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域下《红楼梦》方剂名英译原则探析

2018-01-21朱文晓童林宋世豪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中医药

朱文晓 童林 宋世豪

【摘要】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所提出。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及其翁婿闵福德所译的《红楼梦》两译本为例,对《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中医药方剂名英译原则进行比较与探讨。《红楼梦》中的方剂名蕴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因此《红楼梦》中的方剂名翻译需要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应该遵循准确性原则、简洁性原则、继承性原则和回译性原则。

【关键词】目的论 中医药 方剂名 《红楼梦》 英译原则

一、引言

有学者统计,“《红楼梦》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计290多处,5万余字。使用的医学术语161条,描写的病例114种,中医医案13个,方剂45个,中药125种,西药3种”,《红楼梦》中有大量中医药文化信息可供挖掘。本文结合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拟在国内中医翻译学者有关方剂名英译研究的基础上,探析《红楼梦》中方剂名英译原则,为涉医文学中方剂名英译提供借鉴。

笔者在CNKI中输入关键词“红楼梦英译”“红楼梦方剂”“红楼梦目的论”“目的论红方剂”等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近十年间有关“红楼梦英译”的文献多达9492篇,与“红楼梦目的论”有关的文献有2654篇,有关“红楼方剂”的文献有431篇,与“目的论红方剂”相关的文献为0篇。因此,对《红楼梦》中的医药文化以及方剂名英译研究十分必要。

二、《红楼梦》两译本方剂名对比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教授弗米尔“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一文中,率先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目的论认为,“忠实”“对等”等翻译理论在目标文本产生中,不再起决定性作用;相反目标文本的产生是由其目的所决定。这一目的则根据翻译发起者(即客户或委托人)来决定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为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翻译目的论将翻译活动的目的性放在首要的位置,认为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战略,是翻译中的最高法则”。也即译者的重点从翻译策略技巧转移到翻译活动的目的上。

近100余年间《红楼梦》译本有20余种,全译本12种。“要展开对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红楼梦》全译本固然是最好的研究资料”。因此,本文以杨宪益英译本与霍克斯英译本为范本,对两译本中方剂名英译作如下分析:

1.紫金锭

杨译:purple-gold pills.

霍译:the Old Gold Anti-Fever Pastilles.

紫金锭“为开窍剂,具有辟瘟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等”。

翻译目的论“是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即‘目的决定论”。杨译本为purple-gold pills,霍译本为Old Gold Anti-Fever Pastilles.杨宪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传播中华文化为目的,采用异化策略。霍译本作为海外汉学家以意义再现为目的,多采用归化策略,故译为:the Old Anti-Fever Pastilles.但紫金锭的功效并非去热而是解诸毒,霍译本属于误译,这在译入语读者中容易产生文化失真现象。类似的误译现象还有十香返魂丹(Ten- Spices Restorative pills)、至宝丹(Wonder-Working Powder)等。

2.屠苏酒

杨译:New-Year wine.

霍译:New Year's Eve wine.

《本草纲目》载:用赤木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绛囊乘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问,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渣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屠苏酒是在除夕之夜喝的养生防疫药酒。

前文指出,目标文本的产生是由目标文本的目的所决定,这里的目的指向为目的语而非源语。对于文学作品中方剂名翻译,主要是为了传播中华文化,杨译本为New-Year wine,霍译本为New Year's Eve wine。显然两位译者都注意到了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在翻译时保留了屠苏酒的饮用时令信息,虽只还原了部分信息但目标语读者结合本地类似节日可产生相似的文化图示。类似的翻译还有二至丸(Two Solstices Pill)、三才丸(Heaven,Human and Earth Pill)等。

3.调经养荣丸

杨译:The fortifying pills.

霍译:pills designed to regularize her periods and make some new blood.

该方剂出自《治疹全书》,有补血清热之功效,“适用于妇人月事后5~6日,发热见疹,则血室空虚,热邪乘虚入内,重则妄见妄闻,如见鬼祟,昼时了了,夜时谵语,轻则常发夜热,变成疹瘸怯者”。

根据目的论,连贯原则指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景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理解。杨译本为the fortifying pills,根据韦氏词典fortifying:(1)to make strong;(2)to strengthen and secure by forts or batteries;(3)to add mental or moral strength to;(4)to add material to for strengthening or enriching。显然fortifying无法将该功效准确传达出来。霍译本为pills designed to regularize her periods and make some new blood,即調经补血的药丸。霍译本比杨译本更加完整地传达了方剂功效,但过于冗长,在文本中缺乏语际连贯性,故不建议采用。调经与养荣之间存在功能交叉,笔者建议译为blood-enriching bill,将该方剂的主要功效译出,既能增强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也达到了语际连贯。

4.冷香丸

杨译:Cold Fragrance Pills.

霍译:Cold Fragrance Pills.

