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2018-01-21宋文丽
宋文丽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支气管哮喘为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文献报道,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近 10~20 年内儿童患病率增加了1倍[1]。目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仍以控制病情、预防再次急性发作为主,尚无法彻底根治,所以需要长期规范化的管理,而患儿一旦出院后,往往依从性降低,自我管理较差,复诊率较高[2]。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取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 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我院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入选标准:①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哮喘急性缓解期;④单纯支气管哮喘无合并其他疾病;⑤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85例,女性75例,年龄4~13岁,平均 (8.07±2.77) 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家庭联系方式(电话号码、微信号等)。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具体为:向家属讲解延续护理的形式、方法及重要性,争取家属同意。组建以护理人员和家属为成员的微信群,以及开设我院的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主要提供在线咨询、指导答疑、专家门诊预约等服务。微信公众号主要提供医院/科室形象宣传、儿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发布医院相关活动以及一些特色诊疗手段宣传等服务。 形式以文字 、视频 、图片为主。
1.3 观察指标:①了解两组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药物吸入技术的掌握起来及用药依从性;②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评价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分数越高越好;③了解两组患儿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疾病认知度、药物吸入技术掌握率及用药依从性比较:研究组中对疾病认知度佳有64例(80.0%),正确掌握药物吸入技术有72例(90.0%),规范用药有69例(86.3%);对照组中对疾病认知度佳有42例(52.5%),正确掌握药物吸入技术有49例(61.3%),规范用药有58例(72.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为(120.47 ±26.04)分,自护责任感 为(27.55± 4.05)分,自我概念为(23.40±5.03)分,自我护理技能 为(32.04±7.11)分,健康知识水平为(52.05±8.77)分;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为(101.68±20.29)分,自护责任感 为(20.56±5.16)分,自我概念为(16.09±4.13)分,自我护理技能 为(23.14±5.05)分,健康知识水平为(47.16±6.05)分;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比较:研究组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为(0.44±0.12)次,住院次数为(0.26±0.09)次;对照组急性加重次数为(2.04±0.75)次,住院次数为(1.53±0.15)次;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的控制需要持续、规范的管理,而出院后的患者往往缺乏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便是要能够做到护理的连续性,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常规的出院指导局限性很大,而依托于发达的网络开展的延续护理不仅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便捷迅速,而且内容丰富,更容易接受,此外,这种“一对多”的护理形式能够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3]。支气管哮喘防治教育与管理是达到哮喘良好控制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微信平台开展的延续护理能够持续不断对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用药知识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等进行强化,有助于提高哮喘管理的规范性与长期性。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疾病认知度、药物吸入技术掌握率及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而相应地,疾病急性发作的情况明显减少,说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通过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强化遵医用药的概念,增加自我管理能力,做到自我疾病的有效管理,从而达到疾病的良好控制。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有助于强化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及依从性,规范用药,从而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