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在心脏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2018-01-22王宏芳赵英强
王宏芳,赵英强
(1.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 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210;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狭义的腹诊专指腹部触诊,广义的腹诊包括胸部及腹部的望闻问按触等诊疗手段。在世界医学史中,腹诊不仅在中医历史上源远流长,日本汉方医学也对腹诊作了详细论述。近年来,随着中医针药技术的发展和舌诊、脉诊的不断客观化、标准化,以及新型诊疗技术的层出不穷,腹诊技术的应用比率有所下降。腹诊很大程度已经由腹部超声所代替,但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中医诊断中更加不容忽视。
在心脏疾病诊疗中,腹诊起到了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典型心血管疾病可根据临床表现、腹诊心胸部、心电图、心功能彩色多普勒、心脏血管造影等手段得以确诊,非典型性心血管疾病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一些诊断为消化系统疾病、心身疾病、肝胆疾病、代谢疾病的患者,很多由于心脏疾病产生的病理生理现象造成误诊。有研究表明[1],在86例诊断为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中,心脏疾病误诊率达37.21%,此时应用腹诊进行鉴别诊断既简单快捷又必不可少。
1 腹诊的源流
腹诊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如“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这是对腹诊的早期论述。《伤寒杂病论》全书中有1/3的条文涉及腹诊,用方证对应的方式将腹诊应用于临床。《伤寒论》中对腹诊的大量应用奠定了后世腹诊诊断疾病的体系基础。日本稻叶文礼的《腹证奇览》与久田叔虎《腹证奇览翼》[2]均在此基础上成书。另外,腹诊在《难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均有描述,其中《诸病源候论》还具体论述了腹诊的方法及如何指导辨证论治。这些著作虽未正面讨论腹诊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但很多论述均可作为心脏疾病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依据。
2 腹诊的概述
中医自古有“司外揣内”之说,表明人体内在脏腑、气血津液可从外在判断。《诸病源候论》[3]首先提出,将腹部分为心下、心腹、胃脘、胸胁、胁下、绕脐、大腹、小腹等8个部分。后人根据国内外对腹诊分区综合后,形成了标准化九区分布[4],分胸胁部和脘腹部,具体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胁肋、虚里、左右胸、胸膺。腹诊的施诊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按诊、触诊等。《诸病源候论》将腹诊的手法分为抑按、起按、揣摸、推移、切按、动摇、转侧、持之等手法,是至今为止对腹诊论述较为系统的论述之一。通过观察胸腹部形态、皮肤情况、触摸局部温度、按压腹壁紧张度、触诊局部脏器等方法,综合判断体内气血津液阴阳情况,是中医“全息反馈”机制的具体体现,腹诊已证实在一些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李夏平[5]等发现,腹诊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儿科名老中医江心镜在多年临床诊疗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小儿腹诊方法,为儿科这门“哑科”开辟了新的思路[6]。张红等将腹诊应用于妇科疾病诊疗中,大大提高了疾病诊疗水平[7]。目前腹诊在心脏疾病诊断中使用率不足30%,但综合分析古今医籍文献发现,腹诊应作为心脏疾病诊断的常规手段之一。
3 腹诊与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分为虚实两端,虚证为气血阴阳亏虚,实证为痰饮火瘀阻滞。心为十二官之主,主血脉,藏神明。心的生理活动受阻主要体现在血脉的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异常。根据五行理论,心脏功能失调也可直接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运行,因此通过腹诊判断气血运行、了解虚实变化、诊察胸腹部脏器功能,可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心脏情况。
3.1 腹诊查心
