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破获网络“赌石”电信诈骗案
2018-01-22
8月28日,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经过近两个月的深挖侦查,终于揭开了一场“赌石”背后的秘密。
珠宝公司招收话务员 深入调查发现是“赌石”
7月17日,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大队长林应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经过一番谨慎筛选,最终将一位微信名为“晓雨”的人添加为好友。聊天过程中,林应向对方透露自己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普通员工,而“晓雨”则自称为一家玉石珠宝公司的业务员。
刑侦民警玩起了“角色扮演”为哪般?事情要从7月初的一次清查行动谈起。
半个月前,该支队在对全市各类网络公司进行清查时,发现名为福建某珠宝有限公司和福建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十分反常。两家公司所招聘的员工皆为话务员,且员工的上班时间定在每日下午3点至凌晨。
异常的招聘与营业时间立即引起了民警的警觉。通过进一步侦查,民警发现两家公司在名义上看似毫无瓜葛,但实际经营类目与管理班子却高度重叠。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猫腻?为了获取更多线索,主办该案的林应决定伪装成普通白领,与该公司业务员近距离接触。
“加上微信后,我们从业务员‘晓雨’口中了解到,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通过网络销售‘赌石’。但一开始,对方却并未和我提起玉石销售的事,反而和我拉起了家常,谈起了感情。”林应介绍。后来,认为时机成熟的“晓雨”才开始了“她”的兜售工作。
在“晓雨”鼓动下,林应顺势表现出了购买兴趣。见有戏,“晓雨”随后将其拉入一个直播间。
“这个直播间的直播地点位于西南边境,一名主播正在向观众介绍翡翠原石的选购和切割方法。当时的在线人数有500多人,不少观众在评论区都表现出了购买意向。”林应称,这些原石的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从直播中看,石头的样子确实十分美观。然而,其真实价值究竟几何?又是否如业务员所说的可信?为了解开这“赌石”的秘密,林应决定与同事亲赴云南进行调查。
远赴边境侦查“赌石”内情 发现猫腻
8月10日,刚刚抵达云南边境的林应等人立即奔赴当地“赌石”夜市。通过3天的走访调查,一行人渐渐摸清了“赌石”文化,了解到翡翠原石的不同种类,而该公司在直播中向观众展示的,正是所谓的“公斤料”与“作假料”。
“赌石”中所说的“公斤料”,其实质就是一些经过几次筛选后被弃之不用的矿口废料。而“作假料”则是经过染色或者胶水黏合重新流入市场的废石。“我们在侦查中发现,该公司正是利用群众对该行业了解不深的特性,以欺骗、请托儿等方式,将毫无价值的废石高价兜售。”林应说。
调查期间,侦查组还找到了直播中的“赌石毛料市场”。令人惊讶的是,视频中热闹非凡的市场,实际却是该公司在一租赁房屋内搭建起来的场景。其中的摊贩、顾客、外籍原料商,实际都是为蒙蔽直播观众请来的“演员”。
8月28日,在全面掌握该公司组织架构与作案手段后,宁德市公安局抽调160名警力,在宁德和西南边境同时展开收网行动。
当日下午4时许,涉案公司员工到齐,网络直播间开播,民警“从天而降”,将两处窝点共130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并当场扣押作案电脑127台、手机90余部,成功破获了这起网络“赌石”电信诈骗案。
犯罪嫌疑人交代,涉案两家公司成立于2018年初,并于今年8月2日合并。公司主要通过婚恋网站、微信附近的人、微信漂流瓶等渠道获得男性客户资源,随后将资源分配给业务员。业务员无论男女,都要扮演美女角色,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与客户建立起情侣关系。期间,业务员会根据客户的职业、收入、购买能力等情况,对客户“质量”及其可能承受的心理价位进行综合判断,并将所得信息打包发往云南的售后人员。客户进入直播间后,售后人员再根据其心理价位提供石料,契合客户的购买心理。
完成石料购买后,售后人员还会以“原石切涨,可制成一定数量手镯或玉牌”为由,说服客户对石料进行加工,并收取一定金额的加工费。随后,将事先备好的廉价玉器从云南寄到客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