冷香丸是《红楼梦》中少有的杜撰方,在中医学典籍中找不到其出处。但有学者指出曹雪芹“用冷香丸治宝钗之证是中医学用药的典范”,“冷香丸药方把雨、露、霜、雪节气天水入药是严谨认真的,其作用是升发、防腐、润肺、泻热、杀祟、灭菌和补益五脏,适合治疗宝钗的胎毒热证”。

两位译者都将这一方剂处理为Cold Fragrance Pills,一方面,可以使译入语读者从源语文化的角度考虑方剂名英译;另一方面,体现了冷香丸的隐性意义,能够体现薛宝钗“完美的封建淑女形象。在霍译本中,可以见到许多相似案例,比如十香返魂丹(Ten Fragrances Revivifying pills)、香雪润津丹(Fragrant Snow quencher)等。

5.天王补心丹

杨译 heavenly-king-fortifying-the-heart pills.

霍译 The Deva-king Cardiac Elixir Pills.

天王补心丹“为安神剂,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经多番考证,认为其原始方为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补心丸方,毗沙门为梵语是佛教中的多闻天王,天王补心丹中的天王即毗沙门天王。

“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其中“目的(skopos)”一词“常指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目的即交际目的”,杨译为heavenly-king-fortifying-the-heart pills,将毗沙门天王意象隐去,并没有影响读者理解,为可取译本;霍译本为The Deva-king Cardiac Elixir Pills,根据维基百科,印度教中Deva指提婆,表示神明、圣灵,也指天龙八部中的天众,指代男性,女性的神为提毗(devi)。显然霍克斯的Deva-king并不忠诚(fidelity)于“天王”,不利于源語文化的传承。笔者则建议将其译为Celestial Emperor Heart-Tonifying Pill,信息密度较高且保留了源语文化。

三、讨论

《红楼梦》的方剂名英译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观。由于缺乏针文学作品中方剂名翻译原则作指导,一些方剂名翻译存在误读现象。在目的论指导下笔者认为《红楼梦》中的方剂名翻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准确性原则

翻译的目的在于交流,只有将源语信息准确忠实的传达出来才能有效交流。特别是对于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方剂,若出现误读或误译现象会严重误导译入语读者。而《红楼梦》作为在海内外均十分流行的文学名著,“译者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传统中特有的语言文化因素,那就永远无法真正地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方剂名误译不仅影响中医药文化传播,更会对人物性格、中医科学性带来损害。因此,笔者建议文学作品中方剂名英译首先要体现准确性原则。

2.简洁性原则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根基的方剂名继承了中国汉字简约美的特点,许多方剂名以高度浓缩、甚至四六句的形式出现。比如,四君子汤(Four Gentlemen Decoction)、玉女煎(Jade Lady Decoction)、史国公浸酒方(Shi Guogong Medicinal Wine)等,这为方剂名英译带来了启示--我们是否也可以如此简约、凝练地翻译方剂名?答案是可以的。如上文提到的调经养荣丸,霍译本为pills designed to regularize her periods and make some new blood,虽然完整地将这一方剂的主要功效表达出来,但太过冗长不利于传播与口述。笔者建议译为blood-enriching bill,能增强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也达到了语际连贯。因此,笔者主张对于《红楼梦》中方剂名英译要体现简洁性原则。

3.继承性原则

继承性原则指在对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文化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医学术语进行翻译时,要最大程度上保留其文化内涵、民族特色。在对文学作品中的方剂名进行翻译时,我们既要体现其文学性,也要体现其文化性。在翻译《红楼梦》方剂名时,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其文化信息。因此,笔者建议对于文化性较强的方剂名,要体现继承性原则。

4.回译性原则

“所谓回译性原则,指的是英译的方剂名称在形式上尽可能与其中文形式相近,这样中国的读者听到或独到某一方剂名称的英译形式时,脑海里就能反映出其中文形式,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回译性原则的优点在于降低读者的阅读负担,在文学作品中将复杂专业的方剂名简单化处理,同时,回译性较强的译文有利于使目的语读者从源语文化的角度理解原文。当然,回译性不是一味直译,“应在‘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神似‘化境”。

四、结语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巅峰之作,杨译本和霍译本分别从不同的翻译目的出发,对《红楼梦》方剂名进行英译。笔者认为,《红楼梦》等涉医文学中的方剂需要保留美学特征、文学特性。因此,建议采用准确性、简洁性、继承性和回译性原则,实现《红楼梦》艺术性与知识性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胡献国,郑海青.红楼梦与中医[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段自力.翻译目的论介评[J].渝州大学学报,2000,(02) :81.

[3]王理.从翻译目的论看《红楼梦》宗教文化的英译[J].科教文汇,2017,(10) :176.

[4]冯庆华.红楼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王淑民.天王补心丹的原始方[J].中成药研究,1983,(12) :37.

[6]黄勇昌.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演进历程正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1) :72.

[7]裴雪重.对《红楼梦》中冷香丸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1) :3507.

[8]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8.

[9]管雪兰,李思龙.论译文的回译性与翻译[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89.

[10]胡克莉.文化翻译视角下的《红楼梦》判词英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82.

猜你喜欢

目的论红楼梦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