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导管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7期
关键词:预见性防范措施导管

刘 姝

(辽阳石化总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3)

在临床医学中,介入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介入导室管是指针对介入设备使用于人体的手术室。而在临床介入导管室中,由于不同患者所患的病症各不相同,使得所使用的设备也极其多样化,同时由于导管室人员相对较少,其存在意外的风险就会相对的增大些。而为了尽量的降低临床介入手术潜在的风险,就必须对上述情况进行预防与改进[1]。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程序,并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预防,以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30例行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性363例,女性267例,平均年龄(60.13±6.14)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①制定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根据我院的自身情况制定介入导管室风险评估体系与防范措施,并增加相应的跌倒坠床因素防范措施,根据患者的病症认真填写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如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症状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准确掌握患者基本病情,常规对介入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②根据患者患病年龄、患病原因、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③围术期整体护理:术前由导管室护士接介入患者入导管室,主动对患者进行关心、问候,普及介入手术治疗基本知识;术中导管室护士要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及时在手术允许的范围内予以帮助解决,建立良好的手术氛围与安全防护措施;术后常规由导管室护士护送介入患者到内科重症监护室,按重症患者进行观察、护理。

1.3 观察项目:观察本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本组630例患者均未发生跌倒坠床事件与明显并发症。

3 讨 论

在临床医学中,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护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相应的护理程序,对患者的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通过分析相应的检查结果,期望提前在可能存在临床风险事件进行预知,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手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2-3]。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介入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认可,而预见性护理在介入导管室中的应用也能很大程度的提升介入手术的护理安全性,且对保证护理质量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均有良好的效果,对此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改进:①术前制定相关的介入导管室预防跌倒坠床评估体系,对可能存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提前演习,以达到降低临床跌倒坠床发生率,同时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②增强患者在介入导管室临床治疗意识,进而避免不良因素的发生;③增强介入导管室医护人员的安全和预见性意识与措施,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症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④改变和适度的淘汰传统的手术室约束装置与护理设施,并将以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护理干预运用到介入导管室中来;⑤对介入导管室的基础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如手术床、脚蹬等,以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630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患者经护理后无1例出现跌倒坠床事件,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由此可知,预见性护理在介入手术治疗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对降低介入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发生跌倒坠床发生率具有显著成效还能有效的缓解介入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4]。而这种针对性较强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提升介入导管室环境的安全性、规范性和预见性具有良好的帮助;同时预见性护理还能有效的改善介入导管室光线、物品摆放、保持地面清洁、防滑防摔;进而全方位的实现介入导管室整体的环境的改善[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导管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预见性防范措施导管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