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审判》2018年总目录
2018-01-22
■专家论坛
民法典的“政治性使命”/石佳友(1-1)
论时效抗辩权的行使/余延满(2-1)
刑事审判实务中的若干问题/陈瑞华(3-1)
网络犯罪空间化视阈下“刷单炒信”出入罪之标准辨析——基于1879件“网络平台刷单案”法律文书刑事裁判结果不同违法制裁的均衡度分析/杨凯(4-1)
行政复议法修改的几个基本问题/耿宝建(5-1)
家事审判改革研究/孟祥刚(6-1)
■专题策划
审判实践中法官裁判思维与证明方法的运用/程春华(1-13)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认定规则的解释与运行——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施行后的62份判决书为分析样本/高 翔 肖明明(1-24)
审视“双标”:审判实践视野下的借贷类案件中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之思辨与完善/荣明潇 张 玺(1-35)
房屋买卖“阴阳合同”案件的处理困境与突破——以《民法总则》通谋虚伪表示的新规则为契机/汪育玲(2-20)
结构化交易行为中的虚伪表示:“名实不符”法律行为的理解与认定——兼论《民法总则》第146条的效力评析/吴智永(2-31)
房屋买卖违约中增值损失赔偿的司法认定/郭泽喆(3-10)
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法律效力与司法救济/陈建志 谷丹(3-23)
租赁合同中的交易僵局及其破解/孙玮敏(3-34)
不动产善意取得中的“善意”认定困境及克服/张景溪(3-48)
刑事裁判可接受性的“合情理”路径——枫桥经验中的情理观及其启示/崔志伟(4-16)
“枫桥经验”在刑事司法审判中的适用研究——以xz市法院轻伤害案件审判为蓝本/何秀娟 秦瑞东 薛传耀(4-32)
多元解纷+多维解纷 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问题研究/刘源(4-41)
新“枫桥经验”语境下基层法院“诉调对接”机制的改革与探索/蒋梦娴 曹丹(4-52)
论买卖型担保的性质与效力/景光强(5-14)
新型涉农动产浮动抵押融资制度创新的探索/仙玉莉 詹王镇(5-24)
抵押权预告登记制度法律适用问题探析——以抵押权预告登记与所有权预告登记本质区别为基础/宿 敏(5-33)
“信访型”行政滥诉案件频发的经济分析与规制——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视角/洪筱琳 方 燕(6-14)
行政协议效力审查规则探究/周 明(6-24)
民事判决对行政案件的既判力问题探析——防止民行交叉案件裁判冲突的司法路径/赵 龙(6-36)
■“审判理论与实践”专栏
论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适用与制度构建——以首例环境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为切入点/孙洪坤 施丽芝(1-48)
试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困境及其破解/刘吉旭 邢琼(2-49)
不真正连带责任适用规则研究——以法院生效裁判观点为样本/肖新征(2-61)
新“行政诉讼法”同案件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制度分析/郑志行(3-58)
不离其宗:矛盾化解的经济分析方法论——以房地产纠纷量化调解互动博弈为参照/李俊晔(4-61)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行使与规制/陈东强(5-44)
建设工程合同中背靠背条款的适用及其规制/张永亮(6-43)
■理论争鸣
论变更追加执行当事人中的异议之诉/乔 宇(1-59)
购物网站标价错误法律效力问题之解析——以我国、我国台湾地区及德国司法实践为视角/邓 颖(1-77)
对“引入认罪协商程序”再度热议之余的冷思考/王乐龙(1-92)
“事实不清”还是“事实清楚”?——用表见证明认定疑似虚假诉讼事实问题/王娱瑷(1-102)
扩大假释适用的理论正当性分析/战玉祝(2-72)
村民委员会民事责任承担研究——以“履行职能需要”为视角/王苗苗 潘幼亭(2-81)
O2O众包模式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以车辆挂靠关系为类推/张铮(2-94)
激活休眠:人民法庭巡回审判制度的检视与完善——基于S省Z市实践样本的考察/杨富元 李兴明 赵佳(2-105)
论我国家事纠纷协同机制的构建/任容庆(3-70)
离婚案件中的法官性别与知识生产——兼论家事审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娄必县(3-79)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先行调解制度/梁蕾(3-90)
论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保护规则的司法续造——以《民法总则》第十六条为切入/文晓威(3-103)
论夫妻共有财产的公示与处分——兼议《物权法》与《婚姻法》的冲突和协调/孙超(4-71)
跨辖区刑民交叉案件管辖权冲突研究——以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互涉类案件为切入点/刘文斌 孟健(4-79)
车位权属问题研究——以“帝景豪苑”车位纠纷案为例/张梦奇 陈佩彤(4-9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改革进路——以反悔机制的构建为视角/徐远太 黄美容(4-103)
美国的强制最低刑制度与量刑指南/刘静坤(5-58)
论合同诈骗罪的事实认定/尹士强(5-77)
行政诉讼立案登记阶段的自由裁量权/李凌云(5-86)
民事习惯论证的逻辑结构与可能——兼论民事习惯文本的引证/龙 微(5-96)
行政认定在刑事诉讼中适用路径探析——基于SI PO C流程管理模型的视角/杨潍陌(5-112)
督促程序的适用异化及其复归/张海燕 张思聪(6-53)
诉的理解与案件事实的认定——合并审理与另案处理的价值考量/吴智永(6-63)
