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 张謇的理想国

2018-01-21张博

中华儿女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张謇实业南通

张博

南通东频黄海,北靠盐城,西接泰州,南临长江。南通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州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

百年前,“一代儒商”张謇“以强毅之力行其志”开启了南通现代化的历程,缔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辉煌。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南通人传承着“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通商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南通基本已形成了以轻纺为主体,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电力、船舶、冶金、建工等多门类相配套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基本平衡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南通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毛泽东说过,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要忘记南通的张謇。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现代精神的实业家、慈善家,一生实践着以实业带动经济、教育、社会全方位发展,以实业滋补慈善的雄图,历经30余年,缔造了一个近现代中国的“理想国”。

张謇与南通

“中国梦”砥砺国人前行,而隐藏在张謇背后的是他那宏大的“实业救国”梦想。张謇,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69年考中秀才,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张謇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决策人物之一。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

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1899年,一座拥有20400枚纱锭的近代化纱厂——“大生”在南通唐家闸建成。“大生”取自《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张謇在成功创办大生纱厂后,又建立了与纱厂相配套的一系列工厂和企业,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产业生产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以大生纱厂为核心,创办了油厂、面粉公司、肥皂厂、纸厂、电话公司等20多家企业,形成一个轻重工业并举、工农业兼顾、功能互补的地方工业体系,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企业集团。

张謇在南通建设的重要特色是实业建设与教育文化建设并重。他曾提出:父教育,母实业。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北的残酷现实,使张謇对教育在救国中的地位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发展实业需要知识、技术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因此,张謇在发展实业初见成效后,迅速创办新式学校,并首先致力于师范。1903年,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通州师范学校成立,旨在培养更多的小学老师。同一时期,张謇还创办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并在本地创办了一批中学与小学,在全国开了风气之先。在创办中等初等学校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张謇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将通州师范农科升格为农科大学,并创办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在上海创办吴淞商船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协助创办复旦学院;在南京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1916年,张謇还创办了由中国人建立的第一所盲哑学校。张謇在教育方面的革新與成就,为自己在江浙乃至全国,赢得了辉煌的声望。

慈善、自治、实业和教育,是张謇一生事业的关键词,是形成“南通模式”的重要元素。张謇认为,在实业、教育之外,“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在张謇的主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养老院、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济良所、栖流所、游民习艺所、恶童感化院、改良监狱、医院等一系列社会机构,成为当时中国1700多个县中,率先初步建立幼有所抚、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地方。

中国人向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理想,对企业家来说,天下太大,唯有治理一方水土。从1903年开始,张謇就致力于家乡南通的城市建设。张謇把自己的事业都投注在南门之外、濠河以南的荒地上。他立誓要在这里建一座中国最好的模范城。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南边的新城道路逐渐宽广,沿着濠河和模范路,南通师范、图书馆、博物苑、更俗剧场、南通俱乐部、有斐旅馆、桃之花旅馆,以及女工传习所、通海实业银行、绣织局等等企业及公共设施比邻而兴。南通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出名的县城。梁启超称之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文学家鲁迅的朋友、日本人内山完造称南通是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

张謇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既是在做家乡的事业,同时也关心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复兴。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忠心为公,是他心中的理想。

张謇精神铸就南通之魂

张謇先生怀抱一腔爱国热情,投身实业,立足南通,“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造就了近代南通的一次惊世崛起。1926年,张骞去世时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400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是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是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张謇无论是创办实业,还是兴办教育,其敢走新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给南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敢为人先”,就是敢于突破传统、超越自我,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体现了勇立时代潮头、引领时代风骚、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进取魄力,这也正是新一轮解放思想所提倡的。而新时代“敢为人先”的具体要求,就是争当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争当解放思想、追赶超越的先锋、争当高质量发展的先锋、争当创业干事的先锋,敢为人先。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如今的南通收获了教育之乡、体育之乡、建筑之乡、纺织之乡等一系列城市名片。

张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一直潜移默化着这一方水土。它是南通发展的灵魂,更是南通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内生动力。

