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

2018-01-21蒋三庚王莉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市场机制经济增长

蒋三庚 王莉娜

摘要: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银行业风险对金融安全和经济平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银行竞争为切入点,使用2006—2016年我国284个城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银行业风险的下降和稳定性的提升,呈现出“竞争稳定论”的特征,这一关系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也成立,东北地区则不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银行竞争提升使得银行业风险下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则不成立。

关键词:银行竞争;银行业风险;区域差异;经济增长;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8)05-0045-11

一、引言

银行业风险对金融安全和经济平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一直是金融安全的热点问题之一。影响银行业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总体而言可以归结为经济方面的客观因素和影响公众心理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中,学者们又区分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上的因素有银行业自身的经营能力、资本充足率、资产水平等;宏观层面上的因素有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情况、金融法令、金融政策、金融秩序、金融监管等。主观因素中,社会公众对银行业的预期偏差,以及公众普遍认为银行“大而不能倒”“小也不能倒”等心理因素也会对银行业稳定性产生冲击,影响银行业的风险。

在众多的因素中,学者们关于银行竞争如何影响银行业风险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结论的分歧主要在于:银行竞争程度提高,究竟会提升银行业风险,还是降低银行业风险?竞争促使银行业风险和脆弱性提升的观点被总结为“竞争脆弱论”,而竞争促使银行业风险下降和稳定性提高的观点被总结为“竞争稳定论”。两种观点在理论和实证层面均得到了学者的支持。关注竞争与风险关系的Keeley(1990)支持“竞争脆弱论”,认为银行竞争程度提高会削弱单个银行的市场势力,带来银行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增加。Rajan(1992)、Méon和Weill(2005)等也先后证明了这一关系的存在。Boyd和Nicoló(2005)首先对“竞争脆弱论”发起挑战,他们认为只要银行能够控制自身的风险水平,竞争的加剧不但不会削弱银行的稳定性,反而能使之得到加强,提出了“竞争稳定论”。Beck、Demirgü?觭-Kunt和Levine(2006)、Fungá■ová和Weill(2009)认为“竞争稳定论”是由于银行竞争的加剧会使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无法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降低了银行从事风险业务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国内学者使用中国数据展开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关系的研究,也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谢蓓(2007)、王学龙(2008)、黄隽(2008)等支持“竞争稳定论”,认为在有效的监管体系和制度下,银行间竞争的加剧有助于银行业风险的降低,有利于银行业稳定和效率互相协调促进。陈伟光等(2007)、冀志斌等(2013)认为集中的市场结构、和缓的竞争更有利于银行业风险的下降,支持“竞争脆弱论”。杨天宇等(2013)则认为银行集中度不能反映银行的竞争度,因此将银行的集中度、竞争度和银行风险放入同一模型,认为我国同时存在“集中度—脆弱性假说”和“竞争度—脆弱性假说”。

研究结论的不同,使得学者们的后续研究进入了更为细致的领域,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信贷渠道、企业异质性等方面。Martenez和Repullo(2008)引进信贷渠道,认为竞争会降低银行贷款利率,银行收益减少、风险增加;当竞争过于激烈时,银行业风险转而上升并将最终导致危机。他们认为二者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而是U型关系。谭之博等(2013)认为竞争的加剧对不同特质企业的信贷增长率存在异质性影响,而不同特质企业的贷款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也不相同。孙大超等(2014)认为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会导致货币政策信贷扭曲,从而对不同特质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冲击并影响银行业风险。陈雄兵等(2017)、刘莉亚等(2017)认为银行竞争会强化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促使银行追求信贷扩张的冒险行为,加大银行业风险。

关于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关系观点的不同给本文带来了研究空间。Beck等(2006)学者认为,各国具体的法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不同使得研究结论不一致,同时实证研究中学者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选用不同的国別数据和分析指标也给结论带来了不确定性。梳理文献发现:(1)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法制化水平等不仅在东、中、西、东北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省份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使用城市数据能够有效消除这些方面的差异,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2)学者们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直接从国别层面、省际层面转入了信贷渠道、企业异质性、企业贷款成本等更为细致的层面,使得针对城市层面的研究并未展开,研究层次出现断裂;(3)2006—2016年,我国银行业①的经营机构数量快速增加,且在各城市间的增加并不是均匀的,各城市的银行竞争程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得从计量意义上考察城市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结论具有可信性。因此,笔者以此为突破口,以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为目的,使用2006—2016年我国284个城市的数据,对我国银行竞争程度的变化趋势、银行业风险的变化趋势、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进行探究,并进一步分析银行业风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考察银行竞争对银行业风险的效应是否有效。本文对于准确把握我国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深化银行体系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验事实

