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申遗与监测预警工作研究*

2018-01-22

中国名城 2018年2期
关键词:遗产地世界遗产城墙

刘 斌 李 敏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是衡量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当代社会文明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指标。遗产项目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具备了遗产地所在国和国际社会共同确认的人类遗产双重身份。

国际社会重视世界遗产监测工作,将其视为实施世界遗产全球战略,尤其是世界遗产可信度建设的重要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遗产动态信息监测和预警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距。2007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2012年,国家文物局设立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初步建立起我国文化遗产监测管理框架,逐步解决我国遗产建设法律法规缺失、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使我国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完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监测和报告制度。

1 以“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指导“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及保护管理

随着当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从以抢救为主的被动式保护模式转向以预防为主的主动式保护模式,建立科学的监测预警体系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对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监测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文化遗产监测能够为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支持,是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南京为牵头城市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2006年和2012年两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项目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关键要素在于:具备全球性的“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英文缩写“OUV”,即“卓越的世界级价值”);遗产本体得到真实而完整的保护;具有比较合理的法律保护和专业保护管理体系;体现了遗产价值与保护管理的最高水平等。

遗产价值的重点是关注遗产的普世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的研究、保护与管理都是基于遗产价值(OUV)。遗产价值是指遗产具有超越国界的、罕见的文化或自然的价值,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将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只是实现遗产保护的第一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任务是保持遗产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组织主张建立以遗产价值为核心的保护体系,突出强调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管理保障。《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是世界遗产保护的核心精神。

“真实性”是指文化遗产在形成时所具备的基本状况,及其沿袭过程中的自然状态。这种未经人为干涉的基本状况和自然状态,客观准确地记录了文化遗产的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及真实作用。“真实性”作为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完整性”是指对体现文化遗产价值各个要素的完整保护,文化遗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价值的物质遗存都应得到重视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除了物质的完好状态之外,还强调遗产地在视觉景观与社会功能方面的连续性,因为这将更有利于全面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

全球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着一系列来自经济建设、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改变、旅游发展等带有国际普遍性的压力和挑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任务是保持遗产可持续发展。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需要遵循共同承诺的国际准则,既要尊重遗产地所在国的主权,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世界遗产监测是各缔约国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古代筑城史上,城墙的营建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全国有大小不一的城墙数千座。中国明清城墙以其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殊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文明献给全世界的珍贵遗产。“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符合世界遗产名录申报标准:

第(Ⅰ)项,“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第(Ⅱ)项,“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Ⅳ)项,“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V)项,“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它面临不可逆变化的影响而变得易于损坏”。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以南京为牵头城市,由八座明清城墙“联合”、“捆绑”或“拓展”申报,即国际上所称谓的“系列遗产”(Serial Heritage)。“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中的八座城墙各自代表着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共同组成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细节和内容。不同城市的城墙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存在地方差异,彼此之间相互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墙的等级序列和一个完整的体系。[1]这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和遗产保护理念,它将具有相同的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的离散遗产个体整合为一个同质群体。“系列遗产”的概念使人们能以新的时空尺度来拓展对遗产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这类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更加深刻理解项目中各个遗产单体之间所具备的既独立又相互影响、既一致又有所区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将使这一文化遗产得到更科学、更有效、更长久的保护与传承,是对特定的人类濒危性文明体系的抢救与保存。“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中,各地城墙修筑时代不同,体量规格差异巨大,历史地位、城墙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及保护现状都不尽相同,但不同城市规模各异的城墙在时间、空间、结构上具有彼此关联性、发展有机性和内在统一性。要把如此庞大繁复的文化遗产整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对各地城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各申遗城市之间的相互合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作为城市遗产的“中国明清城墙”遗产项目的保护管理,也应当基于遗产价值,以“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构筑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2 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纳入“国家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预警之中

