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第三方扶贫评估推进乡村振兴实证研究与对策建议

2018-01-21李伟锋

广东农业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户精准

李伟锋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重点提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强调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也作出了“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确保脱贫成效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重要指示。广东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在贫困。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广东省的重要工作任务,就是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

根据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操作细则》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对市、县、镇、村各级脱贫攻坚有关情况的核查,我们开展了本次覆盖粤东西北12个地市以及汕头、惠州共计14个地市的进村入户抽样核查工作。对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地市,原则上每市随机抽查至少2个县、每县抽查至少2个镇、每镇抽查至少2个村(该镇有省直和中直驻粤帮扶村全部抽查,有珠三角帮扶村、自身帮扶村的至少各抽查1个村)。对列入年度的预脱贫户,依据《广东省农村预脱贫户帮扶成效情况核查表》内容,在被抽查镇抽查村范围内,每村抽查至少10户,核查方式包括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满意度调查等。

1 实施精准脱贫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

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重要论述中,既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和发展,既有历史经验又有现实思考,“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最为系统和鲜明,居于总括性总要求的地位。习总书记早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调提出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并把创新作为作为第一动力[1-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联动[4-8]。从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中可以看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科技创新既是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也是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动力和重要支撑[8-12]。

1.2 政策背景

对广东扶贫开发成效开展第三方评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的需要。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意见》《2017年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方案》《2017年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操作细则》等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市、县、镇、村各级脱贫攻坚有关情况的核查,开展本次覆盖粤东西北12个地市以及汕头、惠州共计14个地市的进村入户抽样核查工作。按照2017年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及考核操作细则的要求,在市县两级自查的基础上,随机抽查、现场核实20个被考核市(不含江门市,包括对口帮扶市)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所填报数据的真实性,重点评估2017年度预脱贫人口62.2万人的真实性。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通过竞争招投标的方式,于2018年5~6月开展全省2017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对全省14个扶贫任务地级市,其中粤东片包括汕头、汕尾、惠州、潮州、揭阳五市,粤西片包括阳江、肇庆、云浮、湛江、茂名五市,粤北片包括韶关、梅州、河源、清远四市,共抽查28县56镇150村3 363户开展进村入户调研评估。同时,对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中山等6个帮扶地级市的扶贫成效进行了评估。

2 农村贫困是制约广东乡村振兴的重要障碍因素

2.1 广东农村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广东乡村发展近年来取得较大进步,但相较国内外发达地区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广东农业产业竞争力较弱。2012—2016年广东省在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最高排名仅居于全国第8位。2016年,广东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足60%,低于全国65%水平,远低于美国85%的水平,产业价值链整体仍处于低端环节。第二,广东农业产业组织实力不强。2017年,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总数3 324家、不足全国的3%,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仅56家,全省50%左右市县级龙头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不到2 000万元;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社约4万家,仅占全国总数(190多万家)的2.1%;广东家庭农场1.33万家,仅占全国总数(87.7万家)的1.1%。总体上,广东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远低于山东、河南、浙江、四川、江苏等省份。第三,广东高层次农业农村人才欠缺。截至2015年末,全省农技推广人才中,年青人才占比有所提高,35岁以下占比16%、35~45岁农技人员占比33%,即45岁以下农技推广人员占近50%;正高、副高、中级、初级职称的比重分别是2%、4%、17%、29%,研究生、本科、大专学历的比重分别为9.51%、19.23%、61.82%。在广东农村的实用人才中,受过中等及以上农村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生产经营人才严重匮乏。

2.2 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和农村贫困仍未消除

从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2005年被放大到3.15∶1,2016年仍在2.6∶1,差距仍然较大;城市常住居民20%最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20%最低收入组的7.2倍。近年来受到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空间有限,同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不断放缓,是各地在脱贫攻坚中面临的共同难题[14-17]。同时,广东还有2 277个省定贫困村、10 000多个一般贫困村以及10多万贫困人口仍未摆脱绝对贫困,说明当前扶贫工作在政策制度上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3 开展广东省第三方扶贫评估的考核目标与研究方法

