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欣 生逢其时砥砺行

2018-01-21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李欣

王海珍

“生在这个时代,我们赶上了几乎所有的浪潮。”李欣坐在冬日的暖阳里,过往的岁月在脑海中腾跃而出。

1978年出生的她,如今是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她深知这一岗位的重要性,不愿懈怠每一天。也正是不愿懈怠每一天,不愿意敷衍每一件事情的认真态度,助力她在事业轴中不断攀升。她亦深知,个体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时代始终在为个人命运着底色,国家命运也始终由无数个体共同书写。“我们遇到了好时代。”站在四十不惑的年龄节点上,回顾人生半程马拉松时,她感慨万千。

她与改革开放同龄。1978年5月,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那一年,她出生,用好奇的大眼睛打量这个世界。

非典时的勇气与全力以赴

回忆童年,李欣的关键词是“自由”。那时的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心态轻松很多,没有那么多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之类的育儿焦虑。他们的期望往往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好,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中的李欣,又多了一份对文艺的爱好,父母在潜移默化中将对文艺的爱好移植到了女儿的身上,也与现在不同的是,他们不会带着她在各个学习班辗转,而是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着艺术与美的熏陶。“童年的回忆充满着快乐和自由。”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性格形成与童年经历有关,或许李欣自己童年时也没有意识到,童年的自由带给她内心的能量。那是她一生的底色,让她在做每一次人生重大的抉择时没有瞻前顾后,而是自由随心,然后全力以赴。

时隔很多年,李欣依然记得自己在非典爆发之际,从内心奔涌而出的勇气。2003年非典爆发,当时她刚刚大学毕业没几年,在一家媒体工作,元气满满。面对不期而至的非典,年轻的李欣心想,作为媒体人,理当往前冲,为政府和群众带去白衣天使在一线狙击非典的拼搏实况。她主动向单位请缨,她要走入非典患者的病房,与非典患者零距离接触采访。

并不是没有恐惧,近距离接触非典患者的感染率很高,“当时心想,我去是最合适的,因为年轻,因为没有拖家带口的牵挂”。如今的李欣已经能非常轻松地回忆起十五年的紧张时刻了,“当然,我有父母,作为独生女儿的我不敢想象万一,但是那时那种情况,我绝不能往后缩”。

骨子里,李欣是热血的。彼时彼境,没有人逼着她去,“那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李欣说,“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但非典来袭,第一次距离生死那样近,我觉得,我没有理由当逃兵。”她事先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但也悄悄地写好给父母的遗书,以备不测。

穿着厚厚的五层防护服,她进了非典治疗舱与非典病人面对面接触。她认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以记者高超的敏锐度和职业精神完成了现场报道。然后,她从治疗舱中走出,按照严格的隔离制度,平静地走进隔离地带,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十四天隔离期,我写了很多报道,忙碌的状态挺好的。”李欣说。是啊,人忙起来,就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伤春悲秋,也不太会陷入各种无谓的情绪中,“十四天,从隔离区走出来,我带回来很多文章。”说起过往,她语气中有笑意,对自己的勇敢和洒脱,内心或有慰籍和嘉许。

那一年,她被授予最高新闻奖,与其他记者一起站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礼堂领奖。颁奖典礼结束后,她得知,因为在非典一线突出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精神,自己成为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如果按照其后既定的事业发展轨道,那她的人生会也许是另一种情景。

年轻的李欣并不是一个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的人。从非典一线与患者面对面采访以来,她在写狙击非典的系列报道时查阅了大量的科普文献,从隔离区出来之后又走访了很多疾控中心的专家,她看到了国内和国际在医疗疾控方面的差距。她想走出去看看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世界很大,如果想要保持与世界前沿知识同步,那必须再学习接受再教育。出国深造的种子就这样深深埋入了她的心田。

虽然她知道,出国留学意味着放弃当时所有的一切,重新开始,但开拓眼界,对知识强烈地渴望以及内心成长的愿望更為迫切。童年时在家庭汲取的安全感和自由成长的养分开始源源不断地提供力量给她。她是自信的,她相信未来自己能够在新起点上把握人生。

留学英伦的她与世界接轨

2004年,经过紧张的考试和申请,她成功地被英国地一所名牌大学录取。那年春天,她拖着一只箱子怀着一颗求索之心只身远赴英伦。

21世纪之初,出国留学与十五年后的现在相比,有很多不同。据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前往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仅仅一万多人。2004年与三年前的统计数据相比,虽有一点点增加,还是不足两万。而今,国人走出去的愿望越发强烈了,英国的留学生人数已经大幅度攀升,整个留学市场也早已出现了井喷。在当时,留学海外的李欣们属于先知先觉者。她再一次感受到,时代的飞速发展带给她个人生活的冲击,当时留学风潮刚刚开始,她带着满满正能量勇敢地冲浪。留学英伦,她再次开启学霸模式,每日行程安排得丰富多彩、紧张有序。时至今日,她依然记得身处海外,感受到科技前沿带给她的冲击。“2005年,互联网浪潮再次袭来,那时,我感受到了未来4G对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并意识到短视频将会是下一个爆发点。”李欣说。

