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研究
2018-01-22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前言
支付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演变和进步,由最开始的实物支付到信用支付再到电子支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支付在各支付方式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谓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交换金融价值的过程[1]。2000年5月17日,短信服务由中国移动正式推出。数以千计的SP发现了短信应用,这一应用在支付领域可能会有市场机会,至此,中国的移动支付实践开始[1]。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可谓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户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也在不断增强。
一、移动支付技术应用及行业支付路径
在移动支付发展的几年时间里,多种移动支付技术也不断地被研究创新出来,下面就对当前比较常见的支付技术应用及行业支付路径进行简单介绍。
1.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支付即用户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扫描和识别商家的二维码图形,借助网络实现支付结算。该二维码图形包含商家的账号、商品价格等信息[2]。
2.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移动支付
基于人脸、虹膜等的生物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有着重要的发展,2015年下半年,从国内到国外,基于面部识别的身份认证支付逐步涌现,谷歌、亚马逊以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纷纷积极研发并推广面部识别移动支付应用。
二、我国移动支付的行业大观
根据支付路径及行业地位的不同,我国移动支付产业主要有3种: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移动支付。其中第三方移动支付占据较大份额。[2]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迅猛,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快速增长,交易规模达到58.8元人民币。2016年4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中具有经济效益的交易规模为11.9万亿元,支付宝占比最大,占市场份额约为55%,财付通其次,约为37.0%,其他的占8%。
三、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增长原因分析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58.8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1.支付技术支持
本文2中介绍的地理围栏技术、光子支付技术、声波支付技术、二维码技术、NFC支付技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移动支付等的不出现及不断完善,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条件,同时各项技术的安全性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加强,被广大的用户习惯并接受。
2.移动设备及手机网民数提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达6.95亿。智能手机使用普及率已达到70%以上。移动设备普及和手机网民数提高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条件。
3.使用场景增加
移动支付对用户生活场景的覆盖度大幅提升使得用户使用频率增加,如商场超市购物、公共缴费、手机话费、公共交通等,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几乎已经覆盖了生活中常用支付场景。点开支付宝,我们可以发现里面包含了购物娱乐(游戏中心、淘票嫖等)、旅游出行(飞猪旅行、滴滴出行、共享单车)、教育公益(校园生活、教育缴费、爱心捐赠等)、金融(余额宝、蚂蚁花呗等),内容丰富,一个支付宝几乎可以完成生活中的各项支付。
4.中国文化下移动支付使用者意愿增加
曹媛媛等对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移动支付使用者的使用意愿与行为分析得出:中国人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有从众心理,很容易受到群体意见的影响。对于移动支付这一支付方式,只要被一部分群体接受,就会使其他的成员更加容易接受。而当移动支付被一部分人接受并获得肯定后,其余的个体为了让自我感觉没有游离在群体之外,而逐步接受。因此,笔者认为这也是导致我国移动支付的使用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四、安全分析
移动支付由于其特殊性,面临着较大的安全性风险,要使移动支付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降低并杜绝安全风险。
1.技术安全
本文2中介绍的二维码技术、声波支付技术、NFC支付技术、地理围栏技术、光子支付技术、基于生物识别的技术等各项技术,虽然已在使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技术的安全决定着移动支付的发展,这也需要信息安全专家们不断研究寻找到杜绝技术安全风险方法,完善移动支付技术。
2.行业监管
移动支付要能健康正常的发展,必须要有严格的行业监管。到目前为止,移动支付监管领域已日益全面。
2.1 牌照合规
央行于2010年6月公布了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从事支付业务需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也称《支付业务许可证》。市场准入机制越来越严格,想要进入该行业需要申请牌照,已获准进入的企业需达到详细的监管要求。
2.2 备付金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不向支付机构备付金计息等要求。2017年4月,国务院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备付金新政顺势落地。
2.3 实名制
建立用户身份识别机制,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保证账户安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有效防止洗钱、恐怖融资等行为。如支付宝、微信、翼支付等都已要求实名认证,否则很多支付业务都不能开展。
3.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风险控制更加完善,使用场景覆盖增加,人们对移动支付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相信,我国无现金时代的出现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