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推进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
2018-01-22沈贵银
沈贵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基地,江苏南京 210014)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1-2]。全面小康关键是农村小康,四化同步关键是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将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着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打造发展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促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1 创新驱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
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长期持续经济增长动力均来自于供给端的革命性突破[3]。“斯密增长”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有赖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市场的深化和扩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库兹涅茨增长”强调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人口、资源等要素投入的增加,生产效率的增长率,以及经济结构从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占主导地位转变。而“熊彼特增长”则强调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4]。
从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看,首先得益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释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水平显著提高,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兴起,又为农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奠定的坚实基础。其次,随着资本、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持续增加,再加上国家对农业生产持续实施政策扶持,显著提高了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目前江苏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80%以上,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也达到了67%,为确保江苏省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江苏省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成本与国际价格的双重挤压,要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三重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业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布局主要农产品产能。真正形成契合消费需求,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5]。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要在“深化农业分工与专业化合作,推进各类形式适度规模经营”[6],加大投入,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基础上,突出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2 着力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渐从以往的高速状态过渡到目前的中高速水平,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期待。宏伟而精细的规划是改革部署的前提和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机制是改革落实和成效的核心[7]。
2.1 推进制度创新,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从本质上说,供给侧改革的制度供给含义就是要提供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重视新制度供给以释放制度红利。通过制度供给和变革,降低经济发展的制度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要素的流动性和配置效率,扩大资源优化配置空间,使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收益有效匹配,以实现市场经济的效率目标。此外,制度供给中也要注重维护公平,通过分配制度变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涉及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匹配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力布局调整、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创新、生产方式转变等问题,也涉及到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劳动者素质提升、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土地、金融等要素资源供给的制度创新等生产关系调整的问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将通过释放制度红利,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机制。一是要在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在保护农户承包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形成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通过土地经营权共享形成服务集中型规模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二是着力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工商企业家等从事农业一二三产业,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三是创新农村金融保险制度。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向优化农业供给倾斜,创新金融保险产品供给、扩大金融保险产品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完善金融保障风险管控机制,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能力。四是创新城乡发展一体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平等交换,引导和规范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农业二三产业,推动要素资源向农业优势产业集中。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对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网络。优化配置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农业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与外部环境。
2.2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要素供给优化,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在要素投入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是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8]。在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创新是核心的经济增长动力。通过优化技术创新,为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支持,降低过剩产能和无效产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弥补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力的减弱。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并享有创新带来的市场收益,为技术创新带来持续动力。另外,供给侧的技术创新对需求侧也具有改善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相关产业竞争力,促进出口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
适应新常态,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把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核心[9]。受制于资源环境约束、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产品市场的全面放开影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等多重制约,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对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要素红利日益消退,经济增长动力将从传统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必须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力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江苏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导向与产业化导向,突出创新重点,提高创新效率。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中粮食生产、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生态循环、信息农业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重大科技瓶颈,主动对接国家五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国家新的重大科技计划,切实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重大农业科技研究,区域性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有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推广一批重大农业技术,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一是发挥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农业创新与服务要素聚集平台作用,深化种业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建立“育繁推一体化”机制,着力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着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扩大农产品保鲜、加工、烘干机械应用,以农业机械化来引领支撑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体系。三是推动现代农作物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畜牧业高效养殖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设施园艺与畜禽标准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创新,着力构建现代高效动植物生产技术体系。四是促进资源环境生态高效利用、节本增效技术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产体系。五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农业、智能农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构建现代信息农业与智慧农业技术体系。
