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2018-01-2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马 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习近平同志在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之后,“不忘初心”这一执政理念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学术界高度关注,并从理论、历史、实践、价值等维度形成了研究热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至此,初心和使命理念,也就有了明确的界定。一个理念的产生和完善过程,必然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和外在的现实依据为支撑,继而形成特有的内在张力和践行路径,方使理念得始终。目前,学界关于其研究主要关注内涵、外延、实现路径等,关于内涵大致有“理想信念说”“人民立场说”“民族复兴说”“党的纲领和宗旨说”等认识。对于实现路径,代表观点有“回到原点说”“学习党史说”“不忘本质、祖宗、出身等六个不忘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空间,本文从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内在张力、阻力因素动力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初心”一词,一者是初学者心态,对一切事物探索和好奇,不被自己已固有的想法所箍禁;二者是一开始所持有的目标和期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源于《严华经》,教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进一步引申:初心相当于理想、志向、目标、目的性、信念、对生命的态度的总和。初心决定一个人一个政党的发展轨迹与结局。“初心是使命的价值本源,使命是初心的实践归宿。”不忘初心,就是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实现最初的目标和期望。习近平同志至少五次提到“初心”,首次是2015年给国测一大队老党员回信中;第二次是同年12月的党校工作会议中提出,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第三次提及“初心”是在2016年江西考察时;第四次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第五次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并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的主题。
政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成立之初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不像西方国家的政党由小团体逐步发展成大规模政治组织,从“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国情下应运而生,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性质和唯物史观决定党的宗旨,即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也始终贯穿党的执政理论中,要求共产党人要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初衷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它包含了“为谁执政”“执政使命”“怎样执政”三层含义。纵观历届党代会工作报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表征党的执政理念的话语系统随之转变,但其中的“为民”内核一直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这就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二、初心与使命的内在张力
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可以从两个层级出发:一者,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本源性的;二者,从历史维度解读的具有现实性实践性的初心和使命。第一层级是初心和使命理念的理论基础,上文已论述,而第二层级,即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一直秉持的初心和使命,两个层级互为因果,其中蕴含着理想性和现实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的内在张力。
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不乏理想社会图景,比如古代中国的大同社会,西方国家的乌托邦,大同社会图景终究只是思想家的愿景,乌托邦社会随着欧文新和谐公社构想的失败而被确证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到:“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共产党宣言》中不但描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还科学地论证了解放全人类,追求人类幸福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这正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之处,也正因此,追求人类幸福的共产主义成为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和使命。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强调,政党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作指导和支撑来实现既定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便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党的最高政治理想和目标,团结和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历史已经证明还将长期证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党的历史实践中,不管从奠定基础到成功开创再到捍卫推进、坚持发展到今天的创新飞跃,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信仰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其初心始终如一,推动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其使命指向的是实现初心的阶段任务和奋斗目标,表现形式随时代发展呈现出阶段性。革命、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改革发展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中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一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胡锦涛同志更进一步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同志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党的奋斗目标,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因为初心使命不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开创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理、制度和文化。
三、实现初心和使命的阻力因素和动力机制
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政理念,正是因为当下有部分共产党人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使命,忘记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从本质上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初心和使命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阻力。当前,关于初心和使命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多维角度探讨初心使命的内涵外延和价值,而应该对初心和使命实现的阻力因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培育相应的动力机制。
(一)阻力因素分析
关于“不忘初心”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从八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这八个方面分成两个层次来看,第一层次是本源性的,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二层次是具体化时代化的,包括:四个自信、“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既是“不忘初心”要求,也折射出当下存在的阻力因素。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先后发生了三个伟大转折,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伟大转折促使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自此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发展质量不高,创新驱动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利益分化日趋显著,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部分共产党员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党的意识淡化,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党员宗旨观念淡薄,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党员精神不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党员道德行为不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等。“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民族复兴伟业的中流砥柱,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成为了制约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大内部阻力,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二)培育动力机制
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初始动力。共产主义,是为全人类谋求幸福的科学理论,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无数革命先辈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理想信念,为的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旗帜鲜明地批评“共产主义缥缈论”,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和政治灵魂。假如没有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初心、忘记了使命,就会迷失方向,陷入危险,经不起考验,从而缺乏前进的动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根本动力。“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的这段话宣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群众立场,激发了求解放求独立求复兴的主体力量,用科学的理论建构起了一个人类理想社会并且指明了方向道路。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获得了自我解放的意识和动力;第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遵循这种规律找到了自我发展的道路;第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思想理论创新都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方法论,还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因此,在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征程中,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根本。
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直接动力。从党的二大开始到党的十九大,党章经过17次修改,具体内容一直在与时俱进,但其中的人民立场始终不变。中国共产党始终能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时代性,正是基于始终以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初心和使命的道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遵循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让道路越走越宽广。
四、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习近平同志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初心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历史使命表现出来。因此,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为初心为奋斗,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今后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所借鉴。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检验党的性质,不仅要看党章所规定的:“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更重要的是践行什么纲领,怎么践行。“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试金石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世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试问有几个政党愿意公开宣称自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试问还有几个政党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摆脱了政治力量谋求自身利益的局限,真正做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满怀信心,正视问题,厚植优势。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地下党,发展成为今天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使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走向民族复兴、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新时代。回顾这一光辉历程,其中充盈着的革命精气神和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就是使党能够制胜重重白色恐怖、战胜艰难险阻,始终不忘初心的力量。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挑战我们的道路和制度,此时更应该坚定信心,直面问题。正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面对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背离初心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乱云飞渡仍从容”,旗帜鲜明讲政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隐患,建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党的初心为旨归。
庄严宣告,彰显执政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无论是建党95周年讲话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庄严宣告,既是表明态度,坚定初心,又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自信的党、国家和人民更能激发出无限的潜能来实践初心和使命。
宝贵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的奋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曾经的曲折、失败的教训同样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在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要任务。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根本性问题。在党的历史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先后有4次转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正反两个经验教训。中国八大上提出的关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这个判断为社会主义发展步入正轨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很快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被否定,新提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错误判断,和与之同行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冒进思想,导致中国共产党背离了初心,偏离了历史使命,给当时脆弱的国家和人民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历史再往前看,大革命末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先后发表《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章,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地位的认识表现了很大的动摇,最终犯下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背离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不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还是党的路线错误问题,都是当前和未来必须要重视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