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2018-01-21潘文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造口术梗阻性排气

潘文生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辽宁 新民 110300)

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多发于50~70岁的老年患者身上,在发病原因上,主要与患者肠管扩张水肿导致粪便累积,进而促使肠壁血供减少,最终导致梗阻性结肠癌[1]。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具有较高病死率,当前临床上对其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结合相应的化疗和免疫治疗。该病治疗可采用的手术方式较多,但不同的手术方式,效果并不相同。为探索最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本院以我科患者为依据,对其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研究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科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110例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69.26±2.37)岁;患直肠癌患者33例,患乙状结肠癌患者22例,术前伴随心血管疾病患者8例,伴随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9~81岁,平均年龄(68.16±2.59)岁;患直肠癌患者30例,患乙状结肠癌患者25例,术前伴随心血管疾病患者7例,伴随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1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Hartmann术进行治疗,手术Ⅰ期实施肿瘤切除,切除后将患者直肠关闭,并在患者近端结肠左下腹实施单腔造口术,术后患者需禁食,给予其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患者营养均衡,同时给予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伤口感染。而后基于患者肠道恢复情况实施进食,如无其他禁忌证,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Ⅱ期手术闭合造口处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进行治疗,明确患者肿瘤位置后在手术过程中将其肿瘤切除,术中对患者进行全结肠灌洗,并给予患者降结肠直肠端吻合,而后给予患者回肠袢式造口术,如无其他禁忌证,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Ⅱ期手术闭合造口处理。手术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伤口进行清洁处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Ⅰ、Ⅱ期手术情况、排气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对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1.0加以采用,对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t、χ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以P<0.05为准。

2 结 果

经手术治疗后,发现观察者患者在Ⅰ期手术时间为(3.1±0.5)h、术后并发生发生率2例(3.7%),对照组患者在Ⅰ期手术时间为(2.9±0.4)h、术后并发生发生率2例(3.7%),两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而在Ⅰ期手术首次排气时间上,观察者患者为(4.2±0.4)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期手术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Ⅱ期手术首次排气时间上,观察者患者为(4.8±0.4)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0.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结肠癌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交汇处,发病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摄入的食物中缺乏纤维素,或者摄入大量高脂肪食物有关,另外遗传因素也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2]。此病一般多发于老年人,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各种机体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均降低,维生素摄入量不足等。

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式,但是手术治疗后在切口缝合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切口感染,引发吻合口瘘,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3]。临床研究显示,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术后吻合瘘的发生率在5%~30%,其导致患者病死率高达25%~45%。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做好对感染的预防与减少。

在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治疗上,当前多对分期手术方法加以采用,常用的主要有Hartmann术及回肠袢式造口术,其中前者属于一种传统手术方式,手术为结肠造口,而后者是一种新型手术方式,为回肠端造口[4]。该两种手术方式均有其自身利弊,临床治疗中对何种治疗方式加以选择需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同时结合多种影响因素加以综合判断[5]。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Hartmann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Ⅰ期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生发生率上相对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小(P>0.05),而在Ⅰ期手术首次排气时间上则明显比对照组早(P<0.05),该结果提示回肠袢式造口术不会导致手术风险的增加。在Ⅱ期手术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Ⅱ期手术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回肠袢式造口术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而Hartmann 术Ⅱ期因需要对全身麻醉加以采用,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率。

综上,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治疗中,对回肠袢式造口术加以应用表现出较好治疗效果,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有利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并缩短排气时间,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1] 孔雁,徐建梅,刘风玲,等.直乙肠交界处癌与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的预后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3):2783-2786.

[2] 施天培,何永刚,王勇,等. 30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体会[J].江苏医药,2016,42(20):2297-2298.

[3] 李南,苏拓,姜国丹,等.两种肠造口术在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2):177-179.

[4] 慕星,吕俊生,汪璐.乙状结肠癌性肠梗阻的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5,(4):236-241.

[5] 卢杏生,徐勇,秦安成.回肠袢式造口术对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7):1001-1003.

猜你喜欢

造口术梗阻性排气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不同肠造口术在治疗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中的临床对比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综合治疗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老年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安全行结肠支架置入术
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风险增高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