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市生态观光林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1-22者文龙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李子园林场甘肃天水741005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果业天水市林果

●者文龙(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李子园林场 甘肃 天水 741005)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生态观光林果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良好的生态,宜人的气候环境,是种植林果的前提。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石。把林果业与生态观光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规模化的休闲度假农庄和林果观光采摘园,初步形成以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区。生态观光林果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意义上都远远超过一般的林果园和公园,它满足了人们观光游乐、回归自然、品果求知的需求。现在,全国各地各类观光林果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生态观光林果业开发已成为人们青睐的一项新兴朝阳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天水市生态观光林果业发展现状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生态观光林果业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天水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独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林果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近年来,天水市林业局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五期防护林、造林补贴、百万亩优质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要求,科学规划,区域化布局,完成果树建园、补植,补造及改造老果园等,不断扩大林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和果品产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生态旅游与特色林果业未能有机结合

2016年底,天水市共完成各类造林和营造果园53.15万亩,其中各类营造林23.55万亩,完成果树建园、补植补造以及老果园改造29.62万亩。虽然在林果业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由于缺少科学的生态观光旅游计划,文化内涵不足,经营水平低下,开发粗放,利用盲目,内容单一,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远远没有形成林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链,因此,必须加快形成以特色林果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1.2 林果扩量提质,产业开发稳步提升

天水市各县区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以提升果品质量为目标,加快适宜区果品全覆盖。通过建设优质示范园,示范带动提升整体建园质量,加大扶持一批贮藏、营销、产业化林果企业,搭建“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开发。在果品品质方面,花牛苹果、秦州樱桃等虽然享誉国内外,然而离所要追求的目标仍相差甚远。近年来,天水市通过召开苹果产业发展会议,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发放果树适用技术手册,加大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推广与应用,引进国内外先进果树栽培技术,大力推广喷施果形剂、疏花疏果、以花定果、果实套袋和高光效、无公害、标准化果园管理等先进适用技术来提升林果品质。

1.3 生态旅游产业观念不强,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对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路不明确,没有真正树立起大旅游的产业观念,在旅游项目建设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组织网络等方面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生态旅游整体发展滞后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不到位,管理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2 生态观光林果业发展前景及可行性分析

2.1 符合生态文化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天水市处在建设甘肃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关天经济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随着《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重大生态规划的相继获批以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的启动实施,天水市生态屏障建设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大利好政策,为做好全市生态屏障建设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2.2 符合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些举措将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给农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实现和发展生态观光林果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2.3 旅游业的需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城市居民厌倦了车水马龙,市井喧嚣,对于乡村田园的那份宁静有了更多的渴望,然而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破坏严重,旅游者环保意识薄弱、超容量开发、管理模式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生态旅游还处于初始阶段。天水市生物因子植被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的生境类型众多,森林覆盖率高,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为依托,再加上交通上的区位优势,使得发展生态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天水市林果业的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着眼于乡村旅游的特点,开办农家乐旅游、采摘游、教育游和娱乐游,既能感受休闲采摘的乐趣,又能增长知识,体验乡土气息。以林果业带动旅游业,既能构建绿水青山的宜居和美家园,又能带领乡村致富、建设生态与环境和谐的友好型社会。

2.4 气候环境适宜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副热带北缘和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地带,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是甘肃省果品的主产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果树生产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全市已形成了以苹果为主,桃、樱桃、葡萄、核桃、板栗为辅的干鲜果品生产基地。花牛苹果、大地湾蜜桃、天水樱桃、麦积葡萄已形成知名品牌享誉国内外。林果业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3 生态观光型林果业发展对策

3.1 积极培育和发展种植林果业,提升果品品质

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应气候变化、抗逆性强的新品种,须加大实用技术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重点是推广普及先进的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将优良品种、矮化密植、合理修剪、疏花疏果、配方施肥、果园覆盖、果实套袋、摘叶转果、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综合防治以及储藏加工等技术组装配套,同时要大力发展果树无病毒栽培。建立高标准的示范园区,以点带面,实行良种、矮化、无毒三位一体栽培,充分发挥无病毒果园的示范作用。果树区域布局由不适宜区、次适宜区向最佳适宜区和适宜区转变,充分发挥气候生态优势,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果品。

3.2 大力宣传,做好林果业推广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抓住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西部经济增长的机遇,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弥补甘肃、天水经济发展的短板。要抓住“一带一路”在西部发展的机遇,抓住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机遇,让地域文化和特色产业“走”出去。一是充分利用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和甘肃省农博会等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交易会、洽谈会;二是开展果树认购活动,顾客可以网上认购活动,由村民专人打理,完成果品销售的任务;三是积极促进天水文化产业和林果产业的交流和融合,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大会等有利平台,开展设施农业和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3.3 加大生态农业园区开发,带动乡村旅游

建设一批集观光、娱乐、休闲、教育为主题的林果观光采摘园,在园区注重园林造景,开辟观光通道,将园区划分为游乐区、观赏区、品尝区和自采区。突出林果景观,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赏食兼用的观赏果树,并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延长果实采收期,力求四季树姿优美,常年花果芬芳。尤其在春秋旅游旺季应有可供游客观光的林果美景,兼具赏花尝果。结合当地农业及林业科研单位,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建设果园与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由专业技术人员讲授果树修剪嫁接、培育、采摘等知识,让旅游人员和孩子们参加劳动实践,寓教于乐。推广林下种植,如种植药材、蘑菇及野菜等,也可以搞林下养殖,果园周围建鱼池,配置休闲农庄,搞好旅游接待开发,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 结论

发展生态观光林果业是当地结合自然环境条件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果产业建成天水市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同时搞好对外宣传,发挥区域优势、品种优势,打造地方名优品牌,科学定位,扩大影响力,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天水市应充分利用伏羲文化节、麦积山石窟文化、大地湾遗址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结合本地的生态观光园,搞好优质服务,规范标准,加强行业管理和合作交流,促进生态观光型林果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林果业天水市林果
三个好朋友
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浅谈南疆林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气候变化下林果业重大害虫灾变规律探讨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