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2018-01-21邓跃华
邓跃华
我是不大懂茶的。家里面母亲爱喝茶,每天早上第一要事就是煮茶,喝罢再煮两锅,存在茶壶里,预备一天里随时可以喝。有时候我回家口渴了,就倒出母亲的茶来,咕噜咕噜灌上一杯。这种喝法,恐被风雅人讥为“牛饮”的。最好的喝法,大抵是知堂老人《喝茶》里面讲的: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梁实秋先生也写过同题文章,说,清茶最为风雅”,且言及“造访知堂老人,主客相对总是有清茶一盂,淡淡的、涩涩的、绿绿的‘。此二公是民国名士,讲求生活艺术,擅写闲雅小品,凡事都能弄出些风情来,喝茶自然不在话下。
我家里以前常喝的是母亲的“剁剁茶”,也叫姜茶,其基本煮法,要“三响”:先在明火上烧热铁茶锅,后放老姜,用光洁硬朗的油茶树千削制的.<7;字型茶剁剁在热锅里“啪啪啪”用力剁碎老姜;锅热姜香,再放清水,“吁——”一声,茶锅冒出微微白烟,有姜香扑鼻;再放一撮茶叶,放适量盐,武火烧沸,茶水翻滚,微澜腾跃如花,似雨渐沥。待沸腾一小会儿,熄火,用三寸余扁木嵌入茶锅柄,端起茶锅,分斟入小白瓷杯(一锅茶一般够筛五六个半杯),其色红里带着亮黄,姜与茶混合的香随升腾的热气四散开来。主客吹着热茶,抿上一小口,香辣爽快,风味俨然。全州正宗姜茶,当推两河、龙水两个乡镇。两河茶以茶叶多而浓著称,外乡人初嚷辄蹙眉曰“苦茶”;龙水茶则以姜多而辣为特色,每煮一两锅即加生姜小块。上好生姜的产地,全州以石塘镇为代表。煮姜茶的茶叶最好是茶树上相对老而厚实一点的茶叶,以便经得起多次剁煮。少时我在家乡两河所见,凡生日宴请,亲客往来,必先茶后酒,更碟换盏轮番上阵。吾乡有“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话,清晨下地回来总要煮上几锅喝了再吃早饭,即便农忙时节,中午或晚间也得补缺。冬日雨天无事,邻里乡亲串门,七姑八婶叔伯爷们,不拘男女,坐下来就是剁茶喝,热热闹闹,一煮常是半天。
桂北地区冬春两季多湿寒,有喝茶的传统。全州的姜茶,灌阳、恭城的油茶,都有名气,煮法配料又各自不一,但都以丰富精湛的佐茶小吃为特色。一顿茶下来,什么米花、米皮、煎饺、炒粉、船上糕、子耙把,逐一品尝,味蕾过瘾,腹中饱胀,胜过大餐。近十余年来,全州的茶市综合了桂北各地的品种,茶的名目也多起来,姜茶、油茶、鸟茶、苦丁茶、紫苏茶等,配水果杂食,一应俱全,茶客各取所好。每到华灯初上时,夜色下的滨江路及附近两条街的小茶坊门面,友朋小聚,同事相庆,或闲暇散步之余,倚坐茶肆,热茶上桌,茶食成碟,品茗啖食而神聊,当为一大乐事。
贾平凹先生说,我喜欢沿用古语:吃茶。一个“吃”字,加重了茶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比之于酒,更为居家必需品。杨绛先生在一篇谈茶的文章中提到,西方人初遇中国茶叶,烹煮后將水倒掉,加糖专食茶叶,盖异邦不知茶叶为何物也。当然,也有的说泡煮后的茶叶其实也是一道养生好菜;嚼嚼茶叶,还可祛除口腔异味。而当代国人仍有此话柄:全州人结伴外出玉林等地务工,租住城中村,当地老妪见全州人用带来的茶锅早晚都煮那红黑相间的热汤喝,大惑不解,遂拽一全州人低问:你们是不是得了同一种病,天天喝那一味中药?
全州姜茶浓烈,且锅锅放盐,对于体力劳动不多而“三高”不少的人,久坐办公的人,不宜多喝。现在大家多以清茶为主。暮春初夏时节,邀伴进东山,逛了一圈澄碧幽长的盘龙湖,带着湖光山色的自然之气,在白竹村山路边的茶园,吃农家饭,品瑶乡云雾茶。茶园主人沏来春茶,明前,雨前,叫我们品辨。两种茶先后入口之后,虽尝出味道有差异,但对明前、雨前的名目一时实难分辨。明前茶,采于清明前(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古人又称“火前茶”。春茶细分,有“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因数量有限,尤为珍稀;雨前茶采于清明后谷雨前,芽叶生长期较快,内含物较丰富,香气扬、味微苦,滋味鲜浓而耐泡。明前、雨前,蕴含了一冬的雾霭霜雪,为茶中极品与上品。座谈品茗,角落的音响里有丝竹之音,窗外的茶园嘉木成行,春光煦风漏进来,绿意盎然,惬意盎然。至此,可以味到知堂老人所云“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果言不虚。
中国名茶多矣,家乡茶虽名不见经传,也自有清爽悠长余味。鄙人曾受友人之托,为茶道活动写过一个《桂北茶赋》,不妨录之,供方家一笑:
楚南桂北,五岭横亘。灵山嘉木,雨露垂珠。东君送暖,厚土滋养。惠风和畅,幽发清芳。日月菁华,天外仙芽。
清明谷雨,手把鲜绿;俏影村姑,衣袂轻舞。山乡薄雾,青天白鹭;琴茶诗画,轻歌飞度。花叶相持,落英缤纷玉盏里;春潮带雨,三才化育甘露美。长亭柳依依,朝雨浥轻尘;阳关复三叠,烟云一径深。小桥画舫,汲水作哺,涤杯掇案,窗明几净;沸水欢腾,复绽云霞,泽明色郁,味醇韵深。弦乐清平,香茗细沏,余味隐隐,雅趣横生。
是茶也,解凡俗之困乏,养居士之心性,参佛家之禅理,发骚客之幽思。弦上渭城聆知己,杯中龙珠悟天机。品茶低语,人海漫途;物与神合,益爱益美。和敬清寂,佳人君子。
因为有茶有茗者,才有老舍先生的《茶馆》名剧,才有阿庆嫂唱出“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人一走,茶就凉”这一段词曲俱佳的经典。唐时卢全的一段《七碗茶歌》,够千年后的人还记得到他。陆羽的十章《茶经》,到现在,不知是否还有茶人的讽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