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题党日方式方法为高校基层党建注入新动能
2018-01-22
近年来,潍坊医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从落实主题党日严起,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方式方法,拓展载体形式,加强督导评价,切实增强主题党日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不断激发基层党建活力,为高校基层党建注入新动能。
抓好顶层设计,构建主题党日常态长效机制。确立“精准党建”工作理念,把主题党日纳入精准管理的制度体系,用精准的考核评价保障主题党日落地落实。年初,院党委把主题党日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与各总支签订《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主题党日的次数和要求,确定量化分值,通过目标考核压紧压实责任,推进主题党日常态化制度化。从政治合格的高度提出要求,列出党员负面清单,对无故不参加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的党员予以扣分和处理。同时,根据各支部上报的主题党日开展计划,专职组织员不打招呼,不定时间,到现场进行“听课”督导,现场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体检”和“精准治疗”,实现主题党日的精准考核。
做好结合文章,确保主题党日根植高校土壤。要使主题党日在高校保持长期生命力,关键在解决“僵化”“虚化”问题,必须做好结合文章。一是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今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教务党支部即组织开展了“以本为本”主题党日,强化“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的理念,用“四个回归”推进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落实。二是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药学院化学教研党支部开展了“不忘初心,潜心教书育人,醉心科研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科技标兵。三是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医学检验学系学生党支部开展了献血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连续六年不断线,服务无偿献血,被评为“全市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拓展红色资源,主题党日走进党性教育基地。如何通过主题党日这一主要形式,确保永恒主题学习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学思践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是拓展党性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在潍坊6个县(市、区)建立了14个党性教育基地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80公里党性教育圈”。二是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明确合作原则、合作内容、合作机制,建立长期稳定关系,打造 “理论+实践”主题党日教育平台。三是支持开展党性实践活动。划拨专项党建经费、拨返上缴党费用于主题党日活动。近一年来,有20余个基层党组织1000余人次的党员到党性教育基地开展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切实增强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传承红色基因,把主题党日搬上情景剧舞台。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如何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高校主题党日的重要实践探索。一是创新主题党日形式,将主题党日与中国革命史授课相结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自编自导自演革命历史剧,把主题党日搬上舞台,编演了《信仰之名》《五四芳华》《谁主沉浮》《刑场上的婚礼》《红军被》《风雪长征路》《赵一曼》《红梅赞》《致敬马克思》等情景剧、话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主题党日更加鲜活,党性教育更具感染力,红色基因更易传承。二是提升主题党日影响力。参加成果展演,让党员群众感受了信仰的力量,接受了生动的党性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融入学生身边,把党建微课堂锻造成“大熔炉”。一是主题党日进驻书院。在 “乐道、济世”书院开设“党建微课堂”,打造了“党建+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实现了党建引领书院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融入书院文化建设全方位、渗透书院学生活动全方面的“三全”目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学生党员主题党日新载体、新途径。二是形成了特色教育模式。党建微课堂实施“党员导师+学生党员助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三级教育模式。学校首批聘任了25名党建导师,遴选了来自各院(系)的12名学生党员助理,并辐射到所在院系的全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12名学生党员助理辅助每一名导师,形成了“1+12+X”辐射状党建教育网络。三是“微课堂”引领“大教育”。党建微课堂引领带动书院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让“小课堂”真正变成“大熔炉”,使党性教育走近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