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例

2018-01-21张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髓鞘亚急性双下肢

张丽丽 李 奎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影像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维生素B12缺乏影响神经纤维髓鞘蛋白的合成,较常累及脊髓的侧索、后索及周围神经,导致其髓鞘破坏、脂肪酸异常渗入,相应神经功能和传导障碍,常伴随相应周围神经病变,严重时可累及大脑髓质、小脑、视神经、脑干等。临床较少见,经常因病因症状不典型,易导致误诊误治,所以早期诊断、临床及早的干预治疗,对本病的愈后起关键作用。目前为止磁共振影像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及脊髓病变起重要作用。MRI检查能较清晰显示脊髓病变受累范围、部位与信号改变,为SCD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恢复观察提供较好的帮助,尤其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的诊断[1-2]。本研究对SCD患者脊髓MRI检查特征、结合我院实际患者、以提高对SCD疾病的认识分析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患者女性,68岁,因头晕、呕吐、行走不稳、双下肢渐进性无力2个月就诊,既往胃溃疡术后5年、体型消瘦、面色苍白、血压100/80 mm Hg;查体: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Ⅱ级、T6平面以下针刺敏感、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下肢感觉减退、双前臂以下针刺级痛温觉减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37×1012/L、血红蛋白90 g/L、MCV 123 fL、血清维生素B12含量<100 pmol/mL(正常值范围220~930 pmol/mL);电生理检查显示双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右腓后神经下潜伏期延长。头、颈椎、胸椎磁共振检查:头显示双侧腔隙性脑梗死及缺血灶;颈胸椎磁共振显示C4~T11节段脊髓背侧纵行条状等长T1/长T2信号、病变累及范围广泛、连续、相应脊髓未见增粗,轴位像示病变累及后索和侧索,影像诊断为脊髓亚急性变性可能性大;临床给予维生素B12500~1000 μg/d 肌内注射治疗、合用维生素B1、B6、叶酸等、连续用药3周,双下肢无力症状明显改善,复查磁共振脊髓背侧病变范围缩小。

1.2 病例2:患者男性,61岁,因双下肢无力、头重脚轻、行走时有踩棉花感7个月,既往慢性萎缩性胃炎级结肠息肉病史多年、大量饮酒史;查体:消瘦、血压 120/70 mm Hg、双下肢肌力3级、膝腱反射亢进、肌张力稍高、双下肢振动觉、温痛觉及位置觉减退、远端较近端明显、闭目难立征阳性、Lhermitte’s征阳性、提睾反射及肛反侧减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 1.83×1012/L、血红蛋白63 g/L、血清维生素B12139 pmol/mL;颈椎磁共振检查:C1~T1节段脊髓背侧条状长T1长T2信号,轴位像脊髓后索受累呈反V字征,增强扫描无强化,影像诊断为脊髓亚急性变性。临床给予维生素B12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2 讨 论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今认为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因素[3-4]。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广泛的血液系统、神经和精神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异常表现,神经系统异常与血液系统异常间没有相关性,神经系统异常改变可早于血液系统异常改变;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大量饮酒及长期素食者也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其缺乏;维生素B12是合成核苷酸及髓鞘形成的必需辅酶,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轴突变性、髓鞘形成障碍;病理改变常累及脊髓侧索、后索、周围神经,使髓鞘肿胀、断裂、轴突变性。临床以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亚急性或慢性进行性发病,肢体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踩棉花感、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无力、麻木、针刺感,可伴有周围神经功能损害改变、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感觉异常、严重时可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痴呆及精神行为异常。影像MRI改变:如上所述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神经系统损害以脊髓最早且最常受累,主要损害颈胸段脊髓、最常累及脊髓后索及侧索;早期髓鞘肿胀、断裂、进而出现轴突脱失及变性,类似表现也可发生在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白质,大脑、脊髓灰质、脑膜及神经根一般不受累。典型表现:磁共振能较清晰显示病变范围节段、受累程度,矢状位脊髓背侧见纵行条形等长T1长T2信号,轴位像表现多样八字征、反V字征、圆点征、双目征等;当然、这种脊髓背部长T2信号改变、并非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所特有,但是,如果这种等长T1长T2信号仅限于脊髓后索和侧索,则应高度怀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可能,这是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表现。在临床上具有脊髓后索和侧索受损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维生素B12缺乏的典型病例一般不难诊断。在无临床各种阳性体征的情况下,MRI表现脊髓后索及侧索信号改变,我们还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由于SCD不仅有脊髓后索和侧索受累,也可累及脊髓小脑束,因而可与散发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相混淆,但后者没有实验室异常改变。②脊髓压迫症:位于脊髓后索的压迫症,如黄韧带钙化肥厚、早期无神经根痛,仅影像深感觉而类似SCD,但脊髓的MRI可以明确区分二者的不同。③多发硬化:由于SCD也可有多部位病灶,且二者MRI表现相似、容易误诊,但结合血液学检查多能区分。

总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容易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神经系统损害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MRI表现有特征性、但无特异性,对不典型病例可进行维生素B12实验性治疗。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58-560.

[2] 张静,张云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影像学特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6):735-738.

[3] 刘晶瑶,侯彦波,周春奎,等.反兔耳征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附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7):656-657.

[4] 赵云辉,钱向东,藏建华,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诊断价值及临床特点[J].放射学实践,2008,23(7):743-745.

猜你喜欢

髓鞘亚急性双下肢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髓鞘探针在脱髓鞘疾病的应用进展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MRI定量评估胎儿髓鞘研究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