世界遗产监测是遗产地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重要手段,意味着各缔约国认真承担国际义务,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评议,解决问题和矛盾,保障该国的世界遗产能够持续地、永久地保存。监测也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合作和监督,意味着主权国不再仅仅把本国的世界遗产当作本国的遗产,而且要尊重它的国际地位,接受国际公认的准则,承担对全人类所负的神圣使命。监测将反映缔约国的遗产保护水平,反映遗产主权国和所在地的国际形象。

世界遗产监测是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国际公认的保护准则,对世界遗产地保护状况进行专业检查、审议和评估,主要包括系统监测和反应性监测两大类型。系统监测要求遗产地主权国主动进行并且每六年提交一份详尽的定期监测报告,内容包括评定缔约国执行公约的情况和评价其领土上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状况。具体信息包括缔约国利用《公约》确定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情况;保护、保存和展示遗产的情况;开展国际合作和筹措资金的情况;以及开展教育、实施信息传播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活动的情况。定期监测报告还应详细说明世界遗产价值是否仍保持完好,提供最新的关于遗产管理方面的信息,同时说明影响遗产的各种因素以及监测方法等。反应性监测属被动型监测,其监测结果可能会使得存在严重问题的遗产项目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或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

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将建立高效的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系统,简称“国家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试点建设“国家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是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实施的一项国家级项目。“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各遗产地将监测作为一项重要辅助手段应用于遗产保护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遗产监测管理体制、机构和系统平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中国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建成了覆盖中国境内所有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监测预警体系,形成国家、省和遗产地三级互联的动态信息监测和预警管理,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相结合,初步构建了中国的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体系框架。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根据《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继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管理。坚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原则,加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动态管理。完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和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监测和报告制度。

《江苏省文化厅“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推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的“中国明清城墙”等遗产项目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建设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确保预备项目遗产点中文物保护单位的完好率。

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对文化遗产造成冲击。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求必须对其加大预防性保护工作。无论是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还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要求,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都十分迫切和必要。[2]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工作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影响文化遗产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监测分析,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南京市作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的牵头城市,为全面提升文化遗产监测管理水平,满足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承诺,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中国政府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工作的要求,启动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项目建设,通过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现状分析,围绕遗产价值和文化特点,使用信息技术整合遗产信息资源,实现基于砖石构建的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和展示管理,为南京城墙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对南京城墙的合理保护、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的构建,将实现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的互联互通,构建“二级平台、三级管理”的世界遗产管理模式。

3 运用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完成之后,将形成完善的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实现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与预警工作,可以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总平台、中国明清城墙监测预警总平台集成对接互联,建立完善的遗产监测保护处置机制和科学决策分析系统。这将有利于提升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国际化水平,有效促进申遗工作的开展。南京城墙监测预警中心的设立,将为实现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监测信息的“统一规范、数据填报、应急预警、信息共享”,以及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有效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中的其他申遗城市,也将参照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系统,搭建中国明清城墙智慧化管理平台。中国明清城墙监测预警总平台将整合城墙基础数据采集管理、城墙监测指标体系建设、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统一门户、城墙可视化监测预警、中国明清城墙档案系统、城墙移动巡查系统、中国明清城墙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子系统,以实现中国明清城墙的信息共享、合理保护、有效管理、科学决策,并且实现国家、省、遗产地三级互联的动态信息监测和预警工作管理。

南京城墙是世界上保存长度最长的古代都城城墙,四重城垣格局完整,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南京城墙监测预警系统在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具体涵盖以下内容:

3.1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构成主体

根据《南京城墙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2014年12月30日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的法定内容为:

3.1.1 关于南京城墙法律概念

南京城墙的定义是指原都城城墙(含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及其附属建筑),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墙遗迹和城墙遗址。这一表述,涵盖了明城墙以及明以前及明以后修缮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墙、遗迹及遗址,涵盖了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并按照城河一体的保护理念,将护城河也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3.1.2 关于南京城墙周边建设规定

保护城墙不仅要保护城墙本体,还要保护整体历史风貌,对城墙周边建设活动作出限制,以彰显城墙古韵。《条例》对建设控制地带建(构)筑物的高度,明确规定不得超过城墙,遗址、遗迹段不超过十二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外至一百米的范围内不超过十八米。为了更好地保护明故宫遗址,《条例》还限制遗址周边建设活动,不得在宫城遗址范围内及其城墙遗址外侧一百米范围内、皇城城墙遗址上新建建(构)筑物,逐步拆除皇城城墙遗址上的现有建筑。