(一)我国银行竞争程度的测度与变化

为了后文的实证检验,需要对城市间的银行竞争程度进行准确的测算。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学的哈佛学派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认为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如果较好的绩效来自于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则应用市场结构来度量竞争性是合适的。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不充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也并不一定竞争不激烈。按照鲍莫尔等人提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市场结构能否度量竞争性的最主要条件是,市场是否存在进入壁垒。笔者认为,我国的银行业处于深化改革阶段,为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国家对银行业市场依然保留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因此,市场结构可以对市场竞争进行测量。常用的测量市场结构指标有CR4、赫芬达尔指数HHI、H指数、勒纳指数等。H指数和勒纳指数主要使用单个银行的财务数据测度银行产品的价格与收益、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CR4和HHI则关注行业中最大企业的行业比重和市场的垄断程度。笔者以城市层面为研究切入点,更关注在城市内银行业整体的市场结构,而非单个银行的价格、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选择更为合适的CR4和HHI作为衡量指标。CR4是衡量城市内前几家最大银行资产、负债、员工人数、经营机构数量等所占比重,笔者参照文献选择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HHI则综合反映各种市场的力量,比如市场的垄断程度及分化程度,测算范围涵盖辖内所有银行。CR4和HHI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我国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采取总分行的组织形式,各城市的分行并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因此缺乏在城市层面上对其资产、负债等指标的统计,使得计算资产、负债、员工人数等的CR4和HHI指标难以实现。而我国的银监会网站则有关于各城市各银行金融许可证的详细信息,便于统计银行业的经营机构数据。因此,笔者使用各城市的银行经营机构数据计算CR4和HHI指标以衡量银行业市场结构。

首先对各城市银行业经营机构的数量发展情况展开分析,其次对使用经营机构数据计算的CR4和HHI指标进行测算和分析。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对外资银行限制的放松,2006—2016年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机构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从19.3万家迅速上升到22.3万家,净增3万家。从城市的角度看,由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法制化水平、政策倾向等存在差异,使得商业银行在部署经营机构时有的城市增加较多,有的城市增加较少。表1使用我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银行业经营机构的数据说明了这种变化。直辖市中,2006年的排名先后为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在10年间经营机构的增长量分别为1 416家、1 486家、3 158家、5 714家,使得排名发生了变化,2016年排名先后变更为重庆、北京、上海、天津。省会城市中(不包含直辖市),按地区的平均数看,2006年存量上排名先后依次为东北、东、中、西,2016年变更为东、东北、中、西,各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按地区平均增长量看,东部743家,中部658家,西部524家,东北416家,东北地区的增长量最少是导致存量排名下降的原因;从地区内部看,各城市的变化也存在差别。东部地区中,2006年,广州以2 145家排名第一,杭州以1 054家排名第二,差距1 091家,2016年广州增长到2 878家,杭州则增长到2 358家,差距缩小为520家;中部地区中,比较突出的变化是郑州2006年977家,与长沙相差185家,到2016年增加到1 903家,反超长沙209家,位列中部第一;西部地区中各城市的差距相差较大,2016年排名第一的成都2 854家,而银川、西宁、拉萨仅616家、579家、152家;东北地区的城市排名未发生变化,但整体而言在全国的增长轨迹中属于增量最少的地区。

图1为使用城市的银行经营机构数据计算的CR4指标图,可以看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CR4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东部地区的福州、南京、天津、海口,中部地区的武汉,西部地区的西宁、乌鲁木齐、银川等城市的银行业集中度显著偏高,从数值上看,均已接近或超过50%。

图2是2007—2016年我国银行业CR4发展趋势图。不管是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和城市层面,银行业的CR4均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说明整体上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比重逐年下降,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步从垄断走向竞争,市场竞争程度逐渐加剧。然而,从数值上看,虽然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所占比重逐年下降,2016年仍高达28%,接近银行体系的1/3,这说明我国银行业体系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垄断,市场结构仍有待推进,市场机制在金融体系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本文同时使用HHI指标对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测算,结果与CR4呈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印证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垄断程度的下降和竞争程度的上升。限于篇幅原因,HHI的相关结果不再进行详细汇报。

