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交友需谨慎发现被骗应及时报案

2018-01-22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叶某花篮交友

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交友的重要平台,一些孤寡老人也将其当成了求偶的主阵地。一些不法分子瞅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难以溯源性的特点,想方设法“围猎”急于“脱单”的老年单身人群,如果防范意识不足就会中招。

案件回放 “店铺开张”索要两棵发财树

今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机场派出所接到居民何老汉报警,称其在微信上被骗5000元。原来,63岁的何老汉微信上收到一个申请验证,网名“映之”,头像是个年轻女性。通过验证以后,双方便开始通过微信和电话火热聊天。何老汉老伴去世多年,儿女又不在身旁,平日里非常寂寞。“映之”在电话的那头声音甜美,聊天时对其关心有加,让何老汉感到非常温暖。

没过几天,“映之”称自己在广东深圳的内衣店开业,要求何老汉以男朋友的名义送两棵发财树为其捧场。何老汉兴奋不已,认为这是确立“恋爱关系”的好时机,便按照对方要求先后给指定账号转账5000元。不料,此后再联系“映之”时却发现被其拉黑,何老汉随即报警。

接警后,机场派出所立即展开案件侦破工作,很快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张某、叶某和吕某。在广东河源警方的协助下,经专案组民警多日守候、走访调查,一个以叶某为操盘手、张某为中间联系人、叶某和吕某为取款人的诈骗团伙浮出水面。民警兵分三路,将3名嫌疑人分别抓获。

案件分析 受害人一旦汇款“花篮托”就消失了

“花篮托”诈骗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交友软件结识老年单身人群,然后通过手机聊天,获取受害人的“芳心”后,以经营的新店铺、公司开业需要赠送花篮、牌匾为由,要求受害人在指定花店、商铺通过电话订购花篮、牌匾,随后将购买礼物的钱存入指定银行账户中。此类案件一般为团伙作案,骗子始终不与受害人见面。受害人一旦汇款,“花篮托”就消失了。

本案中,嫌疑人乔装“成功人士”,通过网络和电话聊天博取受害人好感,在取得信任并确定“恋爱关系”后,以“新店开张讨彩头”、需要赠送两棵发财树为借口,让受害人转账。在受害人转账成功后,嫌疑人便将受害人拉黑,并将钱款转给同伙,再由另一名嫌疑人进行取款。

其实,各种诈骗模式万变不离其宗。现在很多单身老人生活孤独,很容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特别是退休后孤身一人居住,交际圈变小,在寻找另一半时心态迫切,一旦遇到嘘寒问暖、主动投怀送抱的女性,容易放松警惕、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

网络交友须谨慎,要牢记“三不”:不要随意在网上结交陌生人,不要随意透露自身信息,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

在婚恋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孤寡老人防范婚恋诈骗,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子女也要尽到关爱父母的责任。通过网络平台结交或陌生人介绍的对象,不要轻易相信。尤其是涉及金钱往来方面,要多与亲友、邻居、社区工作人员商量,避免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在办理的此类案件中,网络交友人群要警惕那些“高富帅”“白富美”的诱惑;分清熟人交友模式与陌生人交友模式的区别,不要在未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轻信对方的承诺,防止自己落入骗子的陷阱。一旦发现自己网上交友被骗,要保留证据,及时报案。

猜你喜欢

叶某花篮交友
孔子论交友
花篮
虐待公婆能否成为离婚的理由
编花篮
编花篮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账户多出 的钱能花吗
交友天地
编呀编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