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基层组织 推动乡村振兴
2018-01-22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基层。作为组织部门,要聚焦乡村振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职能作用,在建强基层组织、打造过硬队伍、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打造过硬支部,筑牢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担负着重要职责使命,必须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成引领振兴的坚强堡垒。一是选优育强党组织书记。坚持政治标准,突出“双带”能力,注重从致富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群体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外出参观相结合,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乡村振兴、村集体增收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并赴浙江、江苏、潍坊、肥城、荣成等地现场参观学习,增强基层干部推动乡村振兴的本领。完善考核体系,将乡村振兴发展纳入村党组织书记考核内容,与绩效补贴挂钩,充分调动村党组织书记的积极性。二是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摸底调查、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倒排的方式确定软弱涣散村32个,实施台账式销号管理,明确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帮包、工作组驻村的模式,全部完成转化任务。选派32名“第一书记”到软弱涣散村开展“双联共建”,把加强班子、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不转化、不脱贫不撤回。三是提升村级规范化水平。开展“1+1”好支部共建活动,382个县直部门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定期坐班、“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抓好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提升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规范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整合各类人才资源,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打造专业团队。实施农业专家组团辐射联户工程,以党的十九大代表杜立芝为首席专家,组建13人专家组,选聘80名技术指导员,指导8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6000个农户,主推10项农业技术,搭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网络格局,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强化人才培训。依托县委党校、职教中心、农广校等教育培训阵地,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在县电视台党建频道开辟专栏,邀请农技专家讲学、辅导,同时,采取基地示范、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目前,共举办培训班60余期,专题讲座80余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2万余人次。开展“高唐英才”评选,将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纳入管理,每月发放300元津贴,在创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三是加强后备培养。注重从大学生村官、村民组长、农村致富青年、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每个村培养配备2~3名后备干部。建立全县农村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进行专题培训和跟岗锻炼,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实施“双向培养”工程,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实用人才,把实用人才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
发展村级经济,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然之举,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夯实物质基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每村运转经费达到9万元,村党支部书记人均年工资达到2.3万元,提高村级办实事、促发展的能力。投资7167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建设。投入财政资金2908万元助力扶贫攻坚。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关于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过领办合作社、土地集中清理、发展光伏发电等12条路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村级组织主导、在集体建设用地上新上的企业或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减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申报,所缴纳税收县、乡留成部分的80%补助给村集体。三是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坚持一村一策,大力培育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各镇街、各村加大创新力度,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劳务输出等方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