3.1.3 关于南京城墙的利用

为体现和发挥南京城墙文化的价值,按照永续利用、传承后世的要求,提出了挖掘和合理利用城墙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条例》对城墙利用的条件、要求和审批程序做了规定,在符合城墙保护规划的前提下,编制城墙合理利用方案,提升城墙及周边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创意性,积极打造明城墙风光带。为保证城墙开放的安全,对城墙游客承载量进行控制管理。《条例》还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城墙私用或者专用。

3.1.4 关于城墙管理机构职责和日常工作

《条例》理顺了城墙日常保护管理工作的关系,明确规定城墙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城墙保护和管理具体工作,负责城墙日常保洁和养护、技术监测、修缮抢修等。同时规定了城墙修缮等保护性施工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履行审批程序。应当最大限度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保留历史信息,保持原有位置和形制。城墙修复部分应当与原城墙风格相协调,并可识别。对于修复部分制作记录档案,设置永久性年代标志。

3.2 其他影响南京城墙安全的因素

3.2.1 社会因素

(a)人防工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城墙内部修筑的人防工程在施工时壁外回填不密实,导致墙体松动,并造成地下水袭夺。

(b)旅游与游客管理。旅游接待压力逐年增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遭遇极大考验,加上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威胁着城墙的安全。

(c)工程施工及过境交通振动也是影响因素。[3]

3.2.2 自然因素

(a)自然界的风化、风蚀作用使城墙墙体老化,抗压能力降低,容易导致墙体裂损。

(b)植物、微生物的生长。植物根系生长作用会造成城墙上部、底部和墙面产生裂缝和隆起,特别是木本植物破坏尤为严重。此外微生物作用也存在一定影响。

(c)“包山墙”山体变形、位移和滑动。包山墙依山而建,墙体内侧直接受到山体压力。某些人为工程活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等也会引起山体变形、位移甚至滑动,直接对城墙产生推力,使墙体产生倾斜、裂缝、甚至倒塌。

(d)排水系统损坏。包山墙土丘内的排水石槽因年久失修大多已损毁或堵塞,雨水下渗长期浸泡墙体,增加滑坡可能性。

(e)墙体泛碱,钟乳石的形成也对城墙本体造成一定影响。[4]

3.3 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的监测技术手段

遗产监测工作分作系统监测和反应性监测两大类,不仅包含监测工作本身,还包含评价、反馈、调整等过程及体系在内。[5]目前遗产监测工作主要采取的技术手段有:

3.3.1 空间信息技术

空间信息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VR)等,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等。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监测方式,可以将遗产本体的微小变化及时、准确的掌握,开展变化监测,遥感监测城市扩展对遗产点的影响。在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遥感影像等资源,对南京城墙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变化动态,以应对不利影响。

3.3.2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局部网络或者互联网等通讯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将南京城墙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汇总、交换,更好实现信息管理。

3.3.3 风险评估与预警

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对于南京城墙的风险评估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城墙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6]

4 结语

世界遗产监测管理是加强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遗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遗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所需的监测预警进行分析研究,建设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实际的通用信息平台,对于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管理和永续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应该根据国际公约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求,以预防性保护为主,完善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为推进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助力。

[1]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研究所.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文本——中国明清城墙. [R][出版单位不详].

[2]姜师立,唐剑波,张益,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监测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21.

[3]郑必勇,杨挺.浅议南京城墙损伤与防范[J]. 江苏建筑,2001(2):6-9.

[4]马俊.南京狮子山段损伤城墙的加固对策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23(4):71-75.

[5]周海,罗佳明.论建立我国世界遗产管理监控体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5):31-44.

[6]张益.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监测管理探索[J].中国文化遗产,2014(3):88-93.

猜你喜欢

遗产地世界遗产城墙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城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