3.1 考核目标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评估范围,评估范围涉及14市28县56镇112个村,每村30户左右,共3 360户。粤东西北12地市和汕头、惠州2市,以区域相近的2个市开展分组,共分7组(揭阳、潮州一组,梅州、河源一组,汕头、汕尾一组,阳江、云浮一组,湛江、茂名一组,韶关、清远一组,肇庆、惠州一组)。承担对口帮扶任务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中山市,其工作绩效一并考核。随机抽样的范围为全省2 277个重点帮扶村、1 112个有分散贫困人口帮扶任务的镇、2017年有62.2万预脱贫人口,按照文件要求,应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要求,要选择1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达到1∶1的比例,同时要覆盖省定贫困村、一般贫困村和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村,即每市抽查的8个村中要包括4个贫困村,同时要包括省定村、贫困村、对口帮扶村。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分层抽样、进村入户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国内采用的扶贫评估研究方法[18-21]基础上有所创新。

3.2.1 分层抽样 本评估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面(市、县、镇、村、户)随机分层抽取样本,样本的代表性较好,抽样误差较小,随机抽样相对繁杂。(1)地市的选择范围是粤东西北12个地市,加上自身帮扶的汕头、惠州两市,共14个地市。(2)县的选择为每个地市选择2个县,一个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县,另一个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差的县。(3)镇的选择为每个县选择2个镇,即每个市共选择4个镇,镇的选择考虑因素要相对全面一些,包括贫困村贫困户相对较多、贫困村贫困户相对较少的典型代表都要选择。(4)村庄的选择为每市选择8个村,根据省抽查考核的要求,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比例应为1∶1,同时要覆盖省定贫困村、一般贫困村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口帮扶村。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定的4个贫困村包括2个省定贫困村、1个一般贫困村、1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口帮扶村。(5)入户农户的选择分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每村至少抽查30户,其中20户贫困户、10户非贫困户。

3.2.2 进村入户实地调查 扶贫抽查评估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组织评估工作队进村入户抽样调查。第一,组建结构合理、数量保证的工作团队,共分7个组,每组调研2个市,每组12人,7组84人。第二,培训评估人员,合理安排时间。主要分组织培训、实地调查、数据汇总分析、撰写评估报告等阶段。第三,合理制订计划,科学实施。以区域相近的2个市开展分组,共分7组,每组共走访2市4县8镇16村480户,每人每村每天18户。

3.3 数据分析方法

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模型构建、验证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性数据分析则侧重于已有假设的证实或证伪。本次扶贫调查评估工作的第二阶段是对标省扶贫大数据系统的格式要求和数据要求,对收集的表格数据梳理,开展统计分析,同时撰写评估分析报告。

4 广东省第三方扶贫调查评估实证结果分析

4.1 2017年全省第三方扶贫评估总体情况

总体来看,各地市委市政府均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各地各级各部门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扶贫资金均足额配套并基本及时拨付到位。

4.1.1 减贫任务足额完成 在全省预脱贫的有劳动力贫困户抽查样本中,没有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 883元(广东目前脱贫标准线)的情况。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 883~10 000元的占54.82%、10 000~15 000元的占35.05%、高于15 000元的占10.13%。可见,在开展减贫任务中,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抓紧推进,已取得初步成效。

4.1.2 “三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在抽查的2 243户贫困户样本中,贫困人口已全部全额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落实子女教育生活补助户数为2 241户,完成率达99.91%。抽查完成危房改造2 237户,完成率为99.73%。

4.1.3 增收帮扶有效推进 一方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另一方面,资产性收益已实现全省贫困户100%全覆盖,收益从每月数百到过千不等。据核查,在指定抽查的56条省定贫困村样本中,已建有长效农业特色产业的贫困村数为53个,完成率达94.64%。

4.1.4 对口帮扶效果明显 广州、中山、东莞、珠海、深圳、佛山六市的对口帮扶效果明显。百姓对政府扶贫成效测评满意度很高,本次参与民意测评共1 158户,其中1 120户达到满意、占96.7%。

4.2 2017年全省第三方扶贫评估实证案例分析

4.2.1 五保户集中安置点——值得复制推广的新模式 针对贫困户养老问题,惠州市目前已建成27个五保户集中安置点,评估组在龙门县上东瑶族自治乡看到的五保户集中安置点设置有餐厅、会客大厅、娱乐厅、花园、工作人员办公室等,老人们的房间设计合理,洗手间等细节设计符合老人生活需要。安置点有4位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模式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组织运营的方式,此模式可以大批量复制推广。采用此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农村五保户养老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规避了农户危房改造所形成的产权难题。第三,安置点可以长久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2.2 贫困户转移就业平台——农户身边的招聘会 潮州全市45个贫困村全部开通了“村村通就业信息网”,打造了贫困村劳务信息推送和远程招聘平台,把工作岗位直接推送到村,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应聘到省内企业。惠州、汕头、汕尾等地定期组织企业到贫困村招聘,为农户转移就业提供平台式保障。