纵观古代文献记载,腹诊关于心脏疾病的阐述包括心悸、胸满、心烦、心烦满、心中懊憹、心下满、心中痞、心中痛、心下坚及心下痞坚等,这些描述都与患者自述有关,结合按、触等诊断方法,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3.1.1 心悸 心悸属患者自述症状,也可通过按虚里来获知。在《伤寒论》中有关于心悸的描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又如“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指出心悸由于心气虚或心血虚导致,气虚无力收束汗液,血液通过汗液流失形成心悸,应用桂枝甘草汤。当心血不足、无力濡养心脏时,出现心悸甚至心律失常,应滋阴益气养血用炙甘草汤。在日本汉方医学腹诊专著《腹证奇览》[8]中也明确论述了按虚里手法,其中一法为医者右手在患者心前区由上而下左右移动,以查虚里搏动及心烦胸闷之候,并将其命名为“覆手按压法”。然所谓惊狂、烦躁、烦惊、目眩、气上冲、奔豚气上冲之类,皆为动悸之变候。《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可见虚里为诸脉之所宗,喘为肺气泄,按之结聚则心肺气积而不通,按之应衣则心肺之气外泄。《中医诊断学》[9]中也提出,虚里搏动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怠谓之正常。虚里搏动移位提示心脏增大或肺胀、结节等,虚里搏动减弱可见于宗气内虚,亦见于心包积液、胸膜病变,虚里搏动增强见于宗气欲绝之危重病或甲亢、贫血等。
3.1.2 懊憹 心中懊憹出自《伤寒论》,后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懊憹表示心中郁郁而烦,胃中空虚嘈杂,欲吐不吐之感。金·成无己有言[10]:“心恶热,热甚则必神昏,是以剧者反复颠倒而不安,心中懊憹而愦闷。懊憹者,俗谓鹘突是也。”临床上应用腹诊区分胃部器质性疾患与虚烦内热之证,常与痞证相鉴别。在心血管疾患中,单纯心中懊憹无其他症状者临床上应用清虚热除烦之法如栀子豉汤;若患者病情较重,实邪乘虚而入,结于心下,心下石硬,形成结胸证,腹诊心下部,按之应手,疼痛拒按,如有石状给予陷胸汤以治之。
3.1.3 胸闷、心下满 胸部满闷不舒,可观察到胸部或心下部饱满,甚至出现桶状胸,胀满不适,或伴有喘息、咳嗽、恶心等症状。患者胸阳不振,或气血两虚,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甚则引动寒饮水湿,痹阻心脉。方明[11]等收集临床主诉为“胸闷”病人694例,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其中49.71%患者为异常结果,其中缺血性改变占13.85%,因此诉胸闷、心下满病人心脏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不能排除肺部疾患、脾胃病或心脏神经官能症。戴天章所著《广瘟疫论》[12]中对腹诊心下满兼夹证作了论述:“心下虽满痛,按之则软,略加揉按,则漉漉有声,此证夹水之辨也。”又如“胸膈胁肋四肢有痛,不可按而濡者,即为蓄血确验”。临床上,冠心病、陈旧性心梗、慢性心衰等均可合并此症状,治疗上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并根据不同兼证施以相应之法。
3.1.4 痞证 在现代医学中,“痞”与“满”意义相仿,因此常以“痞满”一词连用,但在古代文献中,痞证与满相互区别。《说文解字》[13]言:“痞,从广,否声,痛也。”《伤寒论》有云:“按之自濡,但气痞耳”,说明痞证的成因为中焦气机郁滞不通,气与水相结合而成痞。通过腹诊区分痞证与结胸证,前者触之柔软无形、按之不痛,后者触之硬满而疼痛。泻心汤为治痞证的代表汤剂。痞证可见于胸痹病中,如“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治疗当以通阳化气散结为主。另有一些医家[14]提出“心痞证”之说,主张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痞证谓之心痞证,并拟“宁心消痞方”作为治疗此病主方。
3.1.5 心下痛 心下痛在西医中属于心绞痛范畴,可见患者自述或按压心下部疼痛不适。《金匮要略》[15]提出“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可见心下痛为实证的一种。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大柴胡汤治疗心绞痛同样受到学者重视。孙艳[16]等将大柴胡汤合并消心痛运用于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疗效优于对照组。另一方面,《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明确提出:“诊得心脉而急……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论述了“心疝”与少腹的关系。《灵枢·胀论》中也有相应论述:“微滑为心脉,引脐,小腹鸣”,指出通过听诊少腹鸣,触诊少腹有形,患者心下疼痛,结合舌脉可提示有寒凝心脉之“心疝”,应以散寒止痛之木香散或四逆汤治之。
3.2 腹诊其他部位
3.2.1 腹内压与心脏 腹内压指腹腔内稳态压力,正常人腹内压为5~7 mmHg,大于12 mmHg为腹内高压,大于20 mmHg为腹腔间隙综合征[17]。研究显示,腹内压增高可引起炎症细胞因子激活,介导体内免疫反应[18]。同时刺激体内白介素(IL) -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分泌[19],导致多器官衰竭。
