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文登区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8-01-22周晨阳李方杰杜鹏飞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局山东威海264400
●周晨阳 王 洁 李方杰 杜鹏飞(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局 山东 威海 264400)
1 文登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文登区现有苹果种植面积21.7万亩,年产量25800万千克,分别占全区果园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1.6%和82.2%。在水果12.4亿元左右的年产值中,苹果约占10亿元。现阶段,文登区苹果产业主要以果品贮藏保鲜为主,冷风库和气调库储藏能力达到19240万千克。这些优质果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客商喜爱。
文登区是山东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生产的苹果以色泽艳丽、果个大、品质佳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苹果产业成为文登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文登区高效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意见》,形成了沿西母猪河的西部水果带和沿青龙河的东部水果带,每年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大户加快现代果业建设步伐。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引导,文登区苹果产业逐步由传统模式向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转型升级,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技术推广普及率大幅上升,苹果产量及质量稳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新上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果园3.6万亩,推广普及了矮砧大苗、宽行密株、支架栽培、果园生草、肥水一体化、机械化作业、“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苹果物联网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使文登区苹果产业逐步由传统分散式经营转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专业化经营。从整体来看,全区苹果产业呈现老旧果园逐步更新改建,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快速发展的可喜景象。
2 存在的问题
与现代果业发展的要求和周边先进地区相比,目前文登区在栽培模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营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苹果栽培中,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2.1 模式老旧,苹果产业发展遇瓶颈
文登区现阶段大部分苹果园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发展的,主要栽培模式为乔化密植,株、行距大部分是2m×3m、3m×3m、2m×4m等,亩栽74~110株,正处于由盛果期向衰老期的转变阶段。由于栽植密度大,管理不配套,造成树冠严重交接,群体、个体光照恶化,果品质量下降,苹果着色不良、果面光洁度差、生理病害加重等。此外,株、行间没有劳作的空间,许多果农甚至跪行施药、套袋、摘袋等,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随着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同时,以化肥、农药等为标志的农业发展方式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不容小觑,食品安全、水土流失、地表和地下水体污染、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已经影响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价格“双板”挤压,赚钱效应大幅降低
近两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苹果市场跌荡起伏,但总的看呈价格走低的趋势,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苹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总产不断提高。二是苹果出口有所减少。三是苹果贮藏数量减少,产地集中上市量增加。在苹果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和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挤压下,造成果农、果商亏损严重,赚钱效益大幅降低,甚至出现“卖果难”的现象。近两年,苹果收购价格从高峰一路下滑,而劳动力价格日益上升,农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成本不降反升,从亩均4000余元上升至5000余元。“果贱伤农”已造成部分果园进行刨树,据统计,2016、2017年全区刨树比例达到5%左右,极大地影响了苹果产业的发展。四是普通果“难卖”而优质果畅销。数据显示,苹果市场价格走低,是对一般苹果、劣质苹果来说的,而对于优质苹果影响不大。五是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对苹果消费产生影响。
2.3 缺乏龙头辐射和整体联动,制约现代化进程
建设现代园区,需要联合多部门、多领域的共同行为,要求科技、人才、土地等设施配套齐全,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以现代苹果产业起步最早的陕西省千阳县为例,按照“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思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海升现代苹果国际新技术引领,聚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矮砧苹果示范县。“千阳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海升现代农业园区即为其2011年引进的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出口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升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投资3.5亿元,园区面积1.1万亩,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苹果种植园。园区建设以打造中国苹果国际新技术“九个最”(技术团队国内最强、苗木质量群体最优、立架格网栽培规模最大、M9T337繁育数量最多、水肥自动化控制水平最高、果园信息采集处理最准、机械化技术最新、生物指导措施覆盖最全、生产管理模式最好)为目标,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从我们周边地区来看,荣成市采取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的华峰果品已成为其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标志和铭牌。目前,华峰果品现代果园已发展至2000余亩,可以说是集全市之力重点发展,扶持项目从农业农村部直至县级,囊括农业、农机、水利及土地等各个领域,已成为国家“星火计划”现代果园种植项目示范单位。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荣成视察期间,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华峰果品的成功发展,又先后带动悦多果业、田又田生态农业等有实力、有资金、有意愿的大企业投入苹果产业,从而造就了荣成现代苹果产业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文登区果业存在缺乏大企业、大龙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辐射带动,果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问题。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文登区气候变化复杂,干旱、台风等极端气候发生频繁,制约了现代果业发展。现代果园的重要标志就是水电路齐全、机械化应用以及水肥一体化等,通过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进一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当前文登区多数果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或不配套,农业机械难以入园,以人工劳动为主,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水利设备难以起到“旱能浇、涝能排”的关键作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基本仍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
