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的思维特点探析*
2018-01-22杨化冰
张 翀,杨化冰,王 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 430065)
象思维是指在彻底开放而不破坏事物所呈现象之自然整体性的前提下,对事物进行概括,探索事物整体规律的思维,即为意象思维[1]。象思维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树人研究员认为,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乃是区别于逻辑思维的一种思维[2]。但是中医青年学子以及社会大众都是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而来,在面对象思维的时候常常产生抵触情绪,对中医理论的认知形成障碍,所以厘清象思维的思维特点,认识到象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运作的结果,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1 象思维的含义
象思维是借“象”之形式而搭建现象与规律关系的学说。象思维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即物象、意象、大象。人类通过感觉和知觉接触世界万物,从而获得万物的象,这是象思维的初级层次物象。当具体的物象被主体感知到就称为意象。参悟意象领悟道,进入动态整体直观,不再具有任何具体物的形象而是包容渗透万物,这就是象思维的最高层次大象。
2 象思维的特点
象思维具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运作的特点,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非逻辑思维为主导的一种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多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分析、抽象、比较和分类都是逻辑思维最常见的方法;非逻辑思维则包括直觉、灵感、想象、联想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3]。
2.1 象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虽然中医学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属性,但是中医学首先是医学,其自然科学属性应该是其最主要的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长林研究员认为,象思维是一种从时间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虽然是主体和客体的相融,但是主客相融过程中包含主体对客体的“观”“取”行为,“观”就是观察,“取”就是选择、比较和归类。如《黄帝内经》中提及的“仰观”“俯察”“远取”“近取”等。所以部分学者认为,研究中医逻辑学是中医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且指出中医的逻辑思维方法具有一种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相统一而以辩证逻辑为主、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相统一而以演绎逻辑为主的独特风格[4]。
2.2 象思维以非逻辑思维为主导
不过对于象思维来说,逻辑思维虽然是基础,但非逻辑思维才是主导,不论是物象、意象还是大象层次,非逻辑思维中的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都在各层次中起重要作用。
2.2.1 物象层次中的直觉思维 象思维的物象层次中首先运用的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或者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等。物象层次中人类通过感觉和知觉接触世界万物,从而获得万物的象。
2.2.2 意象层次中的直觉思维 意象层次中虽然大量使用逻辑思维中的类比思维,但是直觉思维也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觉思维虽然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活动,但一旦参与到类比推理中,则可激发类比推理的创造性功能,因为直觉可以直接抓住事物本质,迅速将瞬间的信息转移到未知的创造性研究中,形成创造性通道[5]。自然界的各个层次之间具有不同的质,多数情况下没有直接线性的形式逻辑通道,所以在阐释“整体观念”这种需要把自然界各个层次纳入其中的概念时,逻辑思维中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就无能为力了,因为他们只能在同质同类的对象之间推导,若想阐释质的差异造成的非连续性,则必须要直觉思维这一类创新性思维参与其中。
2.2.3 大象层次中的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中医学中最具创造性的概念非“气”莫属,“气”包容渗透万物而又不具有任何具体物的形象,这就是象思维的最高层次-大象。就如老子所言:“大象无形”。在象的流动和转化之中,感知到外在的象被消解,进而生成把握整体内涵的气象。把握这种大象必须超越外部感知而转向内视,这不仅是认知更是境界的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把这种境界称为“悟”,它要求对一切怀有好奇之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回复心灵涵纳万物的功能,才能真正进入自由和原发创生的境界[6]。大象层次是象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方式的关键所在,这个层次具有主客相融、体象相融的特点。
《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就属于主客相融的认知方式。刘长林认为,大象层次时主体必须保持“内静外敬”的精神状态,懂得尊重客体, “也就是向宇宙彻底开放的状态,在‘因’‘顺’对象的自然存在和流行中,寻找其本质的规律”[7],这个过程中“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此时 “认识世界的渠道不限于感觉器官,心灵借助‘气’可以直接与世界相通”[8]。中医教材中把“气”定义为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其实这仅是气在人体中的物象。从大象层次来说,“气”是时间属性占优势的实在(与空间属性占优势的物质和物理场不同),是生命流程和生命感受的承担者和推动者[8]。在“气”的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主客之间打破二元对立的关系,转而进入主客相融的认知方式,这个过程中直觉思维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它能使类比超越时空局限完成特殊到特殊的飞跃,从而形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充斥宇宙的“气”的概念。直觉思维是畅通思维的支架,在认识活动中能使思维者茅塞顿开。