(二)我国银行业风险的测度与变化

学术界通常使用BSSI指数、银行不良贷款率、银行破产概率、Z指数等测量银行业风险。上述指标均为使用银行的微观数据对银行信贷、汇率、流动性风险等进行测量。笔者从中观的城市层面进行研究,可知上述指标并不适用于本文的研究,而城市层面的银行不良贷款率又不予以公布。按照Heish和Klenow(2009)的分析,如果信貸资源的实际配置与理想均衡状态存在偏离,则发生了信贷资源错配,而信贷资源的错配势必引起借款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和盈利能力不匹配,降低银行贷款的还款概率,进而引发银行业风险。国内学者冀志斌等(2013)认为信贷资源实际配置与均衡状态的偏离是使用银行实际贷款数据进行的事后风险测算与控制,作为信贷资源的贷后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衡量银行业风险。因此,结合本文得到的各城市银行业贷款数据,可使用HP滤波法将城市的实际贷款增长率进行分解,得到贷款增长率的增长趋势成分和短期波动成分。增长趋势成分即为预期均衡增长的部分,短期波动成分即为实际贷款增长率与均衡增长的偏离,笔者使用这一偏离数据衡量银行业的风险。实际贷款增长率无论是正向偏离还是负向偏离预期增长率,体现的都是实际增长率偏离正常贷款规模的正常增长轨迹,都会使得银行业风险加大。而且,如果将贷款增长率偏离度的正值与负值同时放入实证回归模型,可能会使银行竞争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被中和,从而使得影响效应不显著,无法正确把握银行竞争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因此笔者使用贷款增长率偏离程度的绝对值衡量银行业风险。

图3是我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银行业风险在2006—2016年间的均值,可以看出,省会城市中长沙、太原、西安、济南、石家庄、贵阳、郑州、海口、成都的银行业风险高于全国均值,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银行业风险则低于全国均值。

图4是2007—2016年我国银行业风险发展趋势。整体来看,全国与各地区的银行业风险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银行业风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发展趋势。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出台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主要以贷款形式发放,导致我国2009年银行业贷款增长率和银行业风险畸高,之后迅速下降并于2011年达到最低值。

(三)我国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关系的初步探查

图5显示了我国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可以看出:(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风险呈现同向下降趋势,银行集中度下降说明银行竞争程度上升,因此,我国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表现为反向变动趋势,即银行竞争上升会使得银行业风险下降,反映了“竞争稳定论”;(2)在本文中未予呈现的东、中、西、东北地区的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图与全国一致,即虽然四个地区的银行竞争、银行业风险在数值上表现出差异,但二者的关系也呈反向变动趋势。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样本与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我国的284个城市。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的城市行政区划和区域分布数据,2016年末我国有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市、278个地级市,总计297个城市。由于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本文删除了该地区的5个城市样本。还有8个城市、自治州的部分数据不可得,本文也进行了删除。样本中的284个城市分布在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占城市总数的95%以上,能够代表我国城市的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水平。

实证所用银行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会网站和Wind数据库,城市经济运行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研究区间为2006—2016年,样本数量2 838个。计算增长率损失掉2006年的数据,实际进入实证的样本起点为2007年,样本数量2 556个。选择2007年作为研究开端,主要源于三个原因:第一,根据WTO协议,我国金融市场2007年正式对外资银行开放,使得国内银行业竞争提高,市场机制在银行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白俊、连立帅,2012);第二,2006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除农行外,工行、建行、中行均完成改革并公开上市(孙会霞等,201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摆脱“技术破产”的状态(刘畅等,2017);第三,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从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由主要的做市商提供拆借交易利率的报价,能够更好地反应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有利于银行业的市场化运作(廉永辉等,2015)。为了减少异常值对模型的影响,笔者对右拖尾特征明显的银行竞争、银行业风险、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金融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银行规模等在其分布的99%位置上进行了右缩尾处理。

(二)模型设定

根据对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关系的初步探查,结合参考文献的做法,笔者设计了模型(1)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