4.2.3 造血式产业扶贫——贫困户变股东 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栖凤村成立富强种养专业合作社,26户贫困户以参股形式投入资金22万元,发展蜂蜜养殖生态农业产业,帮扶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收。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下北农业种养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示范社——广东亿博云互动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贫困户+合作社+基地+农业公司+电商+新业态零售”的合作模式,将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变成股金,把贫困户变成股东,每年享受分红。

4.2.4 “整镇推进产业扶贫”——适度规模化的有益探索 云浮市结合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以“整镇推进产业扶贫”的形式,通过采取“六个强化”的措施和“市策划、县统筹、镇推进、村覆盖、户增收”的“五位一体”模式,谋划发展具有本地特色优势的产业扶贫项目,推进全市脱贫攻坚贫困户增收项目上新台阶。全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南药种植、发财树种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肉牛养殖、温氏肉鸡养殖小区、蛋鹌鹑养殖产业等普惠带动项目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整镇推进扶贫产业,为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潮安区归湖伟兴淡水养殖有限公司联结带动归湖镇291户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与贫困户合作连片开发10 hm2鱼池养殖,每个贫困人口年可增收近600元,还可优先到养殖场务工。又如,三饶镇主推大蒜产业扶贫项目,该镇粮田村成立凤嘴蒜头专业合作社,建设凤嘴蒜头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以“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联结贫困户29户121人发展大蒜生产,并与饶平县新尚有限公司和三饶镇创杰蒜头经营部合作,落实大蒜销售。中山工作队还通过“微基金、微商城、微帮扶”农产品现场推销会,推介给中山市民,进一步开拓销售市场,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

4.2.5 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乐昌市乐城街天井岗村开展雪毛鸡养殖和母猪代养产业扶贫项目。广发证券投入约7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雪毛农业公司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日常运营管理和负责销售的模式,带动了全村24户贫困户参与。广发证券整合扶贫资金18.5万元向37户贫困户发放母猪1头和1年饲料,由贫困户统一委托本自然村的养殖合作社进行统一代养,合作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管理、技术指导和猪仔销售;贫困户参与日常监管和收益核算,年终合作社与贫困户按7.5∶2.5比例进行分红。

4.2.6 为光伏扶贫项目保驾护航——确保贫困户收益 当前省内各地均有大量的光伏扶贫项目,该项目受国家对光伏发电的补贴政策影响很大。为规避不利影响、确保贫困户收益,惠州市根据国家光伏发电补贴政策调整,及时出台《惠州市光伏扶贫上网电价补贴暂行办法》,保证光伏扶贫项目上网电价稳定在0.98元/度,确保贫困村、贫困户的光伏扶贫项目收益不降低。

茂名红山村光伏电站规划规模约215 kW,建设地点分别在红山小学和播扬镇中心小学楼顶。总投资约215万元,按集中式建设,发电量全部上网,卖电价为0.45元/度+国家补贴0.42元/度= 0.87元/度,年度总收益达20余万元。红山村一期77.2 kW红山小学光伏发电站项目、二期77.487 kW和三期60 kW播扬镇中心小学光伏发电站项目均已完工。目前,一期红山小学光伏发电站项目已有收益约2万元,二期和三期光伏发电站项目已完成并网。红山村一期、二期、三期光伏发电站项目前3年收益用于本村贫困户救助(对接贫困户60户),按贫困户家庭成员投入的资金比例分红。3年后所有光伏发电站项目收益归红山村集体所有,用于村级公益扶贫。

