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无劳动合同条件下的工伤索赔及对策

2018-01-22戚中华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工伤仲裁用人单位

戚中华

(432600 国网安陆市供电公司 湖北 安陆)

劳动合同指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署的明确双方之间劳动关系以及合法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协议。我国部分供电企业和临时劳动者都缺乏法律意识,因此双方之间并不会签署劳动合同。在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下,劳动者如果在劳动期间发生了任何意外,就会出现劳动者工伤索赔难的情况。因此深入研究无劳动合同条件下的工伤索赔及对策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一、无劳工合同条件下的工伤索赔现状

大部分临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都不会签署劳工合同,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身处于弱势,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急需一份工作,因此在不签署劳动合同的时候,劳动者也愿意进行工作。有数据统计,每年劳动者因在劳动期间发生意外而产生的纠纷案件至少有300起。在没有签署劳动合同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劳动者就没有向用人单位索赔的依据,导致自身的工伤索赔出现困难,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1]。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以及合法权利的唯一凭证,在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下,劳动者就丧失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出现索赔难的情况。

二、无劳工合同条件下的工伤索赔难点

无劳工合同条件下的工伤索赔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签署劳动合同,企业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往往会否认和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出入用人单位的时候,用人单位也不会为劳动者的出勤进行记录,劳动者没有相关的证据可以证明在用人单位工作过,因此会出现索赔难的情况。②劳动者工伤无法确定。用人单位除了否认和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还会利用劳动者的伤害不是工伤的理由进行推脱,劳动者的工作场所没有监控录像,劳动者的工伤就无法确定是否是在劳动期间所造成,因此会出现索赔困难的情况。③用人单位索赔金额不满足劳动者的医疗开销。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劳动期间出现意外伤害,用人单位会采用一次性补偿的方式进行赔偿,但是因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并没有签署劳动合同,所以赔偿金额并没有明确的限定,往往会出现赔偿金额不能够满足劳动者医疗开销的情况,而劳动者再次向用人单位进行工伤索赔的时候,用人单位就会以已经给付赔偿金额的理由不再进行二次赔偿,所以就会出现纠纷。

三、无劳动合同条件下的工伤索赔解决对策

1.确定劳动关系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确定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①保留工装和工牌。劳动者在出现意外情况之后,因为缺少劳动合同的保障,因此就需要将工作期间用人单位统一发放的工装以及工牌妥善保管,可以充分的证明自己在用人单位就职。②证人证言。用人单位的招工不会只招一个,大多都是大批量招工,这时劳动者的朋友就可以当做劳动者的证人,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就职。③事件处理录音录像。因为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因此劳动者应该意识到工伤索赔并不容易,所以在向用人单位进行索赔的时候可以让亲属录音录像,从而证明自己在用人单位就职。

2.工伤认定

劳动者在出现意外情况之后,劳动者和家属应该在意外情况发生的一年之内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鉴定,将相关材料、证词等交给劳动保障部门。劳动者需要将事故发生情况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详细的叙述,包括自己的身份、所工作的企业情况、所从事的岗位、劳动中是否有戴防护措施、工伤发生时间、地点、受伤部位、治理过程、医疗费用以及企业态度等等等。所有和事故发生情况相关的内容都要进行详细的陈述,使得自身的工伤鉴定工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极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

3.劳动仲裁

案例一:小陈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在2006年进入一家供电企业工作,在某线路改造施工过程中,因线路老旧存在漏电的情况及操作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小陈被电击当场昏迷。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但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小陈与供电企业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供电企业在看到小陈的伤势非常严重后,仅补偿一定的安抚费用,并未进行工伤赔偿。小陈的代理律师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了认定劳动关系的大量证据,其中包括工作证、胸卡、集体照和集体商业险的人员清单。劳动仲裁委员会最后认定小陈与该供电企业的劳动关系成立。最后供电企业支付小陈工伤保险待遇12万元。

通过此案例分析可知,在劳动仲裁的过程中,劳动者要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登记表,在登记表中详细的阐述自身的深入原因以及相关的要求,然后提交自身的身份证明以及复印文件,如果存在委托代理人,劳动者和委托代理人之间要当面签署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要明确自身的委托内容[2]。如果委托代理人是律师,那么律师需要出示自身的律师资格证,然后劳动者还需要将能够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证明的材料提交给劳动仲裁部门,例如工作服、工作牌、收集的事件处理录音录像等等,劳动仲裁部门就会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索赔工作。

四、结语

虽劳动法越来越完善,但因为我国国民的法律意识并不强,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合法权利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劳动期间如果发生意外,劳动者的工伤索赔就非常困难。劳动者发生意外情况,除了自身的身体受到伤害,还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深入研究无劳动合同条件下的工伤索赔及对策,期望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条件下,劳动者也可以得到合理的索赔,最大程度减少职工损失,保护职工合法利益。

[1]全正忠.工伤索赔问题[J].农家之友,2012(02).

[2]邹元新.未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如何索赔[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1(02).

猜你喜欢

工伤仲裁用人单位
我在北方,热成工伤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一种多通道共享读写SDRAM的仲裁方法
早退途中出车祸 不予认定工伤
ICSID仲裁中的有效解释原则:溯源、适用及其略比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