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预防常识
2018-01-22
随着我国的经济腾飞,国民生活得到了长足的改善,然而GDP的快速增长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食品安全便是日益突出的一个。由于种种原因,空气、水源和土壤环境受到了污染,有害物质威胁着食品质量和人类健康;更有甚者,一些惟利是图的不法生产经营者,他们生产的食物反而充满了“危险”因素。作为普通的百姓,没有专业的仪器和专业的知识,日常生活中,如何辨别食品的安全与不安全呢?
如何辨别安全食品
“SC”标志
自今年10月起生产的食品已改为“SC”标志,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后,一般有14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号、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日期和包装
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购买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同时还要观察包装物有没有破损,印刷是否正规,避免买到受到污染或者假冒的食品。
外形
食品是否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
食品配料成分表
有的食物是添加了各种调味剂以及染色剂的,只不过添加量一般在国家规定的分量之内,但是这类食物也要少吃,吃多了也会影响健康,如:亚硫酸盐、柠檬酸、味精、亚硝酸钠、食用色素、安赛蜜、阿斯巴甜和糖精、面粉处理剂溴酸钾等。
食品安全误区
食品绝对安全≠“零风险”
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食品,科学家和企业家只能够把风险降低到一定水平,所以要求完全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
吃了致癌物质≠“致癌”
吃了致癌物质和致癌是两回事儿。比如说我们某一些食品它含有致癌物质,但不见得吃了就一定致癌,因为饮食多样化的话,一些水果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就可以清除这些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不合格食品≠有毒食品
把不合格食品等同于有毒食品,实际上,不合格食品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商标不合格,也是属于不合格食品,或者蛋白质含量不够,也是属于不合格食品,但这些不合格食品不等于有毒食品。
含有人工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安全
认为含有人工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一定不安全。社会发展至今,如果我们想食用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盐、味精、糖都是属于食品添加剂,这也是一个消费误区。
天然食品≠对健康有益
多数消费者认为天然食品一定对健康有益,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实际天然食品当中也含有很多毒素,比如说毒蘑菇、河豚,这也是天然的动植物,但这些天然动植物它本身含有天然毒素,像马铃薯如果发芽了就会产生一种龙葵素,可以引起食物中毒。还有我们平时吃的像四季豆中,也都含有毒素,如果烹饪不到位,也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使用了农药化肥≠威胁食品安全
农药的使用也有正反两个方面。农药可以大大降低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频率,提高产量,如果不用则产量会大幅下降,而且产品质量也上不去,最常见的就是在我们吃的东西里发现虫子了。但在一些人眼中,现在发现虫子反而变成一件“好事”,人们一般认为有虫子就证明没上农药,那就说明了你所吃的东西是“绿色食品”,这其实陷入了认识误区。
使用普通农药时只要在生产环节上严格控制,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只要是正确使用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方法手段,就不会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食品的颜色越鲜艳≠越安全
食品的颜色越鲜艳越安全,这也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也导致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迎合消费心理,把食品制造得很白、很鲜艳。而实际上,这是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措施去处理食品,从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重视化学性污染≠忽视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性食物中毒是当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微生物污染,同样是一种误区。实际上,这是在间接地扩大化学性污染的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原料受到环境污染、杀菌不彻底、贮运方法不当以及不注意卫生操作等,是造成细菌和致病菌超标的主要原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投入品供给、农业产地环境、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滥用或不当使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致使农产品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
保健食品≠药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能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所以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涉及疚病预防、治疗功能。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