协同性嵌入视角下刑事速裁诉讼主体关系重塑/叶伶俐(6-79)
域外法官员额制度的实证分析/屈向东(6-90)
■实务求真
立案登记制实施的实证分析——以A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立案情况为主要研究样本 /姬亚平 张雪婷(1-113)
劳动争议新情况新问题及司法应对/王永起(1-124)
抵押权优先受偿范围之界定/王 建(1-133)
刑事审判中被告人翻供的司法应对——基于裁判者角度的思考/王 海 王金凤 杨 琳(1-142)
审判中心视野下刑事证卷电子化的实效及其限度/徐远太 陆银清(1-155)
妥协与突破:我国法官工资机制改革的多维分析与路径选择/刘希婧(1-167)
违法信访刑法规制疑难问题研析/王洪伟(2-121)
继承与变革:人员分类管理视野下聘用制书记员管理研究/莫运垠 王宇(2-130)
重复诉讼的识别与规制——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7条为视角/刘庆国(2-146)
违法保全国家赔偿与申请保全错误民事赔偿交叉形态下递进式辨识程序及并案审理制
的构建——基于两个典型案例及55+521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杜茜(2-157)
“无法清算”的类型化与程序规则完善/高春乾(3-115)
规范与规制:车损物业责任的逻辑进路/厚德顺 王涛(3-124)
基层民事法官办案饱合度测算的实证研究——以S省W市H区人民法院“一审一助”模式为视角/方燕 吕俊芳(3-134)
惩罚性赔偿条文群的规范结构厘定/丁瑶(3-148)
关于房地产合同效力认定的若干问题/王永起(4-118)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诉讼请求/李丽峰 乔茹(4-133)
建设工程领域因挂靠关系引发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史智军(4-142)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运行失灵之审视与破解——以刑事司法场域中法官行为策略为视角/唐红(4-151)
激活盲点:汽车合格证让与担保的检视与应变——基于300份民事裁判文书样本的分析/杨富元(4-166)
利息约定不规范的司法处置——以自然人之间借贷为视角/余文唐(5-125)
困境与出路:论我国员额法官退出机制之构建/陈建华(5-134)
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及其实践路径/胡发胜(5-145)
以当事人管辖选择权为视角探析行政案件跨区域管辖改革路径之完善——兼论山东法院改革方案的具体构建/刘白鸽(5-153)
食品销售领域惩罚性赔偿“明知”要件的司法认定/宁尚成、庄绪龙(5-164)
我国民事新证据的体系化理解与理性适用——以影响新证据制度的类型化因素为研究视角/余晓龙(5-174)
婚姻登记案件原告资格判定与审查标准——从保护规范理论视角/朱晓宇(6-102)
精简之外: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效能优化之路——从内设机构合理的管理幅度切入/赵文艳 齐姗姗(6-114)
偏离与回归:审判中心视野下法院内设机构的职权整合——以内部权力的三元划分为基础/洪泉寿(6-126)
专业法官会议运行机制构建再思考——基于审委会、审联会、专业法官会“三会”比较的视角/杜豫苏 高 伟 何育凯(6-139)
■调查研究
关于婚恋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调研/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1-180)
关于行政案件中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方式的调研/宫凡舒(2-167)
关于支付令适用情况的调研/王益华 王鑫(2-177)
关于山东自贸区建设司法保障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付本超 刘福贵(3-159)
关于2015—2017年度山东省济南市法院离婚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3-170)
关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4-181)
济南中院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5-182)
贩卖毒品罪类案证明标准研究/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课题组(6-149)
故意杀人罪类案证明标准研究/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四庭课题组(6-161)
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山东法官培训学院课题组(6-174)
■案例评析
隐名股东资格以及隐名股东转让股权的效力认定/刘绍斐 裴 跃(1-194)
主观过错不是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张金柱(2-188)
行政协议中有关税款减免、返还约定的效力及履行/温贵能(2-194)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服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工伤认定纠纷案——工伤认定并未采取举证责任倒置/戴剑飞(3-188)
弃权制度在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的适用/高勇 何宜曈(3-195)
权利保护顺位的确定与民事责任承担/王华栋(4-194)
涉第三人行政诉讼中被告怠于举证并不必然导致败诉的后果/胡峻峰(5-194)
湖南某娱乐公司诉上海某科技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刘雅静(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