留学期间,凭借着此前媒体工作经验和热情开朗的性格,她成功当选为全英学联宣传部长,并成为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主管的杂志《英伦学人》的主编。该杂志每期都会被大英图书馆收藏。2005年,乘着互联网之势,她将这本杂志搬上了互联网,使之成为第一本在新浪网上可在线阅读的海外杂志。

“主编一本杂志虽很操心,但乐在其中。”李欣说。她做事的态度一直是,要做就全力以赴,绝不懈怠,绝不敷衍。为了办好这本杂志,她与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紧密合作,举办各种活动,与作者线下加强联络。杂志运营,大使馆有固定的一笔经费。但李欣一直寻求突破,为了让杂志的发行量更大、影响力更广,她策划了很多活动,为此她跑赞助拉广告,让更多的力量聚集起来。当时,在英国,华侨华人不足十万人,属于少数群体,因此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6年,英国伦敦发生地铁大爆炸。身为亲历者,媒体人的职业敏锐让她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报道的事情。当时,《南方周末》正好想找一个亲临现场的撰稿人,她当仁不让,成了《南方周末》的特约撰稿人。并于那一年,开始尝试短视频报道。

尽管争取到了奖学金,但英国高昂的日常开销还是让李欣觉得有些经济压力,她清晰地记得留学期间,人民币兑换英镑的汇率是16:1,“这意味着什么?”李欣说,“意味着16元人民币才能买一棵小白菜。”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她去打工,在当地的华文学校当语言老师,同时也在观察着中英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职业的素养,让她会带着社会学的观察方式看待日常事件,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英国结束学业,她拿到了两个学位,积累着知识,蓄积着能量。毕业时,也拿到了骄人的成绩,以“外国媒体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研究”为题的论文取得了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2007年,她感受到了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活力,同时也体会到国内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人高涨的热情,迫切想要与世界接轨的沸腾感染着她。英伦老牌帝国的井然与新兴国家的炽烈,两相对比,在她心中不可谓不震动,作为当时鲜见的新媒体人回国正好大有可为。虽然在伦敦生活已经能够站稳脚跟,但内心拥抱祖国的渴望如此强烈,她做了一个决定——回国。

背靠着祖国放眼全球

“留学人员回国也是一波浪潮,”李欣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感受到了祖国飞速的发展,愿意回来搏击一把。我也算是赶上了这波浪潮。”时至今日,依然有当年留学在外,在回与不回之间徘徊的人,“我对他们的建议就是,能回来就回来吧,什么时候回来都不晚!”

如今的李欣,工作的平台是中国日报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及亚洲最大的英文资讯网站,秉承“说明中国,点评世界”的办网宗旨,致力于持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全新视角为全球读者提供即时、准确、权威的多语种资讯与多媒体内容。这就要求她要有更高的视野和更为宏阔的视角去观察并记录这个时代。

“一直以来,中国日报网紧跟国际发展大势,坚持创新驱动,实施平台化、移动化、社交化战略,不断强化在互联网和新媒体领域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输出中国价值观的最主要、最有效的网络平台之一。”李欣说起中国日报网总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因为她知道,她背靠著祖国。

在这一平台工作,她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时刻:中俄两国元首的会面、带领年轻的新媒体人奔赴海外学习、组织各种交流论坛……她积极推动与海外媒体合作,搭建内容分享桥梁,并组织更多的外国记者来记录真实的中国发展现状,而不是惯性地从欧美媒体中转引“二手新闻”。她深知,她与她的工作平台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是全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是她持之以恒的内在自我要求。此刻,站在这一前沿窗口,她更有理由严格要求自己,并让自己与国际传播事业共同成长。对此,她从未有过懈怠。

浸润国际文化多年的她,越来越注重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站在前沿浪潮,却不忘回望内心,或许这正是她多年自我成长、自我平衡的路径。闲暇时,她喜欢读一读古诗词,研习国画和书法,她喜欢传统文化内里的温润绵长,更有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

猜你喜欢

李欣
疯狂夜飞兔
为挽回恋情,网上找道士作法
一口奶
幼儿图画
选对羽绒服, 不再怕冷
初恋女友PK上进老婆,这场爱情拉锯战谁是赢家
一枚戒指
缘分不停留
猎头的秘密
一枚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