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语小掌故

2018-01-22文柴欣

老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桑梓书房汉语

文柴欣

很多时候,我们会碰上一些词语,看着似懂非懂,对它们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如果想更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的含义,不妨从了解它的出处开始。

【从“胡言汉语”到“胡言乱语”】

据禅宗典籍《五灯会元》,曰:“达摩见武帝意旨如何?”师曰:“胡言易辨,汉语难明。”达摩难明汉语,梁武帝则不懂胡言,故“胡言汉语”渐生瞎说义,如元杂剧《村乐堂》写道:“休听这孩儿胡言汉语。”汉族人大多不愿用贬义形容汉语,于是“胡言汉语”渐演变成“胡言乱语”。

【“坐失良机”之“坐”】

该成语是“坐着而失掉机会”之意吗?不是。民国语文大师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解释:“坐,犹徒也,空也。”即徒然、白白地的意思。如南朝梁江淹“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唐朝韦应物“坐度此芳年”句之“坐”,显然就是用的此义。故《汉语大词典》解释:“坐失:白白地失掉。”

【哪“十恶”不赦】

《大学衍义补》载:“十恶之名……起于(北)齐而著于唐。”具体是:1.聚众造反;2.破坏皇家宗庙、陵墓和宫殿;3.官员背叛朝廷;4.冒犯皇室尊严;5.谋杀父母等尊长;6.不孝,或在为父母守孝期结婚作乐;7.虐待或谋杀亲属;8.亲属间通奸;9.杀害无辜;10.以下犯上或虐杀同僚等不义之举。

【为何称故乡为“桑梓”】

柳宗元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句,其中“桑梓”便指故乡。栽桑可养蚕,蚕丝是古人衣料的重要来源。桑葚可食,枝干皆有用。而梓,古人说“盖木莫良于梓”,是建筑、造船和制家具的良材。所以古人喜欢在家前屋后栽桑种梓。因此,人们常以“桑梓”代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何谓“南书房行走”】

有人把它解释为“可以自由进出南书房”,不当。清制,“行走”指本有官职而被派到其他机构办事的临时职务,如“军机处行走”。南书房因地处故宫乾清宫西南隅而得名,本是康熙早年读书处,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始选派翰林或翰林出身的官员到此当值办事。其地位甚高,一度成为发布政令之地。有不少著名文人学者入值过南书房,如张英、高士奇、王士贞、朱彝尊、方苞、戴梓等。雍正朝以后设立军机处,南书房逐渐失去中枢机要的作用,成为专门侍奉皇帝读书消遣的文学机构。

【“文章”原本是彩色图案】

在古代,“文章”一词与其现代意义迥异。“文”和“章”都指有色彩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叫“文”,红白相间叫“章”。“文章”二字连用,即指色彩斑斓的图画。“文章”被译为现在的“文字作品”之意始于汉代。那时,社会上崇尚文字的风气极浓,人们都喜欢用“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今天的“文章”,成为专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

【“红男绿女”由来】

古今男人穿红、女子穿绿者并不是很多,为何有“红男绿女”之说?原来,古代男子考中状元要穿红跨马志喜,当上大官便可穿上红或紫袍,而女人封为诰命夫人就可赐穿绿袍,这就叫披红挂绿。古时百姓梦寐以求的,就是子成龙,儿媳得到封赏,故“红男绿女”反映了人们的企求和祝愿。

猜你喜欢

桑梓书房汉语
吴阶平:国之大医 情系桑梓
学汉语
把自己关进书房
童年的小书房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品鉴书房
耿飈:桑梓情怀深如许
姜睿:琴心剑胆 回报桑梓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