可能在数年后踏上灭绝之路。
为了进一步保护勺嘴鹬,避免其灭绝,英国的啦野鸟和湿地信托基金”于2011年启动了勺嘴鹬紧急保护计划。专家们分别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7月,从俄罗斯的极北地区把鸟蛋带到位于英国的保育中心进行繁殖。两年时间里,保育中心共有27只幼鸟孵化成功。这些幼鸟成年后将在保育中心里孕育下一代,为勺嘴鹬家族的壮大而努力。
超级链接
《鹬》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于2016年出品的动画短片,由艾伦·巴利拉罗执导。故事讲述的是一只饥饿的小矶鹬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水上觅食的故事。该作品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和第44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名词解释
涉禽
涉禽是指适应在浅水或岸边栖息生活的鸟类,其最主要特征是“三长”,即嘴长、颈长、脚长。涉禽都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涉禽。
明星小档案
矶鹬
中文学名:矶鹬
所属科属:鹬科/矶鹬属
分布:繁殖于古北界及喜马拉雅山脉;冬季南飞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并远至澳大利亚
种类:一属一种
外貌:嘴巴和脚都比较短,嘴壳呈暗褐色,脚为淡黄褐色,眼部有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背部为黑褐色,腹部为白色,并沿胸侧向背部延伸,翅膀折叠时在翼角前方形成显著白斑,飞翔时明显可见尾两边的白色横斑和翼上宽阔的白色翼带
体形:体长16~22厘米
体重:40~60克
寿命:十几岁
性情:活泼,好呜叫
特殊技能:有定期旅行的习惯
食物:昆虫、软体动物
天敌:狐狸、猎狗,偷猎者等
食量:一般
生活方式:喜欢群居生活,但经常单独或成对活动
名词解释
古北界
古北界是一个以古欧亚大陆为主的动物地理分区,涵盖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和阿拉伯、喜马拉雅山脉和秦岭以北的亚洲,主要山脉为东西走向。作为面积最大、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的动物区系,古北界在史前时期曾经是很多动物类群的演化中心。
印度次大陆
印度次大陆即為南亚次大陆。因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将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分隔开,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由于面积小于大陆,所以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又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的主要大国,因此也被称为“印巴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小四出壳记
它刚苏醒时,感觉身体被捆得紧紧的。它伸伸小翅膀又踢踢小脚丫,“捆住”自己的坏东西却毫无松动的迹象。它不满地挣了挣翅膀,顿时一阵天摇地动。
“叽叽叽叽,动了,动了!”感觉到身下的动静,矶鹬妈妈激动地叫喊起来,“孩子他爸,你快来看呀!”
“叽叽叽叽,来了,来了!”矶鹬爸爸从一块鹅卵石上飞过来。
矶鹬爸爸虽然不参与孵卵活动,却会在距离巢穴10米的高处警戒。如果有入侵者进入巢区,它就会立刻飞到入侵者上空发出“叽叽叽叽”的鸣叫,直至入侵者受不了骚扰离开为止。endprint
“小四,该出壳了吧?”夫妻俩满怀期待地看着卵。
卵却一动不动的。
“叽叽叽叽……”矶鹬妈妈的心再次揪起来:矶鹬卵的孵化期标准是21天,有时会提早或推迟1天,可小四的出壳期已经推迟4天了。
“叽叽叽叽,都25天了,小四怎么还不出壳?”矶鹬妈妈深深地忧郁了,“小四不会是颗坏蛋吧?都怪我……呜呜呜……”
“叽叽叽叽,不怪你,都怪我!要不是我生病,我们就不会留在海边,孩子们也不会……”矶鹬爸爸用嘴巴帮妻子梳理羽毛,一脸自责地说。
它们和大部队一起飞往长白山繁衍地,这片海滨只是迁徙途中的歇脚地,没想到矶鹬爸爸忽然生病了,矶鹬妈妈便留下来照顾它。矶鹬爸爸痊愈后,大部队早就飞走了。考虑到独自上路太危险,夫妻俩决定在这片海滨度过繁殖季。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矶鹬妈妈产下了3颗健康的卵。老大和老三都粉嘟嘟的,特别漂亮:老二的个头儿最大,红通通的。矶鹬妈妈和矶鹬爸爸每天都期盼着孩子快出壳,除了捕食几乎寸步不离。但就算这样,3颗卵仍然不见了。
矶鹬妈妈和矶鹬爸爸吓得连夜搬了家。几天后,矶鹬妈妈生下了小四。小四的个头儿很小,蛋壳的颜色也偏白,在孵化过程中动得也很少。夫妻俩谁都没说,但心里都担心小四不健康。
为了保护硕果仅存的小四,矶鹬妈妈的警惕性极高。离巢捕食的次数从早中晚各一次下降到每天一次。每次离巢时,都是偷偷从巢中溜出来,往外疾走10多米后再飞起:回巢时也先降落在10多米外,等确定安全后,才快速跑回巢中。
“叽叽叽叽,小四你到底怎么了?”矶鹬爸爸忍不住啄了下蛋壳。
“叽叽叽叽,好吵!”打搅我的回笼觉了!小四气愤地蹬了蹬腿,以示抗议。
“叽叽叽叽,动了!”“叽叽叽叽,真动了!”夫妻俩对望一眼,矶鹬妈妈示意矶鹬爸爸继续啄蛋壳。
“笃笃笃笃笃……”
“叽叽叽叽叽,吵死了,吵死了!”小四气得又挣翅膀又蹬腿的,还用稚嫩的嘴壳在传来“笃笃笃”声音的地方啄了起来。
“笃笃笃……咔嚓!”一块蛋壳裂开了,裂缝处露出一张尖尖的小嘴。
“叽叽叽嘰,小四!”矶鹬妈妈激动地用翅膀捂住嘴巴,生怕会吓到初生的小四。可等啊等啊,等了好久,裂缝处都没有新的动静。
“叽叽叽叽,到底是怎么了嘛!让我看看!”矶鹬爸爸急了,挤开矶鹬妈妈一看,顿时傻了:这该不会是假矶鹬吧?
番外
在小矶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发出的“叽叽叽叽”声始终相伴左右。
破壳第二天,小矶鹬就能跟妈妈到外面去溜达了。刚出壳的小矶鹬胆子很小,在妈妈引导下才会离巢。妈妈得先在巢边“叽叽叽叽”地呜叫一番,然后边呜叫边疾走。这样小矶鹬才会跟在妈妈后面离巢。途中,妈妈还要不停地回到小矶鹬身边鸣叫,重复以上过程,以防止胆小的小矶鹬退缩,直到把它们引到水边。在水边觅食时,妈妈仍需不停地呜叫,以确保小矶鹬不会走散。
矶鹬爸爸则站在稍远处的石头上警戒,一旦发现危险,就会立刻飞到空中鸣叫。妈妈听见后,也会跟着飞到空中鸣叫。小矶鹬听到父母的呜叫声,就知道危险来了,赶紧躲到草丛或石头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