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吉林蜂产业发展之路

2018-01-21

中国蜂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蜜源蜂产品养蜂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132108

一、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

现代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饲养。规模化要求饲养管理技术标准化、养蜂生产专业化和机械化。饲养管理规模化的核心是简化饲养管理操作,让蜂群回归自然。就是改变管理过细的问题,将以脾为单位的管理方式,改为以分场为管理单位,实现一人多养,提高人均饲养规模,进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对蜂群的过度索取,从而增强蜂群抗病力,达到人蜂和谐的养殖目的。而规模化是以数量为基础,有数量才有规模。目前,适合我省养蜂生产规模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能人模式:个人规模化饲养,几千或上万群

这一模式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资源优势。我省拥有蜜源植物400多种,坐拥“天然蜜库”长白山脉,拥有椴树、槐树、山花、向日葵四大商品蜜源及辅助蜜源200多万公顷,可谓蜜源资源丰富,规模化饲养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在我省,集安地区最具规模化饲养条件:蜜源资源优势明显,坐拥槐树、椴树、山花三大商品蜜源;小规模化饲养300~500群在当地较为普遍,且蜂产品市场发展迅猛,其中巢蜜、原蜜已成区域品牌,供不应求,蜂场年收入多在20~50万之间;属于半标准化、半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已具有规模化的雏形,只是缺少行业领军人物。

能人模式的典型人物是新疆梁朝友,其个人拥有蜂群近万群,人均饲养400群,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每年5~9月份在新疆采收杂花蜜、油菜蜜和授粉。蜂蜜以生产成熟蜜为主,每年为巴旦木授粉收入约80万元。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份,在四川、云南繁蜂,期间处理掉蜂群6000余群,留3000群繁殖,至4月份,重新发展到近万群蜂。其主要经济来源是蜂巢蜜、成熟蜜、授粉和出售蜂群。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生产方式,特别是我省的集安、长白、延边地区,需要有实力的个人或企业行动起来,充分利用我省5~9月份丰富的蜜源资源,发展规模化养殖,以点带面,带动我省养蜂业的发展。

2.专业合作社模式

这是目前我国最为普遍的规模化联合饲养模式,也是最适合我省养蜂生产规模化的方式。以合作社形式,走小规模产业化道路,不需要大的资金投入,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市场需求。

我省养蜂户已达4400多户,蜂群30余万群,专业养蜂与兼业养蜂并存,多以30群至100群为主。饲养方式主要是一家一户型,零星生产,遍地开花;蜂群管理精细,生产效率低下,以有限数量的蜂群,极力获取超量的产品,人蜂疲惫。其结果是产品质量下降、蜂群健康不良,易感病害;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养蜂业后继无人。而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大家以手中有限的资源——蜂群和自有的养蜂技术,组织到一起,几十户或几百户,拥有几千或上万群蜂,形成特有的规模化,通过少量的资金注入,形成一个联合体——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 形成产业化优势,把生产的蜂产品供应给加工企业或经销商,确保经济效益。合作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集生产、服务、销售于一身的完整经济体,其基本职能是:

(1)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蜂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而规范化管理,又有严格的溯源机制,可追溯到个人,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合作社有权利、有义务推动养蜂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确保产品质量是每个社员的职责。

(2)走出去,请进来:目前蜂农最需要的是蜂产品市场信息、养蜂创新技术及蜂病防治新方式。走出去,积极参加行业交流大会,获取自己所需的生产及技术信息,宣传自己,寻求商机;请进来,组织蜂农培训学习,掌握前沿的养蜂管理和蜂病防治技术,提高蜂农应变市场变化的技能,生产适销对路的蜂产品。

(3)销售与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对接: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合作社为确保自身经济利益,走出去,与加工企业或经销商签订产销合同,统一销售。确保产品质量要求:不得含抗生素,不得掺假,浓度达标。产品达到上述标准,企业与合作社定价结算(或比产地市场价优惠百分比)。同时,合作社要与社成员签订合同,以溯源管理方式,追究问题产品到个人,确保社成员按出口标准生产蜂产品。实行优质优价,调动社员生产优质产品的积极性,形成蜂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

合作社是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做好为社成员服务工作是其创社的宗旨,而注重效益是其发展的动力,盈利是其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合作社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利用自身原料优势,生产自己的品牌产品或代加工蜂产品,实现从原料蜜供应到蜂产品加工的转变,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未来合作社发展的方向。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其与北京百花蜂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方式值得借鉴。

二、蜂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方向

1.加工企业与合作社联姻确保原料稳定

我省蜂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有延边宝利祥蜂业有限责任公司、集安益盛永泰蜂产品公司及遍布全省的数百个蜂产品商店,年加工蜂产品在万吨以上。由于缺乏外部资金注入,经营方式固化,企业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投资生产,运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化,行业发展缓慢。而蜂产品行业因其特有的季节性和流动性,消耗大,需要企业有大量的流动资金注入;而蜂产品质量的确定,特别是药物残留,需要有个周期过程,无形中也制约了企业的大量购入。企业需要大量优质的原料,而蜂农需要合理的收购价格,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无形中解决了各自的现实问题。企业与合作社联姻,以购销合同为根本,相互制约;或以资金注入或股份制的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合作社成为自己原料基地,既解决了企业原料安全和资金短缺问题,也解决了蜂农卖蜜贱、卖蜜难问题,确保了蜂农的经济利益。

2.树立品牌意识,加大产品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

目前我省蜂产品加工企业,其国内消费和出口的绝大多数蜂产品是以原料性产品和经简单加工的产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生产技术陈旧落后;产品同类化,低价竞争现象严重;具有地域优势的“吉林白蜜”、“东山白蜜”还只是区域名牌。如何加大品牌的科技含量和地域特色,做到我有你无,变区域品牌为国内名牌,进而发展成国际名牌是我省企业的奋斗目标。单纯以原料蜜粗加工的形式去迎合市场需求,很难做大做强企业。蜂产品的纯天然和高营养性是人们心怡的保健佳品,其蜂蜜的养胃润肠、王浆的提高免疫力、花粉的美容养颜、蜂胶的软化血管作用已被人们认知,充分利用蜂产品的特色优势,加大产品科技含量,创新品牌,将蜂产品向健康品和药品行业延伸是企业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3.改变销售方式,共筑蜂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蜂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但近两年,因大环境影响,市场普遍不景气,蜂产品也深陷其中。从2013年起,企业赖以生存的商超销量增长明显放缓,专卖店经营举步维艰,只有网络销售增长较明显,而同期进口蜂产品却快速增长,仅仅两年的时间,进口蜂产品迅速抢占了我国的中高端蜂产品市场。这固然与大环境和不良商家掺杂使假有关,但整个行业营销手段落后,缺乏营销策划,没有广告宣传和培训推介,致使消费者缺乏对蜂产品的有效认知。政府、企业、经销商和合作社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普及蜂产品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尽快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和芥蒂,激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企业更应抓住机遇,诚信经营,创建和提升产业品牌,壮大市场美誉度;积极推行现代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连锁经营、旅游营销、产销直挂、农超对接等新营销方式,建立起蜂产品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促进蜂产品价值回归。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蜜源植物,其椴树蜜、槐花蜜、葵花蜜享誉世界,蜂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开阔视野、集思广益,才能创新属于我们自己的蜂产业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蜜源蜂产品养蜂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