1. 城市的经济金融基础变量(X1)。经济金融基础是银行业经营的前提。根据贷款的亲周期理论,银行贷款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存在亲周期行为。但是根据我国学者潘敏、张依茹(2013)的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经济下滑过程中,全球其他经济体银行系统普遍“惜贷”,出现信贷规模的下降,信贷行为表现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而我国由于“四万亿”计划的实施,以及经济增长依靠投资增加推动的惯性,信贷规模不降反而急速增加,信贷行为表现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因此在我国经济基础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不能确定。金融发展是银行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金融的良好发展有利于银行业提高信贷配置效率,降低银行业风险,提升银行业利润水平,预期系数为负。

2. 城市的制度环境变量(X2)。制度是人类追求一定社会秩序的结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为人们有意识创造出来并通过国家等组织确立的正式制度和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性的非正式制度。参照文献中的做法,本文选取市场化水平、法制化水平、政府干预程度来反映城市的制度环境变量。

3. 银行特征变量(X3)。参照文献中的做法,根据城市数据的可得性,笔者使用各城市的年末存款余额反映城市的银行规模。

(三)描述性统计

表3是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各城市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差异巨大。宏观经济方面,在考察期内,样本城市的GDP最小值为62亿元人民币,最大值高达14 500亿元人民币,相差230倍以上。人均GDP方面,最小值为3 398元人民币,最大值为136 188元人民币,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量能的巨大差异。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方面,最小值为14.95%,最大值为90.97%,说明我国城市间的产业结构相差较大,重点和优势产业存在不同。另外,反映制度环境变量的金融发展水平、法制化水平、政府干預水平差异也很显著。

表4是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1)银行集中度及其二次项与银行业风险正相关,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金融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法制化水平、政府干预水平、银行规模与银行业风险负相关;(2)银行集中度与其自身的二次项显著正相关,系数高达0.977。结合对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关系的初步探查,二者应呈现线性关系,故模型中不添加银行集中度的二次项;(3)制度变量中,市场化水平与法制化水平相关系数较大,为0.682,为避免模型出现多重共线性,实证过程中采取依次添加制度变量的做法。

(四)回归结果与解释

通过使用Hauseman检验,拒绝了各城市个体效应与所有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设,因此本文选用固定效应方法对模型(1)进行检验。为了克服扰动项存在的自相关问题,回归采用了聚类稳健的标准误。为了减少内生性,城市经济金融基础、银行规模变量采用滞后一期的数据进行回归。表5列示了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以A表示的列使用市场化水平制度变量,以B表示的列使用法制化水平制度变量。A列的实证结果表明:(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风险呈正向相关关系,与上文中初步探查的关系相同。在全国范围的检验中,银行集中度的系数α1为0.160,表明银行集中度下降1%,即银行竞争程度上升1%,会使银行业风险下降0.16%,实证结果支持了“竞争稳定论”;(2)第(2)—(5)列分别使用东、中、西、东北地区的样本城市进行实证检验,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与全国情况相同,银行竞争程度的上升会使得银行业风险下降。以数值来看,银行竞争程度上升1%,会使得东、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业风险分别下降0.107%、0.127%和0.258%。银行竞争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在东北地区表现出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性,银行竞争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为正向的,即银行竞争会加剧银行业风险,但这一关系并不显著;(3)比较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系数大小,东、中部地区的系数小于全国的系数,西部地区的系数大于全国的系数,可以得知银行竞争对银行业风险的负向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较小,而在西部地区更大。相较而言,在西部地区,提高银行竞争程度更有利于促进银行业风险的下降。在东北地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银行竞争程度则对银行业风险的效应不明显,需要从其他角度采取措施降低银行业风险。制度变量更换为市场化水平的B列实证结果与A列相同,支持“竞争稳定论”。