2.3 以需求为导向,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而需求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总体上将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先行国家食物消费变化的经验事实显示,这一阶段食物消费存在峰值,食物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我国食物消费将进入总量增长、增速放缓、结构变化、转型升级时期[10]。一是生产与消费将继续增长,但消费增长更快,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仍将呈现紧平衡状态。二是重要农产品消费增长特征主要表现为:食用性消费中,除口粮消费保持基本稳定外,其他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非食用性消费中除种用消费保持稳定略降以外,其他消费也将呈现较快增长。但随着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人均食物消费峰值的接近,食用消费增速放缓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同时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工业用粮消费的增速也将趋缓。三是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更加明显。不同消费群体对农产品总量、品质、质量安全水平等有着不同的诉求。以城乡贫困人口为代表的群体仍需要满足数量上的要求。与此同时,更有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城市白领群体、中产阶层等)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优质农产品消费增加和绿色有机农产品消费群体扩大与消费数量增加。四是随着“互联网+”进入农产品营销领域,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等新型流通业态快速发展,销售渠道多元化,农产品消费的便捷性与简约化程度大大提高。加工与保鲜技术的发展,再加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节奏推动户外消费、加工与半加工品消费快速增加,带动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新型食品工业发展,居民家庭中原料性农产品消费增长趋势放缓,加工性食品消费需求更加旺盛多元。消费需求的变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农产品供给方式,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仅要满足数量上的要求,更要在结构、品种、品质、质量安全等方面适应消费需求出现的新变化,使供给更加契合消费需求。
3 创新驱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3.1 紧紧围绕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点任务,实施全面创新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产品从品种、产品到品牌的系列创新。主要口粮作物育种方向调整到优质食味、高抗新品种培育;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小众化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溯源体系建设与技术研发,开发优质、安全农产品等;推进分级与精深加工,开发营养健康、药食同源的功能性产品等;培育苏字头农产品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品种品牌。二是坚持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核心,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从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入手,推进包括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农艺与农机结合、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现代农作物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节本增效技术、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业信息化与智慧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休闲观光技术体系等农业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三是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本,推进现代农业业态创新与融合创新。培育壮大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定制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等农产品加工业,农资配送、耕地修复治理、病虫害防治、农田托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农村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科技型、文化型、功能型、生态型、服务型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农业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创业就业与增收渠道。四是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推进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创新。针对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等实际情况,加强农业生态系统氮磷、有毒有害化学品与生物、重金属、农林有机废弃物等污染机制基础理论及防治修复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提升技术、产品和装备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围绕太湖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制定重点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有效遏制农业面源问题;加强肥药减施、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农田系统生态修复等技术创新,构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格局,促进农业发展、生态协调、环境改善相互融合与统一。
3.2 加快支撑平台与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依据产业链布置创新链,着力构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协作联盟建设。整合区域内农业科教资源,按照职能、任务、区域、研究特色等不同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纵向、横向交互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区域协作联盟。二是完善产学研一体联合研发机制。以农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三是建设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农业创新资源集聚区域,以及农业行业骨干企业、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创业园、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引导科技成果对接特色产业需求转移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大力发展“星创天地”。2016年科技部“发展星创天地工作指引”中指出,“星创天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是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要通过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结合,按照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构建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满足新农民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3 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一是明确不同主体的定位与作用。在整个农业科技创新链条中的参与主体有科研院所、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服务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家、职业农民、新农民等)以及政府推广部门等,但各自应有不同分工,发挥各自作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科学研究)主体、企业等主体是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农业推广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推广主体(这种推广既有公益性的推广服务,如重大动植物疫病预测预报与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等,也有市场化推广,主要是由市场化中介服务组织来承担的有益性质技术推广服务)。不同主体对科技诉求不一样,在创新链中地位作用不一样,相应在培育与支持方式方面也应有所区别。二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健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利益激励机制,使科技推广成效与科技人员利益挂钩。三是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与大学科研人才以技术、品种权等参股企业,到企业兼职,挂职和签订合同方式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完善企业与科研单位及大学之间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3.4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支持创新政策
结合落实江苏省科技创新四十条,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调整与创新领域的拓展;支持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机制体制创新、支持不同类型平台建设,支持不同类型主体培育,完善涵盖全产业链与创新链各环节的农业科技政策。
一是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基础研究长期支持机制。加大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平台建设力度。特别是对引进国外知名科学家、团队或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建立的公益性研发机构给予直接奖励。优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财税支持方式,将创业创新项目纳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范围,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积极支持;切实落实好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
二是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根据农业企业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完善科技融资服务体系。开发符合创业创新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权属清晰的包括农业设施、农机具在内的动产和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提升农村创业创新人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完善信贷担保机制。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探索发展农业科技保险。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补偿机制,发挥好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保险贷”等产品的精准支农作用。
三是落实好用地政策。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用地政策。鼓励返乡下乡人员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赁等形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农业产业,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创业创新。
四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必须让技术发明者获得额外利润才能推动企业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提高成果转化收益;对公益性、基础性、产权界定难度大的成果,加大政府后补助与奖励力度。
五是构建创新资源共享政策。推动创新资源向创新创业者开放。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技术转移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以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等,将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数据文献、科技成果、创投资金等向创新创业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