4.2.7 为本科生提供教育补助——主动补位按照当前针对贫困户的教育补助政策,贫困户子女考上大专及以下学校可以获得生活补助和学费补助,考上本科反而无法拿到任何补贴。针对这一政策空白点,肇庆市成立了冯毅助学基金,对考上本科的贫苦户子女,一次性给予10 000元的补助。潮州市与中山市的民间爱心企业成立“中潮慈善爱心基金”,对省内市外就读的本科贫困生给予每人每年5 000元的教育补助。潮州市下属县区也极其关注辖区内贫困生在外就读情况。潮安区以“10·17”国家扶贫日和“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为平台,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凤塘、古巷等乡镇发动爱心企业家资助贫困学生,彩塘镇举办“扶贫济困、共襄善举”新年慈善晚会,共收到社会各届热心人士捐款729.76万元,庵埠“微笑”助学基金会资助全区100多位贫困本科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2.8 落实扶贫小额贷款——增加贫困户收益 潮州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先行先试,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方案,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2017年共为3 564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近1.12亿元,以“分贷、统用、统还”模式,将贫困户贷款投入到信用度较高的企业中。例如,潮安区组织贫困户将贷款投入到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潮州市建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优质特色种养项目,按投入资金年10%比例分红,既增加贫困户收益,又促进企业发展,实现贫困户和企业共同受益、共同发展,2017年全区2 738户贫困户已领到每户3 000元的分红。

4.2.9 建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助力脱贫攻坚 揭阳市成立乡贤咨询委员会1 627个,人数2.78万人,积极动员外出乡贤和各行业协会参与扶贫济困,广泛开展精准扶贫志愿服务、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扶贫产业对接交流活动。2017年共发动社会捐资3.43亿元。同时,还在贫困村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新农村建设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规划建设、资金使用、监理验收等提出意见,提交村(社区)党组织决策和实施,有效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和水平。2017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普宁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动员企业参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活动的通知》,共发动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挂扶全市28个乡镇、街道的扶贫工作。市挂钩领导、各地各帮扶单位也积极引导所在村企业、乡贤参与扶贫工作,动员他们出钱、出物,组织对贫困户进慰问走访。2013年以来,揭阳市仅农村公益事业捐赠资金达11.73亿元;累计发动社会组织、工商企业及一大批社会热心人士捐赠资金7 818万元对接精准扶贫。2017年“6·30”扶贫济困日,市县两级共接收捐款664.88万元,全部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

5 开展第三方扶贫评估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5.1 压实责任,夯实队伍

各地市在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时,均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五级书记抓扶贫”。各地各级均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例如,肇庆成立了市级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总指挥。清远市委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采取双组长制,由市委书记及市长担任,市委、市政府的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各地各级党委政府扶贫专题会议召开的频率普遍较高,超过评估要求(市级半年一次、县级每个季度1次、镇级每季度或每月1次),会议内容普遍翔实丰富务实。例如,2017年潮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至少一次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或到贫困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各地市普遍重视压实扶贫责任。从台帐看,市县交通、住建等职能部门普遍设立了专帐,工作内容翔实清晰。各地对扶贫队伍的建设也非常重视,如惠州全市各级各部门500多个帮扶单位和7 000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了对接挂钩帮扶,实现全市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帮扶责任全覆盖。

5.2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各地市普遍出台了《关于精准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的监管办法》,切实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和审计工作。惠州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扶贫项目申报制、公示公告制、检查验收制和审计检查制,对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和落实情况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在资金使用率方面,各地市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扶贫资金下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3 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众人拾柴火焰高,广东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势。一是“万企帮万村”进展良好。恒大集团、碧桂园集团、佳兆业集团等在省内多个地级市都有大手笔的投入。各地市也组织召开了企业帮扶的活动,如惠州组织开展“三个一百”(百局扶百村、百会扶百村、百企扶百村)活动。二是通过慈善活动助力扶贫。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举办“扶贫济困、共襄善举”新年慈善晚会,共收到社会各届热心人士捐款729.76万元。

5.4 因地制宜选择帮扶方式,注重实效

全省各地市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均做到了因地制宜选择帮扶方式,注重帮扶实效,从而形成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多样的帮扶方式。

6 推进广东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国内学者在推进精准脱贫、扶贫评估及推进乡村振兴上提出了一些建议[22-30],本研究紧密结合广东实际,在制度、政策和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优化等实践操作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6.1 结合国家政策和未来趋势,做好顶层设计,探索未来扶贫新思路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接近尾声,“三块地”改革试点的持续深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持续深化,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存在诸多可能性。精准扶贫作为农业农村领域影响较大的重要工程,理应在上述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目前趋势看,全省贫困户全部脱贫近在眼前,如何巩固成效、防止贫困户返贫,农村贫困户脱贫后扶贫工作如何开展,这些都需要统筹考虑,做好顶层设计。

6.2 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扶贫推进力度

全省各地皆有产业扶贫项目,但个别产业扶贫项目规模较小,建议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大产业发展指导,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加大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的力度,进一步广泛发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联结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增收。