在控制变量方面:(1)城市经济金融基础变量中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显著为负,即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会使银行业风险下降。这可能与潘敏、张依茹(2013)研究中指出的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但信贷投放量却由于“四万亿”计划不降反增,从而使得银行业风险提高相关;(2)城市制度环境变量中市场化水平、政府干预程度与银行业风险负向相关,说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干预程度的上升会使银行业风险下降。我国经济体制仍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过程中,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过程同时存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两种机制。市场化机制是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银行按照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开展追逐市场利润的经济活动,使得银行业风险降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和市场失灵的存在,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银行业的发展和信贷配置效率的提高将极为缓慢(张玉苗等,2017),因此,需要政府对银行业市场进行干预。在合理的范围内,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银行业风险的下降;(3)从区域来看,除银行竞争因素外,各地区因为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发展水平、法制化水平等不同而受到显著影响的因素存在不同。东部地区是法制化水平,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领先优势,率先其他地区进入中等发达水平,市场化机制在经济中处于主要的作用机制,法制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贷款契约按照市场机制履行,从而降低银行业风险。中部地区是第二产业比重,这是由中部地区的产業结构特征所决定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而农业在贷款获取能力和获取结果上都与工业无法相比。西部地区是银行规模,说明西部地区的银行业发展仍然在依靠存款规模的增长而非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东北地区与东、中、西部地区不同,银行竞争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市场机制在东北地区仍未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相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政府干预程度对银行信贷发放和银行业风险存在显著影响,说明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五)稳健性检验

一是替换变量指标。(1)使用HHI指标对CR4进行替换,反映银行竞争,得出的结论依然支持“竞争稳定论”,结果未予列示。(2)使用王小鲁、樊纲等编著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中的金融业竞争指数(FMAR)对银行竞争进行替换。FMAR越大表示银行竞争程度越高。表6中的检验一和检验二是替换为FMAR的实证结果,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依然为显著负相关。(3)使用王小鲁、樊纲等编著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中政府与市场关系指数(GOVV)替换政府干预程度,此指标为反向指标,数值越小表示政府干预程度越大。表6中的检验三和检验四是替换为GOVV的实证结果,依然支持“竞争稳定论”。替换指标变量不改变本文的基本结论。

二是消除特殊数据对结论的影响。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计划”导致2009年银行业风险畸高,为避免特殊年份数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将2009年数据删除后重新进行检验,回归结果依然与基本回归一致,即支持“竞争稳定论”,银行竞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银行业风险。

四、进一步研究

为了检验银行竞争程度提高使得银行业风险下降是否有效,本文进一步检验银行业风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果银行业风险下降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说明我国推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提升银行业竞争水平进而促进银行业风险下降是有效的。那么,在后续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我国应进一步推进银行体系的改革,提升市场机制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为验证上述分析,笔者参照曹凤岐等(2014)的做法,将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风险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控制变量Zit包括人口增速(POP)、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INCOME)、固定资产投资增速(FIX)、人均消费支出增速(CONSUM)、财政支出增速(EXPEZZL)、存款余额增速(DEPZZL)。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β1为本文关注的变量,如果β1为正,说明银行业风险的上升有助于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则银行竞争的加剧使得银行业风险下降是无效的;如果β1为负,说明银行业风险的下降有助于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则银行竞争的加剧使得银行业风险下降是有效的,这也是笔者预期要得到的结论。

表7列示了模型(2)的回归结果,实证结果表明:(1)在全国范围内,银行业风险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001 52,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银行业风险的下降有利于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银行业风险与经济增长的负向关系在东、西部地区也成立,但在中部和东北地区不显著,即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银行业风险的下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则不然,这说明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提升银行竞争促进银行业风险下降是有效的,而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则不然;(2)控制变量中,在全国层面,人口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存款余额增速都能显著正向促进经济增长,即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存款余额的增加都有利于GDP规模的扩大,说明我国的“人口红利”效应依然存在,投资和政府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明显,经济增长依靠资源规模扩大而非效率提升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五、结论与启示

笔者使用全国284个城市2006—2016年的银行业数据、城市经济金融数据、制度环境数据等,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结论表明:

第一,从数值看,2006—2016年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和银行业风险不断下降,市场竞争程度逐年加剧,银行业稳定性逐年增强。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为显著负相关,即银行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银行业风险的下降,呈现“竞争稳定论”的特征。从区域看,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在城市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集中度水平相对发生了变化,重庆、武汉等城市的四大国有银行经营机构数量在近10年间快速增加。

第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一致,表现出显著的“竞争稳定论”关系,但东北地区的关系并不显著。其中,东部、中部地区的系数值低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的系数值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银行竞争程度的提升在西部地区降低银行业风险的作用更明显。

第三,除银行业集中度外,东部地区银行业风险降低更多依赖于法制化水平的提升,中部地区依赖于第二产业比重的提升,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仍然依赖于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东北地区还显著受到政府干预程度的影响,市场化机制未发挥资源的决定性配置作用。

