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痰湿体质不同阶段的脉象变化及特征刍议*

2018-01-22刚,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痰饮病证脉象

徐 刚,魏 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痰湿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中的一种[1],是导致现代社会多种慢性疾病的体质类型,它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及个人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由于痰湿具有黏滞、稠浊、难以消散的特点,所以在临床经常导致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脉象作为中医四诊之一,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临床常见的多种脉象如滑脉、弦脉、涩脉都与痰湿有着密切联系,如何正确判断痰湿体质不同阶段的脉象变化及特征,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

1 痰湿证初期多见滑脉。

滑脉是反映流利度的脉象,是痰湿证患者最常见的脉象之一。《中医诊断学·切诊》中滑脉的主病是痰饮、食积和实热[2]。滑脉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诸过者”指所患病证因诸邪太过而得之,经过切脉诊断,如得涩脉为阳邪有余,如得滑脉为阴邪有余。太过者为实,实者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是也,所以此处滑脉指阴有余而阳未虚的状态。而痰湿为阴邪,痰湿体质之人或病证初期都是符合阴有余而阳不虚的特征,故见滑脉。

《伤寒论·平脉法》中提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此处滑脉产生是阴阳和合合的结果。阴为纯阴,阳为正阳,二者气纯脉方见滑,也说明阴阳相对充足的状态是滑脉产生的基础。

因此笔者认为,滑脉除了见于痰湿体质特征的健康人群外,更多见于痰证、湿证的早期。病证早期患者身体尚健,阳气未衰,阳气的推动力量尚充足,所以气血运行流畅,脉来流利,符合《伤寒论》中“阴阳和合,故令脉滑”的论述。临床上滑脉还可以见于痰饮初期湿热的患者,因为痰湿之邪黏滞易阻碍气机运行,使阳气郁而化热,湿热相合集聚于中焦,可见患者口渴喜冷饮而恶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的临床表现。

2 弦脉见于痰湿证日久,阳气始衰的脉象。

弦脉是脉体较硬、紧张度较高的一种脉象,其形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临床多见于气滞、痰饮、诸痛等病证,提示胃气衰败。胃气一般泛指人体正气中的阳气。《脾胃论》中说:“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3]”《内经》中关于弦脉的论述也可以看作是对阴阳消长变化的描述。《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这里弦脉是以春天常脉出现的,春季的特征是阳气渐长、阴寒未退,其结果是阳与阴争,如破土而出之春苗。其中软弱轻虚是阳气初生的表现,端直以长是阴寒外束的征象,此为春之常脉,符合春季阳长阴消的特征。如果见弦脉如长杆或如张弓,乃至如循刀刃则是为病脉,皆因阳气衰败于内,无力生发故脉失柔和;死阴束缚于外,故脉道紧张而弦硬。

肝胆病、气滞、诸痛都可以见到弦脉,提示阳气生发之力不足,阴邪外束过强。痰饮证为何也能见到弦脉呢?笔者认为多因痰饮日久,黏滞不去,阻碍气机,加之阳气以衰,推动生发力弱,所以脉由滑转弦,此也是符合阳虚阴束的道理。治疗不仅需要疏肝理气化痰,还需适当培补中气以补阳气之不足。

综上所述,痰湿体质之人如果见弦脉多处于阳气渐衰的阶段。

3 老痰、顽痰、精血衰少多见涩脉

涩脉与滑脉同为表现流利度的一种脉象,但与滑脉相反,其特征是“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提到:“脉来如刀刮竹,而往来甚难者为涩。[4]”现在认为脉形较细,脉势涩滞不畅,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是其脉象特征。主病为伤精血少,气滞血瘀,痰食内阻。

脉象特征截然相反的一对脉象,都可以见于痰证患者,其原因是痰证患者不同阶段的病理本质不同。

笔者认为涩脉常见的原因有虚实2种,气滞血瘀为实,脉来涩而有力;伤精、血少为虚,脉来涩而无力。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提到:“脉来现涩,是涩为阴脉,主阴血不足,故当病痹。[5]”痹为痹阻不通之意,阴血不足、脉道不充、血行不畅故脉来现涩,其病为痹。而痰食内停则属于虚实夹杂,痰饮、食积本是实证之因,但由于停滞体内日久,加之患者气血以衰、久而生变,称为“痰食胶固”。胶固者黏稠而干,因血少而津亏,津亏则质稠而干,此称为顽痰、老痰。《症因脉治》中提到:“老痰即结痰。顽痰坚结胶固……即老痰。[6]”《丹溪心法·痰》:“因火邪炎上,熏于上焦,肺气被郁,故其津液之随气而升者为火熏蒸,凝浊郁结而成。岁月积久,根深蒂固,故名老痰郁。”又云:“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是老痰。[7]”可见,涩脉所主之痰证不同于滑、弦,此时病证迁延日久,痰湿不仅阻碍气机更因血少而胶固,因胶固而血阻。治疗需要滋阴养血、培补元气、软坚化痰以去痼疾[8],所以痰湿体质之人如果见涩脉是继阳气渐衰之后,精血又现亏少,为虚实夹杂、顽痰久病的阶段。

现代社会由于饮食、劳逸、起居习惯的改变,以肥胖为典型表现的痰湿体质及病证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健康[9]。脉诊作为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同病异治”的辨证依据,对中医防治痰湿类疾病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痰饮病证脉象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