6.3 建立健全“三规合一”新机制,将科技支撑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其中

2018年5月3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重点对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了目标细化解析和任务分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肩挑重担,作为责任单位承担了《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一项重大规划,同时还承担了实施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连线连片推进乡村旅游的三项重大措施。现阶段,全省各地市县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振兴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实施以及乡村旅游规划等“三规”的需求迫切,因此,可以将这几个规划共同谋划,开展深度调研,充分摸清底数和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广东省农科院各个专业研究所的特色和特长发挥、融合进这3个规划中。例如,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简称农经所)不仅可以同时参与这3个规划,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研究发展战略、建立乡村振兴发展大数据库、参与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等;水稻、作物、花卉等专业研究所可以直接参与到产业园区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宜居环境构建当中,各施其技,各展所长。

6.4 探索建立“一院一所一库”新机制

广东各地各部门对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省内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机构,如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省内一些“走在前列”的地方,如南雄珠玑镇、顺德黄龙村、花都红山村等,都建起了广东(XX)乡村振兴讲习所,有些机构和公司也在准备构建有关乡村振兴的专项数据库,如扶贫、土地确权、产业流转等数据库。鉴于此,建议以省农科院为核心,建立乡村振兴政策研究院;以分院/促进中心为纽带,联合当地政府,共建广东(XX)乡村振兴农科讲习所;综合各地扶贫数据、土地流转数据、产业数据、乡村旅游数据、新型经营主体数据、市场数据等,构建乡村振兴大数据库,即建立“一院一所一库”,基本形成广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产业链、全体系、全流程,集战略研究、政策咨询、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市场供需求等一体化、全程服务的模式,助力广东实现乡村振兴。

6.5 探索推进“一员一团一分院”科技扶贫模式

广东省科技厅、省委农办、省扶贫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厅等6个部门将于近期印发《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强调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结合乡村科技人才振兴,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的作用。鉴于此,建议将省科技厅委托省农科院各研究所联合开展的2018—2020年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项目作为人才技术资源联合攻坚的突破口。省农科院2018年有60~70个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项目,每个项目基本上由下属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团队承担,对应着3条不同的省定贫困村(这3条行政村分别归属于1~2个地级市2~3个县2~3个镇),每个村3~4户贫困户,即省农科院共承担着约200多条村600多户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或者产业扶贫任务。结合省农科院正在成立的若干个现代农业产业专家服务团和湛江、茂名、梅州、韶关等各分院(促进中心)的两大科技支撑核心力量,以粤东西北各地级市的分院为核心区或集聚区,以农业科技特派员作为对接贫困村贫困户的桥梁,以现代农业产业专家服务团作为科技扶贫的主力军,以农业科技精准扶贫项目为纽带,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运作方式如下:分院和地方政府农业部门联合建立科技培训中心,以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科技精准扶贫项目,将被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对接作为培训重心,邀请院的农业产业专家服务团根据产业科技需求,多元化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或者技术指导等科技帮扶,还可以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有机结合。通过持续、有序的实施,既可以集中区域性的各种科技资源形成合力,也容易体现规模化的扶贫成效。

6.6 持续、稳定对省市县镇村五级开展扶贫绩效评估工作,为动态监测脱贫和乡村振兴实效提供科技支撑

2018年省农科院农经所开展的全省范围内的扶贫评估,是广东首次启动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估的新模式,从省市各地反馈来看,各地普遍认可第三方评估工作,省农科院农经所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改进经验。省农科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结合扶贫评估与科技指导一并进行,丰富扶贫评估项目的内涵。建议向省委省政府申请以省农科院为主导单位,稳定打造一支评估队伍,可以考虑融合驻各地的分院/促进中心等力量,再加上现代农业产业专家服务团以及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力量,持续改进评估工作方法,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摸清底数,客观评价当前扶贫的短板与优势,为后续脱贫攻坚做好科技支撑,助力广东扶贫事业走在全国前列。

6.7 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近两年来,全省扶贫系统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各地精准扶贫各项指标快速提升。预计再过一年,通过目前的指标体系,很难衡量出各地扶贫工作的成效差别。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扶贫工作应该会更多地从富裕转向“产业、宜居、治理、乡风”等方面。通过产业兴旺、治理有效来保证持续稳定增收、不返贫。通过乡风建设消除农村懒汉和“等靠要”的思想。建议省扶贫办对下一步的指标开展课题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户精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