坚守实业的通商精神

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民族工业的先驱者,张謇强烈的爱国热忱、“敢为天下先”的实干精神,随着时代演进,也不断呈现新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催生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营企业家,民营经济堪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与国有经济比翼齐飞,在二、三产业中发挥着“半壁江山”的作用。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土,南通的民营企业家传承张謇精神,或扎根本土,或浪迹天涯,始终坚守实业报国的信念,以创业创新报效家乡。

1899年5月23日,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开启了张謇实业救国的理想,也开创了中国近代机器纺织工业的先河。117年后,南通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决定,以这一天为纪念日,设立法定的一年一度南通“民营企业家日”,以法定形式倡导全社会尊重企业家。“企业家日”的设立进一步的增强了南通市企业家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崇尚创业、鼓励创造、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下,南通涌现出了一批勇立潮头、志存高远、大兴实业、造福桑梓的优秀企业家。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石磊、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裕华、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仲辉、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

他们积极传承张謇先生的实业报国情怀,生动诠释“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创业精神,专注实业,深耕主业,依托自主创新和科技投入,不断做强做大实体企业,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厚人文底蕴 开放南通精神

提起南通,人们总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的第一。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所民间博物苑、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第一所戏剧学院和第一所气象站等等,可见南通是一片人文底蕴深厚的土地。南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年文明孕育着聪明而又勤劳的南通人民。

百年以前,张謇等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纺织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夯实了轻纺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百年以后,南通拥有全国最大的家纺市场——三星叠石桥家纺城。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和中国南通家纺城已成为世界三大家纺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之一。现代纺织业已成为南通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2017年,南通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992家,销售收入2237.1亿元,目前拥有中国名牌6件,驰名商标20件。

南通人重視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通的基础教育质量一直处于江苏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先后承担省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2个,在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南通9项成果获奖,李吉林“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荣获特等奖第一名,“南通教育”已成为“江苏人最喜爱的品牌”之一。南通是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均衡地级市。今年来,南通高等教育呈腾飞之势,5所高校升格、更名,南通大学等4所高校成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南通是著名的体育之乡,南通人在国际赛事中获近百次世界冠军,由此,南通被誉为“世界冠军摇篮”。近年来,南通还连续五年承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全国排球冠军赛,成功举办巴西米内罗足球中国行(南通站)、中国国际友城青少年足球邀请赛、“Mlily梦百合”古力与李世石十番棋世纪之战、国乒男队仁川亚运会热身赛、全国青少年击剑集训赛、濠河国际龙舟邀请赛、全国沙滩排球大满贯赛和“一带一路”沙滩排球世界巡回赛(南通站)第40余项次国际国内大赛。

农业耕作的背景决定了南通人吃苦耐劳的秉性,早期的工业发展又培养了其创业精神。南通建筑业十分发达,累计获得鲁班奖100项,占据江苏获奖总数的约1/3。南通建筑队伍遍及我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从业人数超过160万,年承建施工面积约7亿平方米。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达20家,2017年实现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公布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南通有南通三建、南通建工、南通六建、江苏中南4家企业入选,上榜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新时代南通 创新发展新路径

透过历史维度我们能看到,强国须振兴实业,是100多年前张謇等一大批民族实业先驱者的不懈追求。100多年前,以张謇为代表的的南通人依托上海口岸、市场、技术等要素,把南通作为“新新世界”的实验区来进行创新实践,并令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和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00多年后,南通发展备受瞩目。今天,被称为江苏“潜力股”的南通,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62.8亿元,10项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省,预计2020年跨进万亿俱乐部。南通的发展离不开“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江海文化,更离不开南通人敢于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发展,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内在需要,更是推动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近年来,南通坚持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以船舶装备、电力能源装备、纺织服装等关键领域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如今,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截至去年,南通市形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78家,民营科技企业突破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居全省第二。

同时,南通引进和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投、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创新创业中介服务,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产业化园区和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

南通曾经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制造诸多第一,在引进西方工业革命理念和先进技术上有着开先河之功绩。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想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这个强大的发展引擎,打改革牌、走创新路。

百年通商,源远流长。“强毅力行、通达天下”是南通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是南通之魂。在新时代下,它必将继续鼓舞和激励南通市人民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张謇实业南通
感怀张謇 守望初心
称呼见人品
展览纪录
董明珠、宗庆后等50位企业家为中国实业代言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
翁同龢点张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