余剑[20]等通过实验证明,腹压高确可增加心脏负荷,影响心脏功能。腹压增高时,胸腔压力随之增高,冠脉和主动脉受压,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提高,激发血管内皮因子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缺血缺氧,加重心肌损伤。宋铁鹰[21]发现,在妇科手术中,气腹压力越高则NT-PROBNP越高,可见腹压升高对心功能有一定影响。
老年便秘患者排便时腹内压急剧升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急性损伤,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十分重要。各种其他原因导致的胸腹压增高如胸水、腹水,应当控制原发病并降低腹压,以免造成由于胸腔压力升高而导致的心脏不适。诊断心脏疾病时,常规腹诊腹内压情况可降低误诊、漏诊率。
3.2.2 肝胆疾病对心脏的影响 《薛氏医案·求脏病》[22]有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指出肝气调达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很大。《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表明肝主筋膜,人体的运动、生理活动、五脏的代谢与肝脏关系密不可分。人体筋膜无处不在,心脏的舒缩功能也受到肝脏的调护。五脏相生相克,心气虚则无力制衡肝木,易形成肝气郁结,肝郁日久化火,火易耗伤心血,影响心脏功能。可见在心脏疾病的诊疗中,腹诊对肝脏的评估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难经·五十六难》[23]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肋下,如覆杯,有头足……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患者诉胸胁苦满、胁肋胀痛、胁下拘急时,应当通过腹诊胁肋部,当胁肋部下压抵抗、压痛或深压痛时应进一步检查肝胆疾病,此时应以疏肝理气之法治疗由于肝失疏泄导致的心脏疾患。
3.2.3 脾胃疾病对心脏的影响 从生理角度上看,心属上焦,脾属中焦,心脾关系密切仅一膜之隔。《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可见饮食入胃,经过运化腐熟,脾气传输,上输于心,化赤为血,流经百脉。脾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决定了心血是否充盛、心脏功能是否良好[24]。从病理角度上看,“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阻滞气血运行,形成瘀血等病理产物影响心脏功能。
有研究发现[25],胃肠系统内壁中有神经感受器,当饱食、便秘等刺激胃肠神经感受器时,易引起儿茶酚胺物质分泌增加,刺激交感、副交感神经,造成心肌损伤、心绞痛、心律失常。流行病学研究证实[26],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之一,Hp菌感染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感染人群[27]。
心脏疾病腹诊时当考虑脾胃疾病,若脾气虚则可见面色白光白甚至浮肿,腹部压痛喜按,此时应健运脾胃,补益后天之本。若发现患者腹部紧张、燥屎内结、频转矢气,考虑胃热内生,应用阳明下法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4 总结与展望
4.1 腹诊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的论述。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合理应用腹诊,可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心脏疾病诊疗中,通过胸部触诊可以直观体察心脏跳动、血流情况,判断气血运行;通过腹部触诊,综合评估腹直肌紧张程度,肝脏、脾脏生理病理情况,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对疾病进行更全面的认知。临床上,典型心脏疾病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可直接诊断,如何降低非典型心脏疾病误诊率,提高心脏病检出率、治疗率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常规应用腹诊可有助于疾病鉴别诊断。
4.2 目前腹诊技术仍停滞不前,关于腹诊仪的探索尚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腹诊技术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腹诊在心脏疾病诊疗中的使用有待规范化、标准化。另一方面,经脉的循行具有一定规律性,相应经别、经筋、皮部对应脏腑器官已成为中医学界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腹诊是否可更多的挖掘疾病的本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