2.4 技术力量匮乏,现代果业转型升级滞后
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现代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证。目前,文登区农技推广部门存在着体制不顺、职能不清、设施简陋、人员知识更新难等诸多问题,使科技推广服务与果农的需求脱节。另一方面从事果业生产人员逐步老龄化,对现代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强,区级果业部门人员编制偏少,镇级果业技术人员不但偏少,还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镇政府各项工作上,对果业技术推广工作往往有心无力。目前,苹果产业正处于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项目建设、示范推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技术力量的匮乏,也在一定程度导致文登区现代苹果转型升级滞后。
2.5 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推广力度不够
在第二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浙大品牌研究中心权威发布了2016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26亿元,连续8年排名榜首,是国内唯一一个过百亿的果业区域品牌。近年来,烟台不断加强苹果品牌建设。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重点推进烟台苹果品牌提质升级。2015年《烟台苹果区域品牌规划》的出台和烟台苹果形象广告登陆央视,推出了“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的口号,全新的品牌形象特色鲜明,进一步提升烟台苹果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荣成为进一步提升荣成苹果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品牌知名度,推动荣成苹果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成功举办荣成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隆重推出了“荣成苹果,自由呼吸,自然红”的品牌口号。同时,制定了荣成苹果品牌建设三阶段目标:一是在2016年叫响品牌,应用全新荣成苹果品牌形象,通过多渠道精准传播,网聚一批有实力、合作紧密的渠道合作伙伴,实现荣成苹果品牌的快速崛起;二是阶段凸显品牌效益,重点完善品牌创建工作,强化质量监管,通过举办系列产品品牌推广传播活动,培育一批荣成苹果企业产品品牌;三是阶段实现品牌经济,主要是加强监管,严控品质,持续稳定宣传推广,实现产品、产业、区域经济三位一体联运发展,实现产品经济到品牌经济的华丽转身。
从文登区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文登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红富士”“乔纳金”等多次获国家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及全国第一、二届农产品博览会金杯奖;“小国光”“北斗”“阳光”“王林”等十多个品种被评为省优质果品。在全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文登选送的富士苹果和陆奥苹果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11年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2013年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区域公用品牌之一。但整体来看,其品牌知名度、市场认可度与烟台苹果甚至是荣成苹果存在较大差距。
3 对文登区现代果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快现代矮砧模式推广,逐步实现全域普及
结合文登区矮砧苹果发展实际,积极争取省农业厅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大力推广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新建一批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园,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示范、带动、推广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现代苹果园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推动苹果产业由传统分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经营模式快速转型,增强文登区苹果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坚持突出重点,凝聚合力打造示范园区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文登区从事现代苹果产业的企业和合作组织中,遴选出一批有强烈发展意愿、有一定资金实力、有规范管理机制的现代苹果园,拿出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鼓励,打造精品示范园。一方面借鉴陕西省千阳县的经验,以区政府的名义,采取聘用顾问等形式,邀请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农业、果树专家为文登区现代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引导各产业招商办公室加快果业深加工项目的引进培育步伐,引进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果业深加工企业和龙头,按照“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加快现代果业产业的升级。
3.3 加大品牌培育和推介,提高市场知名度
一是做好区域品牌。文登区的城市宣传口号是“中国长寿之乡,滨海养生之都”,建议区政府拿出宣传专项资金,在山东电视台黄金时段,高密度投放文登农业和果业的宣传广告,同时在威海日报开设现代农业看文登专栏,在济青高速、青威高速等高速公路刊板投入高密度广告,真正把“长寿之乡,养生福地,健康苹果”“搅动舌尖之音符,浸润肌体之元素,那色那味那健康”宣传出去,打造文登苹果良好的口碑。二是做好企业品牌宣传。建议区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投放广告、在大城市超市开设专柜、参加农展会等渠道,持之以恒地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品牌价值。
3.4 提升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引进培育
建议区政府逐步引进专业人才,引进一批具有果树专业博士、硕士学历或者高级职称的优秀人才,不断增强区级果业技术队伍的活力。对现有技术人才依托中组部全国干部培训教育中心、复旦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现代果业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农业专家大院、实践教育基地等载体,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3.5 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工程,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基地示范创建行动,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对农民合作社推进国家、省级示范社创建,探索建立退出机制,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合作联合社。同时,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好省级农业龙头评定的准备工作,促进苹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