第四,除东部地区外,金融业发展水平与银行业风险不相关,说明在中、西、东北地区金融业的发展不会影响银行业发放贷款的决策。而银行自身规模的扩大则会促使银行业追求高风险业务的意愿和能力提升,从而降低银行业的稳定性。

第五,银行竞争提高促进银行业风险的下降在经济增长层面是有效率的,银行业风险的下降有利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这一现象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成立。实证检验还表明,我国的“人口红利”效应依然存在,经济增长依靠投资和政府支出增加、资源规模增加而非效率提升的模式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集中水平,通过完善银行业市场结构提升银行竞争程度,激发银行体系的活力,达到降低银行业风险的目的,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同时,降低银行业风险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应结合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采取適合地区经济增长的措施。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应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和金融业发展的水平;在西部地区,由于地区生产总值的规模依然较小,仍应着重发展宏观经济,以良好的经济运行带动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在东北地区,则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降低政府干预的程度,提升市场机制在银行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注释:

①鉴于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和数据的不可得性,本文中“我国284个城市”不包含我国香港、澳门、台湾,仅指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后续文中“我国”“全国”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与分析均为根据大陆地区284个样本城市数据所得。

参考文献:

[1]黄隽,汤珂.商业银行竞争、效率及其关系研究——以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8(1):69-86+206.

[2]杨天宇,钟宇平.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J].金融研究,2013(1):122-134.

[3]谭之博,赵岳.银行集中度、企业规模与信贷紧缩[J].金融研究,2013(10):28-41.

[4]刘莉亚,余晶晶,等.竞争之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是双刃剑吗?——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微观证据[J].经济研究,2017(5).

[5]谢蓓.经济效率与金融稳定:寡头垄断银行业的悖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1):61-63+68.

[6]王学龙.有效银行监管:基于稳定与效率协调的视角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90-91.

[7]陈伟光,李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与竞争程度之测度研究[J].现代财经,2007,27(4):14-18.

[8]冀志斌,周先平,董迪.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11):37-45.

[9]孙大超,王博,Wang Gang.银行业垄断是导致货币政策抑制中小企业的原因吗[J].金融研究,2014(6):99-114.

[10]陈雄兵,邓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J].国际金融研究,2016,352(8):60-70.

[11]白俊,连立帅.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抑或禀赋差异?[J].管理世界,2012(6):30-42+73.

[12]孙会霞,陈金明,陈运森.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J].金融研究,2013(11):55-67.

[13]刘畅,刘冲,马光荣.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贷款[J].经济研究,2017,52(8):65-77.

[14]廉永辉,张琳.流动性冲击、银行结构流动性和信贷供给[J].国际金融研究,2015(4):64-76.

[15]潘敏,张依茹.股权结构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3(4):29-42.

[16]张玉苗.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经验研究——基于超效率DEA-Tobit模型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7(4):122-128.

[17]曹凤岐,杨乐.银行信贷调配与区域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14(6):50-66.

[18]Keeley M. DepositInsurance,Risk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5):1183-1200.

[19]Rajan R.G. Insiders and Outsiders:the Choice between Informedand Arm's-Length Debt[J].Journal of Finance,1992,47(4):1367-1400.

[20]Méon P.G.,Weill L.. Does Better Governance Foster Efficiency?An Aggregate Frontier Analysis[J].Economics of Governance,2005,6(1):75-90.

[21]Boyd J.H.,Nicoló G D. The Theory of Bank Risk 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J].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3):1329-1343.

[22]Beck T.,Demirgü?觭-Kunt A.,Levine,R. Bank Concentration,Competitionand Crises:First Result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5):1581-1603.

[23]Fungá■ová Z.,Weill,L.. How Market Power Influences Bank Failures:Evidence from Russia[R].Working Papers of Large Research Center,2009.

[24]Hsieh C.T.,Klenow P J..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4):1403-1448.

Bank Competition and Banking Risk

Jiang Sangeng, Wang Lin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s dominated by banks, and banking risk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financial security and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bank compet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using the data of 284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6,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competition and banking risk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ank's competi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decline of banking risk and the stability improvement,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etition stability theory". This relationship is also established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while the northeast is not. Further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 banking competition promotion resulting in the decline of banking risk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but not in the middle and the northeast.

Key words: bank competition, banking risk, regional differences, economic growth, market mechanism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市场机制经济增长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