大象层次的另一个特点是体象相融,在物象层次中主体“观”“取”的对象是“体”和“象”。以人为例,人是生物机体、心灵道德和审美求真的统一,三者共同表现于外的现象属于“象”,生物机体属于“体”。物象层次时,“体”和“象”之间具有不易改变、相对稳定的特点。但是在大象层次,“体”和“象”之间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体”和“象”之间的界限是以人为本位划分。如从无限宇宙的角度来看,则具有体象融合的特点[9]。在这个认识过程中,除了直觉思维之外,想象思维、灵感思维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想象活动是从主体需要的特殊意义上去把握对象和境况,能使思维产生跳跃,形成巨大的创新功能。而灵感认识活动所提供的触发信息超出了传统思维的范围,依靠类比推理直接转移到未知的创造性领域中,引发创造性成果。
2.3 象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运作的结果
人脑程序既采用逻辑语言又采用非逻辑语言,象思维也具有这种特点,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作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物象层次中人类在运用直觉思维的同时还会运用逻辑思维。经络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首先通过观察发现各种循经感传现象,在直觉思维的指引下获得最基本的经络之象,在此前提下通过观察沿十二皮部发生的皮肤病变等,运用逻辑思维比较法,也就是确定对象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逻辑方法,从而获得较为详细、准确的经络物象。由此可见,物象层次中以直觉思维为前提、逻辑思维为核心。逻辑思维是连续性、因果性的思维,它在经络概念形成过程中起量变作用。
意象层次中常常使用逻辑思维中的类比思维,其运用的前提是事物间的同构关系。逻辑学家格·克劳斯说:“获得正确类比的可能性是基于自然界本身是一个合乎规律的体系,其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10]”类比思维虽然建立在逻辑论证的基础之上,但是只有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参与,才有可能实现思维的创新和飞跃。
正是因为这两类思维的协同作用,才使象思维在阐释宇宙宏观问题时具有极大的优势,因为它可以打破传统逻辑推理的思维局限,把看似毫不相关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联系起来。如经络在解剖学中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如果仅仅从物象层次解释经络,人们对于经络的理解会习惯性地注重对物质实体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但是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没有实物对应的经络概念上就会遇到障碍。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经络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3]。所以对于没有物质实体对应的概念,可以先从物象层次入手,然后再转入意象层次来理解。如经络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首先通过观察获得经络的物象,但是经络在人体中具体运行的路径无法通过常规观察可得。古圣先贤在观察的基础上,在直觉的指引下,把对客观世界山川、河流的认识类比人体的经络,从而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由宏观到微观的过渡。用山川、河流类比人体经络的过程是一个基于逻辑思维量变为基础的质变过程,属于象思维的意象层次,这个过程就是类比思维与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协作完成的结果。
综上所述,逻辑思维虽然只是在物象层次中起核心作用,在意象、大象层次都只是辅佐作用,是非逻辑思维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对于象思维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没有逻辑思维作为基础,那么非逻辑思维完成的就不是想象和飞跃,只能是脱离现实的幻想。
3 阐释象思维特点的意义
通过厘清象思维的思维特点,把象思维从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两方面阐释具有开放自我系统的作用,把象思维从物象、意象、大象三个层次来阐释则具有建立中医自信、突出心灵作用的意义。
2007年,课程改革学家马扎诺提出了认知目标分类学,将人类的学习过程描述成思维系统作用于知识系统的过程。思维系统由认知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组成。自我系统是学习的总开关,当有新任务到达时,自我系统决定是否介入[11]。马扎诺认为,如果自我系统关闭,再好的元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只能闲置。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在其中思维,但近代以来,在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崇尚逻辑思维贬低非逻辑思维的倾向[2],如果仅仅从非逻辑思维阐释象思维的话,会导致以逻辑思维为思维模式的人关闭自我系统,拒绝接受象思维。所以强调象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运作的结果,那么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在面对象思维的时候开放自我系统,尝试接受这种思维方式。
将象思维以物象、意象、大象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地进行阐释,不仅能体现三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还可以很好地展示与西方思维模式的异同。尤其是大象层次的阐释,可以明了东方思维的独特之处,从而建立中医自信。同时“气”和心灵在大象层次的重要作用,可以提醒大家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过程中,除了勇往直前还应追本溯源,正如刘长林所言:“人作为认识主体是亿万年进化的产物,任何人造仪器不能替代,要像传统中医那样,注意研究和开发人(医师)的认识潜能。尤其在研究‘气’的过程中,更要发挥心灵的特殊作用。[8]”
4 结语
古圣先贤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中的直觉思维贯穿于象思维的每一层次,正是这种创造性让象思维在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价值。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为天地立心”的宽广胸怀和“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恢弘辽阔的宇宙观。但是在这个逻辑思维大行其道的时代,正确认识逻辑思维在象思维中的作用,科学阐释象思维的特点,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医并理解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